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人民网舆情监测中心(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供包括《网络舆情》内参、舆情监测、声誉管理、舆情培训、智库咨询、大数据平台建设、新媒体研究和融媒体技术应用等在内的综合服务,是国内最早、产业链最长、业务最全的舆情服务机构和信息增值服务机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  谈谈“远洋捕捞”现象,和风险分析 ·  19 小时前  
十倍游资  ·  重磅更新!周四舆情热度题材(附股图) ·  昨天  
十倍游资  ·  重磅更新!周四舆情热度题材(附股图) ·  昨天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安徽舒城县长回应县政府大院“随便进”、村民反 ... ·  4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博主曝光医院更衣室偷拍 ... ·  6 天前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  李子柒现象级归来的背后:中国网民常年遭受流量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舆情观察丨短视频平台滋生“慢脚文化” 警惕未成年人被算法围猎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公众号  · 舆情  · 2024-10-30 16:19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 可以订阅哦!





近期,“慢脚文化”在互联网上受到广泛关注。所谓“慢脚”,实为“快手”的反义词,是网民对某些短视频平台“风格夸张”“畸形审美”内容的嘲讽。在“慢脚文化”的圈层中,低龄生子、辍学、未成年吸烟等错误价值观的内容不但不需要隐藏,反而能成为公开炫耀的资本,从而吸引更多的关注、流量和金钱。


“慢脚文化”看似为社会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之一,但其中多为“博眼球”“抓流量”的低俗内容,尤其是诸如“低龄孕妈妈”“通过暗号出售私密照片”等内容,甚至已涉及违法犯罪。

来源:南方网




精准算法成“毒药”
扭曲未成年人价值观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未成年用户只需一部智能设备便能无门槛地接触到众多实际并不符合其年龄阶段的信息。


以短视频内容为例。目前短视频已深度浸润到未成年人的生活中,成为他们学习、社交、消费、娱乐的重要工具。据《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统计,11.9%的未成年用户在工作日平均每天看短视频超过2小时,7.2%的未成年用户在节假日平均每天看短视频超过5小时,77.5%的家长表示担心孩子看短视频成瘾。


各类互联网应用的广泛普及也逐渐模糊了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内容界限。一旦“青少年模式”被关闭,未成年人便能够畅通无阻地接触到原本为成年人设计的内容领域。但未成年人尚缺乏对内容质量、是非曲直的明确鉴别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所接触的各路信息影响、不自觉地进行模仿。


同时,基于算法推荐的传播机制,各种文字、短视频、直播等经由大数据牵线搭桥,在传播中实现与受众的精准匹配。这也就进一步导致“慢脚文化”“黑话烂梗”等价值观严重扭曲的内容在未成年群体中大肆传播,加剧了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偏离与异化。


针对未成年人的围猎
平台难辞其咎




2017年11月,14岁女孩炫耀怀孕的视频上了热搜榜单。她自称只有14岁,已经“做妈妈了”。之后,平台很快作出回应,并对该账号作删除处理。但是,以“16岁妈咪”“17岁妈咪”等关键词在平台进行搜索,依然可以找到许多包含相关内容的账号。2018年4月,央视等主流媒体以“未婚生子成荣耀?早恋早孕成时尚?”为题,对这类短视频进行了报道和批判。


虽然媒体的介入引发了公众对该问题的广泛关注,但这并未能遏制“毒视频”的持续蔓延。2021年,四川大学、长安大学的学者联合对儿童发布的短视频进行调查:在短视频平台,随机抽取300个由6-14岁孩子发布的视频,发现其中有成人化倾向的短视频283个,占比高达94.33%。


时至今日,未成年人怀孕生子、跳擦边舞等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悖的内容仍在部分平台大肆传播,很难不让人质疑涉事平台存在失职、纵容的问题。平台通过这些内容维持用户的活跃度和增长,而用户则持续接收到平台提供的海量奇葩、怪异内容推送,形成恶性循环。


下沉市场存在“异次元”
荼毒乡村留守未成年人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包括三线及以下城市在内的下沉市场用户持续增长,规模达到6.47亿,在整个移动互联网大盘中的占比达到52.6%。虎嗅网曾做过一个实验,当短视频用户定位在一线城市时,很难在平台看到猎奇内容。一旦将定位切换到欠发达地区,用户便能轻而易举地走进充满“擦边”“混社会”等低俗内容的“异次元”。


越是在经济相对欠发达、文化供给相对不足的地区,网民特别是未成年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往往越依赖线上视听内容,尤其是免费的短视频、直播、微短剧等。


与文化供给匮乏相叠加的,是乡村地区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与陪伴的缺位。截至2022年,中国乡村留守未成年人数量为902万。由于父母陪伴的缺位,互联网平台的视听内容愈发成为乡村留守未成年人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


久而久之,家庭关爱的缺乏加之平台有针对性的传播机制,导致低俗内容在未成年群体间形成“病毒式”传播。


遏制互联网低俗内容
亟待各方联合治理


近年来,为了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各部门加快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面的立法、规范进程。


2020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网络保护”专章,对网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等主体作出有针对性的规定。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从网络素养促进、网络信息内容规范、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方面作出规范要求。


网信部门也多次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聚焦未成年人等群体的权益保护。


遏制互联网低俗内容,除了相关部门持续不断加强监管,平台还需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例如,强化内容审核机制,在技术层面不断完善关键词过滤等手段,加大审核力度,建立完善的用户举报机制。通过全链条监管,监督内容发布者回归到传播正能量的轨道上,努力营造一个绿色、健康的网络空间。


学校和家庭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学校应开设网络素养教育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上网习惯和价值观,提高他们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和自觉抵制意识。家长也要关注孩子的用网行为,与孩子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引导其正确看待网络文化。


作者:武汉人民在线舆情分析师 王燕


编辑:李娅琦 | 责编:朱明刚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