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电商头条
聚焦电商新闻头条,电商新闻资讯,干货分享;独特的视角,独特的分析尽在电商头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电商头条

马云、刘强东狭路相逢,AI电商必有一战

电商头条  · 公众号  · 电商  · 2025-03-26 19:0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

图片


刘强东出手,新一轮电商争霸赛即将开始。

图片

出品 | 电商头条     作者 | 王小孟

京东入局具身智能



如火如荼的电商AI战,迎来了一位重量级选手。


3 月24日,京东被曝已切入具身智能领域,侧重家用场景,现成立了相关业务部门。随后,官方回应消息属实。


图源:上海证券报公众号


据了解,作为AI与物理世界交互的核心技术,具身智能结合了机器人学、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NLP)和强化学习, 被视为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必经之路


而对于这一前沿技术,京东早已布局多时。 2023年7月,京东探索研究院院长何晓东就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表示,未来通用人工智能有两个方向要走。


一个方向是多模态,大模型必须具有视觉能力,未来甚至可以更进一步延伸向嗅觉、触觉;另外一个方向是 走向具身智能,包括机器人、机械臂、无人车等,让通用人工智能走向物理世界


2024年ACM中国图灵大会,京东物流又主办了具身智能高峰论坛。


图源:京东物流公众号


其相关负责人表示,具身智能可以给物流设备提供智能化的思想,从而大大提升物流的效率,任何一点突破,都将为整个行业带来极高的价值。


目前,京东物流已将具身智能技术部分应用于运配体系中,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机械臂、无人车和无人机等物流设备,使其能够更加智能、高效地完成物流任务。


例如,通过视觉识别系统,视觉机械臂能对不同规格和形状的货物进行快速准确地识别和分类,该设备用于对整托货物的拆垛和码垛,能根据货物的重量和形状,自动调整码放方式,确保货物堆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025 年以来,京东更是动作频频,持续加码一系列AI技术。


3 月6日晚,京东发布2024年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随后,CEO许冉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了公司对AI领域的战略布局。


首先,回顾过去一年,京东对人工智能进行了巨大投入。


从2017年至2024年底, 京东体系的研发投入已累计近1400亿元 。其中,京东言犀数字人率先完成大规模产业实践,“多模态交互式数字人关键技术及产业应用”获得2024年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唯一特等奖。


截至四季度,京东的供应链基础设施资产规模近1610亿元,为AI技术提供了广泛的应用场景。


例如,京东云上线DeepSeek产品,推出“开发训练+场景应用”双引擎一站式平台;京东健康发布医疗健康大模型产品体系“AI京医”并陆续接入GPT系列、DeepSeek等通用模型;


京东工业和京东政企业务全面接入DeepSeek-R1模型;京东物流超脑也在四季度全面升级,将AI、大数据、运筹学等数智化技术与物流各环节深度融合。


与此同时,许冉表示 “AI在京东整体业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价值”,考虑到公司的业务模式特点,京东在供应链方面会更加深入应用AI。


在物流方面,AI算法在供应链管理和履约环节上可以提升需求和供给匹配的精准度,并且提升物流的自动化水平;


在核心零售场景中,京东通过AI重塑了搜索和推荐体系,提高了搜索满意度和流量分发效率;


此外,京东还推出AI导购助手、精研以及AI数字人,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产品信息和专业建议,降低查找和选择商品的成本。


3 月17日,创始人刘强东现身香港科技大学,表现了对香港人工智能技术的高度重视,再次引起外界对京东AI战略的关注。


图源:小红书


当天,他参观了多个人工智能项目,包括郑家纯机器人实验室、无人机的噪声测试平台等。其中, 郑家纯机器人研究院(CKSRI)专注于自主系统和机器人研究 ,其核心研究领域包括自动驾驶、无人飞行、智能建筑和智能制造。


如今,随着公司正式入局具身智能赛道,京东AI战略开始迈入新的阶段。


消息人士透露,京东非常重视 人工智能、自动化以及机器人 等领域的创新和应用,内部已有多支团队布局具身智能等前沿方向的研发。这有利于更大化地整合京东在AI、云计算和大数据方面的优势,推动技术边界扩展。


而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基于具身智能的可商业化现实性,京东将这一新兴技术与自身的家电电商零售基因融合,或许还能推动公司进一步降本增效,甚至开拓新的业务增长曲线。


阿里在下一盘AI大旗


要问当下全球科技领域最火的是什么?AI毫无疑问是“顶流”。


DIGITIMES“生成式人工智能特别报告”显示, 到2030年,全球AI市场规模将突破1.5万亿美元,其渗透速度已超越互联网发展黄金期。


面对这一市场契机,阿里巴巴选择围绕AI火力全开。


2025 开年,CEO吴泳铭在财报分析会议上官宣阿里AI战略:在“基础设施建设、模型应用研发、业务AI转型”三大方向上 齐头并进。


图源:阿里巴巴公众号


众所周知,在数字经济时代,云计算已成为类似水电煤的基础设施。互联网大厂只要手握算力,就可以赋能各种业务,野心勃勃的阿里自然不愿错过这个机会。


2 月24日,吴泳铭宣布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去十年的总和。


“AI爆发远超预期,国内科技产业方兴未艾,潜力巨大。阿里巴巴将不遗余力加速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全行业生态发展。”


倘若这笔投入如数落实,将创下中国民营企业在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投资纪录。



随着算力需求日益高涨,阿里斥巨资建设云计算基础设施,很可能为自己换来一张在AI时代无往不利的底牌。


除此之外,阿里巴巴正不遗余力地推动模型平台和原生应用的发展。


早从2023年起,阿里云就坚定走大模型开源路线。 其中,千问系列(Qwen)的衍生模型数量已超10万个,是全球最大的AI模型家族之一。

去年6月, 通义千问第二代开源模型Qwen2-72B 直接拿下全球开源第一,力压Meta、Mistralai等海外科技巨头。


万相系列(Wan)则是阿里云旗下视觉生成基座模型,可辅助人类进行视频创作。


今年3月, 万相大模型Wan2.1 登顶模型热榜和模型空间榜,成为近期全球开源社区最受欢迎的大模型。


图源:通义万相Wan公众号


自2024年底以来,阿里又加速推进AI To C业务,助力原生应用稳步快跑。 彼时,阿里将AI应用“通义”从阿里云分拆出来,并入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与夸克等产品形成合力。


通义和夸克两个团队在内部平级,共同构成了阿里在AI应用领域的两大支柱,其中夸克的战略重要性显著提升。


今年年初,夸克升级品牌Slogan,成为“2亿人的AI全能助手”;没过多久,马云又现身夸克办公区,引发外界关注;


3月13日,新夸克正式上线,升级为一个集多功能于一体的“AI超级框”,告别了传统搜索,能够全方位满足用户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类AI需求。


图源:夸克


与此同时,阿里拼命抢夺AI人才。 先是顶尖科学家 许主洪(Steven Hoi), 被曝出任阿里集团副总裁,负责AI To C业务的多模态基础模型及Agents相关基础研究与应用解决方案。


随后, 阿里AI To C业务开启大规模人员招聘 ,开放招聘岗位达到数百个,AI技术、产品研发岗位占比达到90%,主要分布在AI产品和AI技术研发方向,重点投入文本、多模态大模型、AI Agent等前沿技术与应用的相关工作中。


此外,阿里云宣布启动下一代AI技术研发计划 “T项目” ,以“借调”形式吸纳员工参与,加速技术突破与落地,以应对市场需求。


3 月18日,有消息称吴泳铭主张在阿里现有业务中全面实现“AI化”,外界认为这基本等同于“现有业务的AI转型升级”。


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巴巴各部门均已接到通知,2025年的绩效将依据其对AI技术的运用及对业务增长的推动效果来评估。


目前,淘宝和天猫在内的核心电子商务部门被鼓励采用更多的AI技术,各团队正在与通义千问的技术团队紧密协作,共同开发有助于提高效率并优化用户体验的功能。


此外,阿里巴巴还在开发一系列基于AI的原生应用,部分应用有望于今年上线。


“在公司内部,我们相信,基于成熟AI技术的下一个杀手级应用,一个甚至比抖音更受欢迎的应用,可能很快就会出现,”该知情人士表示。


目前,阿里巴巴尚未回应“全面AI化”消息,其真实性仍无法确认。


但从上述一系列布局来看,毫无疑问的是,阿里正举集团之力,全方位、深层次地投身AI领域,目的就是要在全球AI发展浪潮中分一杯羹,引领全球AI发展新潮流。


电商卖家精英群,限时免费开放
仅限淘系、京东、拼多多、快手、抖音等
平台卖家入群
图片

铁粉推荐

要搬家找京东,刘强东带着兄弟们杀入搬家市场

美团外卖开始反击,王兴推动后厨直播

京东外卖只准成功,刘强东已经开始推动大额补贴


马云刘强东招人,AI人才大战一触即发

刘强东出钱,外卖小哥的社保有着落了



关注 ,跟主编交个朋友 ↓↓↓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电话: 18576719656

点右下角 在看 ,下次可以优先收到我的文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译言  ·  音乐记忆|为艺术而艺术
8 年前
故事贩卖机  ·  当文明诞生于海洋
7 年前
港剧剧透社  ·  高海宁上不到位被迫降职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