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知识促进内心的成熟,用知识剪裁魅力的衣裳,用知识铺垫幸福之路,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让人能够沉静下来,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愉悦。
董卿曾说,如果让她只带三件东西在荒岛上生存,她决定带的第一样东西就是书,可见书在这位知性女子心中的分量。
自幼出生在书香门第的董卿在父母的影响下,酷爱读书。父母分别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和物理系,“一文一理”的家教优势得天独厚。中学时期,母亲就在寒暑假给她开列书单。
董卿是三五天就通读一本。有时读书实在太快,心存疑虑的母亲还会抽查一下,找出名著中的某一章节,让董卿罗列其中的人物关系,以强记为特长的她总能对答如流。
董卿曾表示不读书就像没有吃饱饭一样,精神上是饥饿的。她说:“阅读是我睡前的必修课。我必须有自己的空间。我养成了自己的作息规律。
每天都是十一二点才结束工作回家,然后上网浏览新闻,到了一两点,心静下来,便是我的阅读时间,总有一两个小时,而睡觉的时间就要到凌晨三四点,这是我的生物钟。”
苏轼曾诗:“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的女子,通常被冠以蕙质兰心之说,一部优秀的作品能够让女人由里到外“去粗取精”,给予心灵别样的滋润。
毕淑敏说:“日子一天一天地走,书要一页一页地读。清风朗月水滴石穿,一年几年一辈子读下去。
书就像微波,从内到外震荡着我们的心,徐徐地加热,精神分子的结构就改变了、成熟了,书的效力就凸现出来了。”
对于外在装扮,董卿有自己的一套独特见解:再漂亮的女人也不可能适合所有的服饰与造型,但聪明的女人会用辅助条件让自己适合不适合自己的东西。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不要一味地模仿。根据自己的个性、气质、经济条件挑选或制作适合自己的服装,穿出个性与魅力。
有人曾说,女子作为最有灵魂的那朵玫瑰,应该拥有艺术化的、充满惊喜的生活,而音乐、摄影或陶艺都能使女子在喧嚣中将一切都归于淡然。
董卿小时候就是文体爱好者,作文成绩很好,演讲比赛、唱歌跳舞都有所发展。
作为央视当家花旦,董卿可谓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样样喜爱,不仅善于主持各种综艺节目,而且还在节目中演唱过歌曲,演出小品。
女人一定要给自己培养几项兴趣爱好,运用其中一两样兴趣爱好来陶冶性情,修心养性,让自己更加美丽和健康。
美丽,需要慢慢修炼。有内涵的女人,当然需要岁月的磨砺,在人生的种种境遇中,不断成熟、完善。久而久之,哪怕是你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会显出丰富迷人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