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医典的你,肯定知道这个道理:
不论是偶尔小酌,还是推不掉的应酬,如果一定要喝酒,怎么做才能尽可能减少酒精对肝脏的伤害呢?
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在2018年指出:喝酒不能带来任何健康收益,适量饮酒有益的说法,根本就不存在
[1]
!
2016年,饮酒是死亡和残疾调整生命年
(DALYs)
的第七大主要风险因素,占女性死亡的2.2%,占男性死亡的6.8%。而且对于15~49岁人群是致残致死的头号原因
[1]
。
但是在如今的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很难滴酒不沾,如果你在生活中很难完全杜绝喝酒,那能少喝就少喝。
酒精进入肝脏后,代谢过程中会增加磷酸甘油的产生,后者与脂肪酸结合并变成甘油三酯,过多积累在肝脏里就变成了脂肪肝。
持续饮酒还会激活免疫系统,导致白细胞介素在中性粒细胞的帮助下攻击肝细胞,最终甚至变为 “酒精性肝炎”。
研究发现,每天长期摄入超过30克无水酒精会增加患酒精性肝病的风险;每天饮用超过80克无水酒精几乎可以肯定会患肝病。
在中国人群中,发生酒精性肝病
(ALD)
的乙醇风险阈值
(警戒线)
为每天20 克,风险随着每日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
[3]
。
而在没有酒精的世界中,肝硬化病人至少可以少一半
[4]
。
说起来戒酒,一定会有人反驳你:隔壁老王喝酒了几十年,还不是一点事没有呢?这里就来回答一下:为什么酒友中,有的人早早得了肝病,有的人却很健康?
每个人饮酒量和饮酒种类不一样,而且每个人的身体耐造程度也不一样,可能对于极少数幸运儿,长期喝酒身体还是很健康
(这也是在有生之年)
,但是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酒精的伤害是毋庸置疑的。
酒精对人体的伤害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5,6]
:
如果你习惯空腹喝酒,酒精对你的伤害会更大,所以最好喝酒前吃点东西;
如果你是女性、年纪也比较大,相比于其他人,更容易受到酒精的攻击,尽量别喝酒;
如果你是肥胖人群
(BMI大于或等于25 )
,最好能完全戒酒。不仅仅是酒精会伤害你的肝脏,而且酒精本身热量不低,会加重肥胖,而肥胖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的危险因素;
如果你抽烟,最好还是戒烟,同时也戒酒。研究显示,烟和酒对肝功能影响有协同作用,同时饮酒和吸烟,比任何单独一项对肝功能的影响都大
[7]
。
酒精本身影响食欲和营养素吸收,比如慢性酒精导致维生素B
1
缺乏;酒精会影响营养素的代谢,比如长期饮酒导致维生素A缺乏,以及也会导致人体蛋白质缺乏
[8]
。
营养不良又常常预示着酒精性肝病患者可能有不好的结局,所以一旦发现了酒精性肝病,就需要合理补充营养
,多补充蛋白质,而且如果家里人本身有肝病的话,就尽量别多喝酒了。
既然酒精伤肝,那吃点护肝药是不是就可以“抵消”酒精的伤害了呢?
答案可能会让你失望,目前并没有确凿的数据证明,某一类护肝药物可以减少酒精对身体的伤害。
常用的护肝药,比如复方甘草酸具有抗炎和抗氧化活性,目前只是在动物实验中发现了预防作用
[9]
;比如还原型谷胱甘肽具有很强的还原作用,但是它在喝酒时的保护作用也是只在动物实验中进行了验证
[10]
。这些是处方药,不应该随意使用,反而有可能导致药物性肝损伤。
大多数单纯性酒精性脂肪变性患者没有症状,但可能会出现恶心、厌食和呕吐。
治疗上戒酒即可,并且戒酒是所有酒精性肝病患者应该遵循的方法。
约90%的重度饮酒者会出现酒精性脂肪肝或单纯性脂肪变性
(通常为大泡状)
,并且可能在大量和定期摄入酒精后2周内出现。
所有酒精性肝炎的患者均应戒酒和注意补充营养,蛋白质、锌、复合维生素B等等
[11]
。
所有酒精性肝硬化的患者均应戒酒和注意补充营养
[11]
。
对于肝硬化和终末期肝病可以考虑肝移植
[11]
。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应每6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加或不加甲胎蛋白检测以筛查肝癌
[11]
。
发现肝癌后,早期可以及时切除,中晚期结合介入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
所谓尽可能减少酒精的伤害,只能是“尽可能减少”,没有办法完全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