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国土空间规划
中国国土空间规划理论研究、实践总结、技术交流、方法借鉴、成果展示、信息分享的重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91产品  ·  喜茶小红书营销方案 ·  15 小时前  
产品犬舍  ·  完整地聊聊我对 “隐性知识” ... ·  昨天  
91产品  ·  Deepseek本地部署RAG知识库教程 ·  昨天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是什么样子?很多人搞错了! ·  昨天  
91产品  ·  视频号爆单指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国土空间规划

分类施策促高效“三生空间”同发展

中国国土空间规划  · 公众号  ·  · 2024-06-21 16:25

正文

本文字数: 3100字

阅读时间: 约7分钟


近年来,山东省齐河县牢固树立节约集约用地理念,以创建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为契机,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统领,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作为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统筹生态、生产、生活发展空间,整合资源要素,优化空间布局,打造特色分区,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持续推进存量建设用地高效盘活,充分挖掘了土地资源的“高价值”和“新空间”,实现了产业集聚发展更加明显、民生福祉更加殷实、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构建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融合发展新格局。
齐河县30万亩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区

湿地鸟类

齐河黄河国际生态城旅 游度假区(国家级)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基地
以绿色低碳为牵引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齐河县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全生态要素,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生态与经济良性互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一是注重提高耕地产能,推进耕地集约高效利用。 作为全国超级产粮大县,齐河县牢记耕地保护“国之大者”,聚焦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坚持土地开发与保护并举,强化耕地管控建设,确保全县129万亩耕地实至名归。聚焦耕地集约高效利用,率先实现20万亩全国最大面积集中连片“吨半粮”生产能力,建成全国最大的80万亩粮食绿色优质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区,高标准农田超过110万亩,粮食产量常年保持在22亿斤以上,打响了“吨半粮、齐河创”品牌,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荣获2022年山东省耕地保护激励县。
二是优化开发保护格局,打造生态旅游之区。 对于不符合区域发展规划、生态景观功能缺失的原黄河下游泄洪区,齐河县以蓝绿空间为本底,按照“三分之一的绿、三分之一的水、三分之一的建设用地”的布局,重新进行规划,建设了黄河国际生态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实现了岸更绿、水更清、景更美。度假区内集合了三大主题乐园、三大主题场馆、两大文化休闲街区、富锶温泉康养集群,形成了规模品级高、投资密度大、主题特色强、集聚效应好的产品集群,实现全季节、全年龄、全要素度假产品集聚。
三是统筹考虑生态保护,筑牢绿色发展基底。 齐河县以63.4公里黄河生态廊道、1.5万亩黄河水乡国家湿地为基础,逐步构建“一轴多带、蓝绿交织”的景观生态体系,聚力打造沿黄生态保护的样板典范。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社会效益,优良生态引来了青头潜鸭、丹顶鹤、白尾海雕、大天鹅、东方白鹳等数十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在此栖居,成为黄河下游重要生态功能区;把生态资本转化为发展资本,构建“漫游步道﹢自行车道﹢自驾车道”三道合一的风景道体系,获评山东省首批黄河自驾游基地,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
以国有公司为杠杆撬动发展动力,促进生产空间节约高效
齐河县以强大的招商团队为支撑,以经济开发区为主战场,以开发区国有公司为杠杆,多部门协同发力,整合各类资源要素,“用资金、技术、数据换空间”,通过收购盘活、合作代建、入股共建、建设区中园等方式,推动闲置低效用地有序退出、高效盘活,实现开发区“腾笼换鸟”,推进低效开发向高效利用转变,增量扩张向存量挖潜转变,土地存量向发展增量转变。
一是收购盘活模式。 针对部分低效企业,开发区国有公司收购后进行改 造利用、重新建设,再出售或租赁,用于孵化培育优质产业,实现提容增效。比如,原喜特恩特新能源汽车公司占地约500亩,因生产经营困难,导致优质土地资源被闲置。开发区国有公司对其收购盘活,通过招商引资落户了京东亚洲一号齐河物流园项目和中品智能年产5000台木工、石材、金属加工设备项目,以及西卡德高(德州)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2万吨新型环保建筑材料生产项目、慕尔斯年产2亿平米光伏膜及2万吨丁基密封胶项目,打造数字经济载体云商产业园,引入山东高速满易物流、浪潮智园、海尔海纳云、鲁金生态环境医院等多家数字经济产业相关企业入驻。项目地块容积率从0.6提高到1.5,实现了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的双提升,为全县贡献大量就业岗位和税收产值,低效用地重新焕发活力。
二是合作代建模式。 闲置土地使用权人委托开发区国有公司出资代建,建成后土地所有权人按成本加一定年化利率向开发区国有公司支付建设成本或者开发区国有公司直接招商收回成本。比如,为山东宝鼎重工实业有限公司恒温数控加工中心建设项目代建厂房9480立方米,减少了企业的资金占用周期,集中资金用于扩大生产经营。
三是入股共建模式。 开发区国有公司与闲置低效土地使用权人成立合资公司,以土地、厂房、设备等入股新公司,使用权人以建设资金作为股权投入,共同开发建设。比如,原山东中德设备有限公司二期低效用地80亩,通过开发区投资入股模式,引入凌工新能源智能温控设备项目,新建4层标准工业厂房,容积率由原来的0.6提高到1.32,达产后实现年营业收入15亿元,年纳税近亿元。
四是区中园建设模式。 按照“节约用地、集约发展、突出重点、合理布局、集中开发”的原则,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开发区规划建设了众创产业园、中谷创业园、激光数控装备产业园等8个区中园,占地都在200亩~500亩之间,容积率普遍在1.3以上,统一建设多层标准化厂房,引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消防应急装备等领域企业140余家,以区中园提高土地含金量,实现了产业集约集群发展。
以城市更新为抓手提升城市品质,促进生活空间宜居适度
齐河县始终以一线城市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适度超前谋划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塑造高品质的城乡人居环境。
一是高起点规划设计,提升城市品质。 该县遵循高标准规划设计、高效率利用土地的原则,在城南新区依托国家级大清河水利风景区优美环境,向上向下要空间,地上规划建设高层建筑,地下规划停车场,增设休闲小广场、口袋公园,合理布局城市功能配套设施,打造“十五分钟生活圈”和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二是高标准改造片区,提高幸福指数。 齐河县老城区以低矮平房为主,基础设施不完善、居住环境差,严重阻碍当地的发展步伐。齐河县秉承“最好的位置给百姓”的理念,遵循高标准规划设计、高效率利用土地的原则,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全力提升城市品质,统筹协调节约集约用地和城市更新。齐河县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21个、面积3000余亩,总投资约150亿元。通过改造,县委片区、明珠花园西片区等10个片区群众已喜迁新居,同时配套了教育、医疗、养老、公园、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不仅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改善了城市面貌,也提升了城市品质、丰富了城市功能、提高了居民幸福指数。
三是强力推进“退二进三”,优化空间布局。 齐河县起步区是早期的工业区,存在厂房低矮老旧、地段分散、产业层次较低、基础设施老化、竞争力和生产效率低、经济增长乏力等问题,该县按照“节约用地、集约发展、突出重点、合理布局、集中开发”的原则,通过“退二进三”方式,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腾空土地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公益性项目,进行土地盘活利用,努力提升节地水平,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比如,原山东鸿润油脂有限公司老工业厂房,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盘活低效土地,规划建设了山东省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基地,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第一批“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商数字产业园

齐河众创产业园

黄河生态廊道

来源: 《中国自然资源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土地政策支持老旧小区改造更新工作的通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