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区,特指两侧乳突连线之间的区域。在这个区域,枕部血管和枕大神经(GON,起源于C2背根)位于皮下。正常情况下,GON是该区域的主要感觉神经。
枕大神经(GON)沿着从深到浅的路线到达这个区域,以一支或者几支,首先从头下斜肌表面上(有时穿过这块肌肉)走行,然后穿过半棘肌和斜方肌止点。最后,GON或其分支穿过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止点组成的肌腱弓
。
在GON的走行过程中,血管与神经伴行,通常二者缠绕在一起。因此,在这个区域,肌肉、血管和筋膜结构都可能导致GON、枕小神经和第三枕神经(如果存在)的卡压。
图1 颈枕区解剖概况,右侧:图中显示了枕大神经、枕动脉、枕小神经以及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的解剖关系
第三枕神经(TON)是C3的背侧支,枕小神经(LON)是C2、C3神经根的腹侧支。LON的解剖走行存在不确定性。LON从胸锁乳突肌的后缘,穿过颈筋膜浅层,向后颅凹至颈枕区,出现在
枕区。
在枕区,LON可以与枕动脉交叉和/或缠绕,这取决于它的走行靠近更内侧还是更外侧。在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连接部的交界处,LON也可被肌腱弓压迫,该肌腱弓是两肌与颅骨的连接。
必须指出,GON和LON在这一区域,经常出现很高的变异性,称之为“相互替代”。这种变异(图1)是:形态上本该小的LON变得相当“大”,和一个“小”的GON共同支配这个枕区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LON能够替代GON的大部分感觉功能。
如果存在传递感觉的TON,即颈神经根C3后支的内侧支,在其走行的末端也会穿过斜方肌,终止于颈部低位的皮肤,经常位于GON的内侧,并与GON有交通。
腮腺咬肌区和颧颞区也分布感觉性周围神经,这些神经也可能被解剖结构卡压。因此,这也可能引起中枢敏感化,并可能引发偏头痛。
感觉性和自主性的耳颞神经(ATN)在颞下窝内由三叉神经下颌支(Ⅴ3)发出,分两支包绕脑膜中动脉,弯曲走行穿过腮腺实质到达腮腺乳突区表面。
ATN通常可分为一个或多个分支,在颞顶筋膜内沿颅骨表面走行,ATN与具有高度解剖变异性的颞浅血管(颞浅动脉和静脉)伴行,ATN可位于血管的外侧、内侧,或与颞浅动静脉交织在一起。常可见ATN与下牙槽神经和面神经的分支交通。
图2 耳颞神经的走行,右侧:图中显示了耳颞神经(已分成两支)、颞浅动脉和腮腺(背侧切除)的解剖关系
图3 下颌骨、翼状肌切除后颞窝及面颈部毗邻区域的概况,右侧:图中显示三叉神经下颌支(Ⅴ3)的分支和耳颞神经与颞浅动脉相互作用的外侧浅层走行
2 三叉神经颧颞支(ZTBTN)的解剖走行(图4)
三叉神经颧颞支感觉支和颧面支均为三叉神经上颌支(Ⅴ2)的分支。上颌支由半月神经节(三叉神经节)发出,穿过圆孔进入翼腭窝。在翼腭窝内,颧支起源于上颌支,进入眼眶,并分成2个分支,即三叉神经颧颞支(ZTBTN)和三叉神经颧面支(ZFBTN)。
ZTBTN通过颧骨中的骨管进入颞窝,在骨骼和颞肌之间上升,穿入颞深筋膜,支配该颞区的皮肤感觉,与筋膜神经和耳颞神经存在交通支。
图4 解剖标本显示,三叉神经颧颞支在颞区皮肤感觉性支配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