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饭统戴老板
知名财经博主 微博签约自媒体 当地一个比较有趣的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全红婵,拟被保送 ·  15 小时前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易周期 ... ·  昨天  
券商中国  ·  港股,重磅调整!陈茂波发声! ·  昨天  
华尔街见闻  ·  福建按摩大佬,9个月“躺赚”1个亿 ·  3 天前  
读嘉新闻  ·  集体爆发!飙涨! ·  3 天前  
读嘉新闻  ·  集体爆发!飙涨!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饭统戴老板

转发微博-20210121195105

饭统戴老板  · 微博  · 财经  · 2021-01-21 19:51

正文

2021-01-21 19:51

转发微博
拜登正式就职了,今天就从百年长历史的角度来谈谈特朗普时代的历史意义,以及我对拜登政府执政特点的预测吧。

首先,如果用一个词预测拜登政府的执政特点,我认为是“特体奥用”——用奥巴马的方式(用),去实现特朗普的目标(体)。

我之前在视频和文字中反复强调一个观点:20世纪的美国总体上曾出现两个大的政治经济学周期,一个是1930-70年代新政主题的左化(大政府)周期,一个是1980-2010年代新自由主义主题的右化(小政府)周期,而目前则可能是一个新的左化周期的起点,一个对罗斯福新政的复归。

这个观点可能会引起不小争议,不过我觉得争议的来源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定义。

首先,此处的“左右”指经济意义上的,而非文化意义上的。社会经济意义上的左,核心特征是国家干预和扶助工农(中产),而文化意义上的左则是种族平权、LGBT等;经济意义上的右意味着自由市场和精英主义(某种程度上放任贫富差距),而文化意义上的右则是排外、宗教保守等。

由于对经济维度和文化维度的混淆,导致一些人往往误判“左右”。比如,奥巴马在文化上显然非常左,但在经济上总体仍然很右,在民生问题上着墨很少,唯一重大的奥巴马医改还倍受争议(不谈这是他本人的原因还是08危机/两党极化等结构性因素限制);而特朗普虽然在文化上非常右(种族主义倾向),但在经济上却吊诡地具有一些左翼成分(鼓吹把制造业带回美国,为铁锈带工农发声等)。

因此,从经济视域的“左右”来看,从罗斯福新政到约翰逊“伟大社会”,美国总体上处于国家干预/保障民生的左化周期,而里根到奥巴马总体上则处于自由放任/精英主义的右化周期。

罗斯福设置了美国政坛的新政主题,以至于周期内共和党也跟着新政亦步亦趋(共和党尼克松进一步扩大了约翰逊时代的福利国家立法);而里根重设了美国政坛的新自由主义主题,以至于周期内民主党反过来对新自由主义俯首帖耳(克林顿自己说过“大政府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奥巴马想加强监管,但总体上仍然是新自由主义那一套)。

每次主题的切换都是因为前一个周期内矛盾积累到积重难返,并最终由危机与混乱触发。罗斯福新政的触发点毫无疑问是大萧条,里根新自由主义则是70年代的滞涨,而本次则是因为08危机,以及特朗普。

按理说,在08危机的天崩地裂后,新自由主义大体上已经破产,美国本应在当时就会启动(至少是准备启动)左化周期。但奥巴马偏偏是个黑人,这让美国政坛的主题一下被身份政治吸引了大半,不仅新自由主义引发的矛盾持续积累(货币宽松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也让90年代起的“文化左翼”运动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以至于不仅没有启动经济意义上的左化,反而让国内的极化变得空前尖锐。我们甚至可以做个大胆的架空历史猜想——如果奥巴马是个白人,可能现在美国与世界完全是另一个样子。

在左右大分裂中,特朗普上台,即便他看上去带来了巨大的混乱,但他也作为一种极端的存在,强行开启了美国社会经济意义上的左化进程(即便这种开启是不完全的、混合的)——而这正是特朗普时代最大的历史意义。

这一点恐怕引起更大争议,因为很多人第一反应都会觉得特朗普明明右得肉眼可见,说他左不是胡说八道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