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学生活
【国学生活】国学智慧,美好生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安徽消保委  ·  第四届安徽特色伴手礼 | ... ·  昨天  
安徽消保委  ·  第四届安徽特色伴手礼 | ... ·  昨天  
新疆949交通广播  ·  “比价神器”来了! ·  2 天前  
什么值得买  ·  今年15大「全能跑鞋」!从日常慢跑到竞速训练 ·  2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官宣!延期!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学生活

今日雨水,不懂规矩要吃亏,一定要这样做,为家人收藏!

国学生活  · 公众号  ·  · 2025-02-18 05:30

正文


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

今日雨水时间,2025年2月18日,农历 正月初十 ,星期二

《历 书》中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

雨水是冰雪消融化而为雨的开始。

此时,阴寒未尽散,天气忽冷忽热,最易生病。

唯有顺应四时,科学养护,才能为身体的健康夯实基础。

今日雨水,将最新最全的养生秘诀送给大家,惟愿家人和朋友养护得当,过好最后寒冷的15天。


三忌

1、忌寒凉湿邪

杜甫在诗中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季,雨水过盛,湿气极重,人体最易受湿邪寒凉侵扰。

一旦湿寒入体,就易出现致失眠多梦,不思饮食等症状。

因此,养生贵在内外结合,祛湿排寒,内则调和脾胃,外则清利寒湿。

在平时,要坚持“春捂宜松,早晚捂,变天尤其要捂”的原则。

最好在着衣时,注意上薄下厚,脱衣递减。

若是在闲暇之时,可在阳光充足之时,勤晒晒衣物被褥,以减少细菌的滋生。

外出时,需尽量避开潮湿之地,也要避免涉水冒雨。

在饮食上,要因时而食,以清淡为主。

可多食用些薏米、赤小豆、山药等,养护脾胃,增强体质。

2.忌剧烈运动

雨水时节,早晚温差较大,较为寒冷,不宜进行高强度的剧烈运动,

如若运动过量,就会消耗体内中气,致肝气失控,积滞内热,引发上火。

运动,最宜在晴天时进行户外锻炼,要以舒缓为主。

可选择慢跑、打太极拳、散步等轻松和缓的运动。

若是在外出散步时,可辅以摩擦双手、揉按胸腹、拍打腰背等动作,以舒筋活络,生发阳气。

最好将运动时间要控制在半小时内,运动量以微汗为宜。

3.忌心燥动怒

中医讲:“凡愤怒、悲思、恐惧,皆伤元气。”

雨水乃为春初,正值肝气和缓上升之际。

但许多人会因天气无常而暴躁易怒,情绪起伏。

在平时,需戒焦戒怒,及时调整心情,疏肝理气。

遇到烦心事时,也要学会自我调节。

可去郊外踏青,游玩赏景,也可蜗居家中品茗种花,听乐看书,以调神去烦。

除此以外, 睡眠也是调节心情的最便宜方式。

尤其是历经一冬的蛰伏,人易春困打盹,心情低落。

因此,要早卧早起,避免熬夜,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三宜

一、品一果

◆草莓:生津润肠

草莓具有春天第一果的美誉,乃是雨水前后的当季水果。

味道鲜美多汁,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含量甚至超过橙子。

常吃些草莓,可固本培元,生津止渴,也可润肠通便,帮助消化。

草莓既可直接食用,也可做成饮品糕点,老少皆宜。

但草莓性凉,食用时要适量,以防损伤肠胃。

二、吃两宝

1.豆芽:清热润燥

豆芽,是低热量、高纤维、高蛋白的营养食材。

自古被誉为种生,能助五脏由冬藏转向春生,有黄豆芽和绿豆芽之分。

黄豆芽水分饱满,适合炒菜和煲汤,而绿豆芽则易烹调,适合凉拌。

常吃些豆芽,可疏肝理气,清热和胃,能缓解春季干燥引起的燥热。

但豆芽不宜和碱、洋葱、菠菜等同食,以免导致营养流失。

2.香椿

香椿:健脾开胃

俗语说:“雨前椿芽嫩如丝。”

香椿,是感阳气而生,也是春季第一鲜的时令蔬菜。

其中富含钙、磷、钾等多种成分,能及时补充人体所需。

食用香椿,不但被称为吃春,有迎接春天之意,还能舒筋补血,保肝利肺,健脾开胃,增加食欲。

香椿可炒拌,与黄豆搭配,营养更佳。

但在制作前,需要焯水,将含有的亚硝酸盐进行过滤,以防引起身体不适。

三、喝三茶

1.排毒茶

雨水之后,万物生发,正是体内毒素外发的好时节。

此时,可喝些排毒茶,比如普洱茶、百合茶、绿茶等,但蒲公英红茶为最佳。

蒲公英,乃是排肝毒的最好药材,被誉为药草皇后。

取少量蒲公英,搭配红茶,用沸水进行冲泡,加入适量的冰糖,进行饮用。

不但口感极佳,还能利尿排毒,润肺养颜,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

尤其是发酵后的蒲公英,寒性较低,适宜长期泡茶泡水饮用。

2.除湿茶

春季,降水过多,潮湿阴冷是常态。

饮用些除湿茶,是极佳的选择。

而红豆薏米茶,不仅常见便宜,还具有极好的祛湿之效。

将红豆、薏米洗净,用温水浸泡三小时左右,大火煮沸后,换小火慢煮一小时,煮熟后可滤出汤汁来饮用。

常喝些红豆薏米茶,可以清利湿气,健脾清热,养血益气。

3.祛火茶

《黄帝内经》里有言:“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春季,阳气生发,干燥异常,人易口干舌燥,缺水上火。

而菊花茶,被誉为春季养生第一花茶,祛火效果极佳。

适量喝些菊花茶,可平抑肝阳,清泻肝火,也可明目散热,缓解春困。

每日选五颗左右菊花,用开水冲泡三分钟,即可饮用。

若是口感苦涩,可将菊花茶放温,加入适量的蜂蜜,进行饮用。


三秘诀

一、梳头百下

《养生论》中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

头部乃是诸阳之会,是一身的主宰。

在出门时,要带好围巾和帽子,保护好头部。

除此之外,最好在早晚,各梳头百下。

梳头时,用木梳或牛角梳,从前额向后梳,力道要适中,动作要轻柔。

长此以往,不但能通畅经络,温养阳气,还能醒神开窍,宣泄瘀滞。

二、晒晒腰背

《黄帝内经》中写道:“腹为阴,背为阳。”

雨水节气,阴雨连绵,空气湿度大。

而腰背是阳气之海,经脉和穴位众多,最易受湿邪侵扰。

因此,在阳光充足之时,要抓紧晒晒腰背,每次时间控制在三十分钟内即可。

适当晒晒腰背能调理气血,培补阳气,排出体内湿寒。

在晒腰背的同时,还可辅以拍打,以升阳益气。

三、按摩三穴

1.天井穴:宽胸理气

天井穴位于手臂外侧,曲肘时,肘尖直上一横指的凹陷处。

按摩方式: 可用中指指腹进行环状点压揉按。

每天早晚各按压一次,每次三分钟左右即可。

按摩作用: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有记载:“天井,主疟食时发,心痛,悲伤不乐。”

常常按摩天井穴,可行气散结,宽胸活络,改善气血。

2.阳谷穴:疏肝解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