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淘好片,刷好剧
你可曾想过,会因为一部关于小狗和机器人的电影而泪流满面?
豆瓣上近10万人为它打出9.1的高分。
评论里有人感叹:
哭得满地找牙,只恨不能打十星。
确认引进端午档期后,也有人表示: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它给盼来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部公认的佳作,却在年初的奥斯卡颁奖礼上败给宫崎骏的《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无缘最佳动画长片。
而在国内公映后,排片仅有1%。
无数影迷为其扼腕叹息。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部奥斯卡遗珠——《机器人之梦》。
「机器人之梦」
Robot Dreams
2024.6.8
细节与情怀
这部动画片,既不是来自美国的迪士尼,也不是来自日本的吉卜力。
而是出自西班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导演——巴勃罗·贝格尔之手。
影片改编自美国插画家萨拉·瓦伦的同名绘本,背景设置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纽约曼哈顿。
不过,生活在其中的并非都市男女,而是一群形色各异的动物。
其中,有一只单身狗。
对,就是字面意义上的单身狗。
它住在一间公寓里,吃着速食,喝着罐装可乐。
小狗眉头一垂,倍感失落。
恰巧,电视机如同大数据,一句“
你孤独吗?
”直戳肺管子。
实际是一条广告,出售AMICA2000型号机器人,主打陪伴。
小狗迅速下单,期待值拉满。
次日,机器人送达,小狗满心欢喜地组装好,又提心吊胆地等待它正常运行。
直到机器人露出一抹微笑,小狗也松了一口气。
至此,可以发现,这是一部没有对白的影片,
但却毫不妨碍理解。
镜头交代的信息明朗且有效,能够迅速让观众共情。
导演更善于利用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推进情节。
堪称彩色动画版的卓别林默片。
独角戏落幕,空间也由封闭的室内转向开阔的室外。
兴奋的小狗迫不及待地带着机器人出去玩。
无论是路遇街边混混,还是跳过地铁闸机逃票,亦或是一起拍大头贴,小狗和机器人这对儿搭子都非常可爱生动。
导演还在不知觉间,把他的迷影情怀藏在了各个角落。
小狗的窗台上放着
《星球大战》
的手办。
小狗与机器人在家里看的动画片,戏彷了
《绿野仙踪》
。
在公园跳起轮滑舞,又魂穿
《泰坦尼克号》
。
悠闲地坐在长椅上时,干脆致敬伍迪·艾伦的
《曼哈顿》
。
类似彩蛋,不胜枚举。
尽管是二维动画,却不输三维动画的丰富性与立体感。
影片的节奏也极其流畅舒适。
并且因为完美复刻了八十年代的迪斯科等流行文化,使全片充满了一种oldschool的复古风格。
颇有种轻快版《怪奇物语》的感觉。
特别是小狗带着机器人来到沙滩时,它们开心地戏水。
好像我们的眼前也出现了海浪与阳光。
然而,伏笔也在此悄悄埋下。
梦着你的梦
因为触水短路,机器人无法行动。
小狗无计可施,只好先把它独自留在海滩。
次日,小狗想尽各种办法,都告失败。
小狗失望而归,只好提醒自己明年夏天海滩开放的时候再去救机器人。
某天,大海中驶来三只兔子。
兔子的船漏了,只好赶紧靠岸。
它们发现了机器人,给它喝了补充电量的饮料,重焕生机的机器人一路哼着歌回到了小狗的公寓。
它敲起小狗的门,却没有应答。
正当它犹疑之时,另一重声音响起。
机器人睁开眼睛,三只兔子正在砸自己的腿,想要拿去补船。
至此,我们才意识到,这是机器人的一场梦。
也是影片主题的显露之时。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期盼着与小狗重逢的机器人梦里尽是希望。
可现实却满是落差。
影片的基调在此发生了变化,情绪随着一场梦的破碎而down了下来。
转眼来到冬天。
于是,机器人看见小狗领着另一个机器人回了家。
它仓皇地躲起来,等待梦醒。
随着时间的推移,机器人的希望已经变成了焦虑。
它担心小狗抛弃自己,更担心无缘再见。
到了第三场梦,导演已不再用现实情节加以掩饰。
他让机器人进入了一个乌托邦一般的花丛中。
看似已和小狗无关,但是这个梦中的世界正是来源于它们看过的《绿野仙踪》。
于是,花朵组成了小狗的形状。
机器人想必无数次劝慰自己淡化过去接受现实,但它还是无法忘记。
三场梦,三种心境,但结局都是一样的失落。
失落的并不只是机器人,小狗也很难回归生活。
在平行蒙太奇中,小狗经历了万圣节。
可它却无法融入节日氛围。
尝试去滑雪场结交新朋友,却被两只食蚁兽欺负。
回程路上的小狗在大巴车窗上画出机器人的形状。
想念,溢于言表。
有一天,它终于在楼下遇见了一个雪人朋友。
雪人走在哪里都是焦点,它们一起去打保龄球,雪人能让全场欢呼,小狗却只能面对嘲笑。
它尴尬、无助、不知所措。
恍惚间看见向它张开怀抱的雪人变成了机器人。
再一眨眼,小狗醒来独自躺在床上。
原来,做梦的不止是机器人。
梦这一元素,有很多导演喜欢运用。
例如诺兰的
《盗梦空间》
,梦是纵向的,一层一层,探进内心深处。
再如同样是动画片导演的今敏,在
《红辣椒》
中编织了一个又一个天马行空的梦境。
但在《机器人之梦》中,巴勃罗·贝格尔写下的梦,似乎更贴近我们的精神世界。
也在机器人与小狗一次次醒来后发现影片所讲的并非是梦境。
而是梦背后的现实。
再度重相逢
机器人和迁徙的小鸟一家成了朋友。
小狗也认识了可以教它放风筝的鸭子。
它们在各自短暂的相遇中渐渐释然,但也等待着再次相遇。
新的夏天到来时,机器人被拾废品的猴子卖去了废品站。
小狗急切地跑到海滩,却只发现了机器人的一条腿。
再没有梦,它们只好各自接受现实。
幸好,机器人被善良的浣熊带回了家。
后者用一台录音机给了机器人第二次生命。
而小狗也重新买了一台半价出售的金色机器人。
它们各自都有了新的陪伴。
机器人因为有了弄疼小狗的手的教训,它握住浣熊手的力度便刚刚好。
小狗带着金色机器人到沙滩也懂得了让它避开海水。
在同一场烟花下,它们与各自的伴侣开始了新的生活。
到此,影片更深一层的动人之处悄然显现。
被抹去性别特征的小狗与机器人。
所象征的不止是友情,更是爱情,甚至是亲情。
它们是我们人类所有亲密关系的抽象化表达,但也是最具像化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