电商扶贫
,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2016年,四川省即启动实施
省级电商精准扶贫试点
。四川由此迈入了电商扶贫元年。而
凉山州
成为电商扶贫的先行者。
此前,
农产品电商
一直被看作是“蓝海”。趋之若鹜的人走进去,才发现进了“围城”,看起来很美,实际上很苦。对于农产品电商,
凉山电子商务协会会长邓启军
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邓启军认为,发展农产品电商,关键要解决三个问题:
标准化生产、人才孵化和培育、农产品上行
。邓启军原为四川法制报记者,2014年回到凉山州,现任凉山州电子商务协会会长、四川大凉山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首先,对
标准化规模化种养
,邓启军表示,凉山走在前面,通过筹集1000余万元自己,完成了大凉山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的开发和建设,引进京东集团、北京国联、四川易欧蓉等53家州内外企业入驻园区,入住率高达97%。园区可为创业者提供
一站式综合电商服务
。
有关
人才孵化和培育
。2014年以来,协会在全州组织承办了12期电子商务知识培训,培训人数达3000人以上,400余家企业及个体创业者参加。
同时,协会还搭建网络平台,建立
农产品上行渠道及信息通道
。先后开发建成凉山州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集贸网)、凉山州创业孵化平台(创客凉山);凉山州电商垂直平台(爱凉山)、凉山州电子商务信息统计平台(电商统计)等为企业和个人创业者搭建网络销售及创业创新平台。
此外,协会参与
电商精准扶贫
,推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如与布拖县以及西昌、德昌、会理、会东、冕宁、木里、昭觉等县市部分贫困村和贫困户签订农产品销售协议,并与成都、西昌等地的电商企业形成产业联盟,共同宣传推广贫困户生产的特色农产品。邓启军透露,2016年协会把6个县1000户贫困户的生产信息放上电商平台,并与成都电子商务协会联手,帮助贫困户销售3000万元特色农产品。“另外,协会每月还组织产业联盟企业进农村活动,推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为进一步
推动特色农产品网络知名度
,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影响力和销售量,凉山州电子商务协会还组织州内外近20家电子商务企业深入西昌、会动两地开展
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凉山行活动
。
活动中,各电子商务企业深入两县市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加工企业、电商产业园等地,进行参观考察,并与两地生产加工企业、专合组织代表、种养殖大户进行座谈,签订产销合作框架协议,协议内容涉及加强政策、技术、产业、管理等方面的合作。各电商代表考察后也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发现了不少大凉山特色农产品,接下来要再次深度了解和对接,
通过互联网把好产品推荐给更多的消费者。
邓启军表示,下一步,凉山州电商协会将继续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组织更多的电商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活动,通过互联网销售大凉山特色农产品、与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等多种形式和措施,推动电商精准扶贫。
据了解,
未来5年,将是凉山电商蓬勃发展大有作用的黄金时期,
凉山将依托本土资源优势,主动出击,重点抓好盐源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布拖县国家级电商扶贫试点县、雷波县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三个国家、省级示范”,力争到2020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
500亿元
,网络零售额突破
100亿元
,电商扶贫深度融入产业扶贫带动
10万
建卡贫困户精准脱贫,电商产业链从业人员达到
100万人
。
编辑:蔡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