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体检,查了骨密度
查完就“缺钙”了吧?
昨天,带着宝宝医院半日游,又到体检的日子啦!生长评估、视力筛查顺利过关,我们是一枚健康可爱的宝宝哦。只不过,那个
骨密度测试
让我有点头疼。
医生您好,我女儿3个月大(身高62cm,体重 6.4 公斤,头围40cm),今天去儿童保健科体检,
检测完骨密度说宝宝缺钙
。
我们是纯母乳喂养,宝妈一直吃钙片,宝宝每天补充维生素D,请问还该怎么给孩子补钙?
这种问题,同样有的请举手!查完骨密度,瞬间就不好了,觉得宝宝一定是缺钙了才会检查数值偏低。接下来,再跟着小编捋一遍真相吧!
1、
骨密度是什么
骨密度又称骨矿密度,是单位面积的
骨矿含量
。
因为骨矿物质的主要成分是
钙
,所以骨密度是评估
骨钙含量
的重要客观指标。
骨密度实际上反映了
骨骼内钙质沉着的程度
。
骨密度高就意味着骨骼强韧,骨密度低就意味着骨骼比较脆弱。
临床测量骨密度主要是为了:①
确定骨骼脆性;②
预测骨折风险;③
监测治疗反应。
骨密度指标主要是T值和Z值数据。
T值是将检查所测得的骨密度与正常年轻人群比较而得出的数值;Z值是将检查所测得的骨密度与正常同龄人群比较而得出的数值。初步判断检测结果一般会用到T值。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是T值≥-1属于正常范围,-1~-2.5属于骨量减少,≤-2.5为骨质疏松。
扩展知识:临床用于检测骨密度的方法
①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
(简称QCT)
;
②定量超声;
③核磁共振;
④X线平片;
⑤双能X线吸收法
(简称DXA)
。
其中,DXA测量时间短、精密度高、辐射量较低,是目前临床
首选推荐
的检测骨密度的方法。
另外,超声波测定法
无辐射、操作简便且价格便宜
,
是
应用
最广泛的
检测方法
。
2、儿童骨密度低是缺钙吗
这时妈妈不禁要问了:骨密度低就是骨质疏松了,还不是缺钙吗?其实不然,凭借骨密度低就判断孩子缺钙简直是耍流氓。
年龄和性别是影响人体骨矿含量的重要因素。婴儿至青春期,骨矿含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无明显性别差异。青春期之后,骨矿含量逐渐增加达到最高峰值,然后下降。
儿童骨密度低和成人骨密度低代表的意义有很大不同。
骨密度低,并不代表孩子缺钙,而是说明他正在长身体。
对儿童骨密度低的科学解释是:“ 婴幼儿处于生长高峰,骨骼正在不断拉长、增粗,促使骨骼生长的激素水平增高,单位容积内沉积的钙质自然偏低,即骨密度低。”
看完上文,宝爸妈们也许明白了:孩子的骨密度低是正常的,而且骨密度低不低和缺不缺钙关系并不大。
除非医生专门建议,正常
儿童一般不需要常规且定期测定骨密度,尤其1岁以下的儿童。
对儿童来说,只有下列情况常会进行骨密度评估:①复发性骨折;②骨痛;③骨畸形;④普通射线检查提示骨质疏松;⑤监测某些特殊疾病或治疗。
超声骨密度只是筛查结果。
正常情况下宝宝的骨密度值都较低
,并不代表缺钙或者缺维生素D,只要在正常范围内,就
和宝宝生长关系不大。
如果骨密度值
特别低
,则需进一步检查,是否有
骨代谢疾病
。
3、
这些情况,别扣“缺钙”的帽子
不少宝爸妈都在问“宝宝是不是缺钙了?”估计生活中同样老想给娃补钙的家长多着呢,所以大家都来看一看,这些是因为缺钙吗?
这是刚刚学会走路的宝宝的特点。
如果一直容易摔跤,或之前没有问题最近突然爱摔跤,一定要到儿科就诊,排除
神经系统疾病或一些肌肉病
。
对于1岁之内的宝宝是正常现象,
随着韧带发育成熟会逐渐消失。
关于O型腿:
正常宝宝1~2岁时,站立位并且双腿并拢时,
两侧膝关节分开是
生理性膝内翻
。
关于
X型腿 / 碰撞膝:
随着生理性
O型腿的自发矫正,可能出现程度不一的
过度矫正,造成
轻度膝外翻。
常见于3~5岁儿童,
5~8岁时,这一生理性角度变异多会
自行消失。
注意:
极少需要
矫形支具来纠正
,家长谨慎使用外力!
婴儿头发的数量、形状、质量,①主要取决于
遗传因素
;②其次,与妈妈怀孕期间的
营养
有关;③此外,还可能与
发质
有关,宝宝发质硬就会竖长。
总结:
希望
家长能够正确对待宝宝发育过程中的问题,有困惑随时和儿保医生联系。
实际上,门诊中缺
维生素D的宝宝比较多,几乎很少碰到
缺钙的宝宝。
4、关于钙摄入的叮嘱
奶制品是优质钙源,一般
100mL奶制品含100mg钙质。
所以说,
1 岁之内
的宝宝正常吃奶,一般不容易缺钙。
1~3岁
的宝宝,只要每天的奶制品保证至少500mL,加上饮食中摄入的钙,也不容易缺钙。
宝宝缺钙,多由维生素D
(帮助钙吸收)
摄入不足所致。
随着大家对补充维生素D的认知增高,临床已经很少见到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了。
常常见到的是
“维生素D缺乏”
,这些
宝宝通常没有什么明显症状。
严重缺乏时,才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如睡眠不稳、烦躁、与环境无关的汗多等。
提醒:
如果是纯母乳喂养宝宝,且
出生在
秋冬季节
(此时宝宝晒太阳较少,并且,北方冬天的阳光缺乏刺激皮肤产生维生素D的
b波段
)
,即使每天正常
补充维生素D 400iu,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也应重视。
建议:
去医院测
血清25(OH)D
(判断是否缺乏维生素D的金标准,临床可采末梢血做筛查)
,
明确是不是缺乏维生素D,如缺乏,根据医生建议补充
维生素D制剂。
看完这篇文章 您的感悟和体会
欢
迎在下留言区评论与我们分享
妈妈育儿交流微信群,
欢迎您的加入。
从此育儿路上不孤单!
添加微信:17710695667
*作者简介:李月萍,儿科医生,擅长发育儿科,尤其早产儿领域,二十多年发育儿科医生经历。资料来自:1.美国儿科学会;2.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3.中国实用儿科杂志;4.UpToDate临床顾问
天才宝宝为您精选的育儿心
得
如果您想更好的防治儿童疾病,请回复关键字:
生病
如果您想做个会做辅食的妈妈,请回复关键字:
辅食
如果您正因为关系情感而烦恼,请回复关键字:
关系
如果在教育孩子上想少走弯路,请回复关键字:
教育
如果这样护理宝宝会更加健康,请回复关键字:
护理
如果您想给生活增添一些乐趣,请回复关键字:
娱乐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品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