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正生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20090001
张 璐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22100001
常艺馨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22080003
2
月
14
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
2025
年
1
月金融数据统计报告。
1
月金融数据总量呈现恢复,新增社融和人民币贷款均实现同比多增。结构也有积极因素,企业贷款、个人住房贷款投放均强于去年同期。财政发力、银行大力推动“开门红”,积极影响正集中体现,由此货币宽松的迫切性有所减弱,央行密切关注汇率和利率单边波动的风险,金融市场流动性在边际趋紧。隐忧在于,若商业银行同业存单负债成本持续处于较高水平,可能侵蚀其净息差空间,继而有损银行贷款投放的积极性;同时,外部经贸环境的不确定性较强,可能扰乱经济基本面复苏的节奏。往后看,货币政策或将密切关注基本面及外部环境的边际变化,“以我为主”,适时降准降息。
1.
社融同比多增。
2025
年
1
月新增社融同比多增
5833
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速持平于
8.0%
。
主要支撑在于:
1
)政府债融资规模提升。
1
月政府债融资同比多增近
4000
亿元,受到特殊再融资债前置发行的支撑。
2
)
人民币贷款较快投放
。
1
月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近
3800
亿元。
3
)
除此之外
的其他分项中,委托贷款、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同比多增,而外币贷款、表外未贴现票据和信托贷款同比少增。
2.
企业贷款向好。
1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贷款存量同比下降
0.1
个百分点至
7.5%
。其中:
1
)企业贷款同比多增,短贷和票据支撑较强
。
1
月企业票据融资和短期贷款同比多增,分别拉动贷款增速边际提升
0.18
和
0.1
个百分点,或因春节时间较早,节前供应链和项目进度款结算、员工薪酬奖金发放等用款需求都提前至
1
月释放。企业中长期贷款阶段性企稳,或得益于银行信贷“开门红”项目储备的集中释放。
2
)居民贷款弱于去年同期,但房贷表现较为亮眼。
1
月居民短期贷款和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对贷款增速的边际拖累分别为
0.17
和
0.08
个百分点。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多增
1519
亿元,得益于商品房销售的韧性,以及去年
10
月存量房贷利率再度下调后,居民提前偿贷行为的减少;居民中长期经营贷款,房贷之外的居民中长期消费贷款在
1
月份同比少增
2856
亿元,表现相对弱势。
3.
M1
口径调整落地。
1
月新修订的
M1
同比增长
0.4%
,较上月回落
0.8
个百分点。
1
)
2024
年末,住户人民币活期存款规模约
41.4
万亿,约占修订后
M1
总量的
37.2%
;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规模仅有
2.8
万亿,约占修订后
M1
总量的
2.6%
。修正后的
M1
增速更加平滑,尤其在每年
1-2
月波动幅度减小,年终工资结算对
M1
增速的扰动有所减弱。
2
)
M2
同比增速回落,表现弱于季节性,因金融市场流动性边际趋紧,且贷款增速回落。
1
月
M2
同比增速回落
0.3
个百分点至
7.0%
,同期人民币贷款增速回落
0.1
个百分点。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大幅减少,或因居民投资股票市场的热度边际有所减弱,且资金利率处于高位,金融机构的杠杆或有一定幅度压降。
3
)从金融数据看,
1
月财政积极发力
,
资金筹集和使用进度均快于过去三年同期。以政府债净融资和财政存款推算,投放财力比过去三年同期均值高
6332
亿元。
风险提示:稳增长政策效果不及预期,海外经济衰退程度超预期,地缘政治冲突升级等。
2025
年
1
月,新增社融
7.06
万亿,同比多增
5833
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速持平于
8.0%
。
2025
年
1
月社融同比多增,主要支撑在于政府债融资规模提升、人民币贷款投放积极,而外币贷款和票据融资存在小幅拖累。具体看:
第一,政府债融资规模提升
。2025年1月政府债融资同比多增近4000亿元,拉动社融同比增速0.05个百分点,受到特殊再融资债前置发行的支撑。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批通过2024-2026年每年安排2万亿地方专项债限额用于支持化债,年初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债发行积极性仍较高。据企业预警通统计,2025年1月各地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规模达到1719亿元,而2024年同期未有发行。
第二,人民币贷款较快投放
。2025年1月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近3800亿元,拉动社融同比增速0.02个百分点。
第三,除此之外的其他分项中
,委托贷款、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同比多增,合计达到993亿元;而外币贷款、表外未贴现票据和信托贷款同比少增,合计达到2473亿元。
2025
年
1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约
5.13
万亿元,同比多增
2100
亿元,贷款存量同比下降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