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微信作响,一位美女老友说在南方某知名城市,我皱皱眉问她天气炎热跑去那里干嘛,她说在上某大的summer school,不成想转眼就看见了这篇文章,颇为应景儿,想来暑期积极进取求学上进的大有人在,不过我的朋友已经是进站博士后了,到处认导师是不可能了,可是其他劝诫保不齐有用,特此转载,博诸君一笑,顺祝暑期学习快乐~
门内诸神:
见字
如面。
近闻不少老仙女、老鲜肉要去参加暑期班、研习营、工作坊,为师不禁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垂死病中惊坐起,默念三声:
丢人丢到外面的那一天终于要来了。
为了维护学界的安定团结以及为师在学术圈的高大形象,防止各位一开口就暴露了自己的学术水平,为师特参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订
《参加学术活动日常行为规范》
,请门下各位研究生予以遵守执行。
一、参加暑期班、研习营、工作坊能够促进学术交流(旅游),提升学术水平(
谈恋爱
),故为师为每一位参加学术活动的研究生申请了部分经费,希望大家学有所成。
二、别人主办学术活动并不容易,大家不要当个巨婴,能自己动手解决的问题不要时时处处麻烦主办单位;主办单位一时忙不过来时,大家应该主动帮忙,不要袖手旁观;吃饭时如果没有指定座位,尽量先坐满一桌,不要三两个人占一桌;外出考察疲惫之时,仍需保持一颗乐于助人的本心,因为疲惫之时最见人品。
三、茶歇是供与会人员交流沟通用的,不是饭,不能吃饱、不能吃饱、不能吃饱(重要的问题说三遍),不能牛饮咖啡,不能和知名教授抢最后的一块三明治,也不能吃完甜点后拿着两根香蕉进会场。
若谁在茶歇环节抢了风头并传到为师耳朵里,自动延期一年。
四、学术活动中若有英语讲座,即便听不懂,也要频频顿首,并时不时皱紧眉头,做思考状;
听见别人笑了自己也要赶紧笑几声,并低声向同桌说:
这老师讲的真是太好笑了!
五、不能见到任何老师就上前说要考人家的博士,弄的各位导师压力都很大,学生活动都不想参加了;当导师回复“排队的人很多时”,不要追问“我排第几个?”;当导师回复“欢迎报考”时,不要追问“你觉得我究竟如何?”确需推荐时,为师愿舍去脸面,充当引荐人。
六、提问环节是让观众提出问题的,不是让你“代表大家”表扬演讲嘉宾的,你代表不了大家,你的表扬也没有任何意义,只会耽误大家吃饭的时间。
七、虽然童言无忌,但你提的问题得是问题,而不是驴或其它
东西,
不要一开口就让别人感觉你很low。
八、不要在公共场合吹嘘为师的学术成果,为师几斤几两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确实需要吹嘘时,不要使用下列句式:“康德说……;尼采说……;黑格尔说……;我导师说……”。
为师是说过些什么,但不能和前三位并列来说。
九、遇到为师的导师时可去喊声师爷并转身离开,千万不要等到师爷问起你的学术成果,否则师爷会感慨我究竟教了个什么活宝;遇到为师的师兄可喊一声师大爷,此时口无遮拦无妨,因为
你大爷永远都是你大爷。
十、公共学术场合不宜按门派称兄道弟喊大爷,要保持学术的批判精神,不要让其他同学感觉到你们是一个小帮派。
十一、参加学术会议,不要给且只给一位女生无事献殷勤,再心仪的也不行,应该广撒网,慢逮鱼。
十二、
遇到心仪的姑娘,不宜盘问对方导师是谁,学术成果如何?
应该上知网等查询对方论文,文若靠谱,人一般都比较靠谱。
若对方盘问你的学术情况,可先用缓兵之计拖一拖,待为师给你开具学术能力证明后再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