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韭菜生存日记
放下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长线投资社群  ·  长线投资社群:一周交流精选 ... ·  3 天前  
春晖投行在线  ·  A股并购市场的活跃仍受多重因素制约 ... ·  4 天前  
春晖投行在线  ·  IPO战略配售:沪深交易所战略配售投资者主要 ... ·  6 天前  
看懂龙头股  ·  尾盘高标炸板 ·  6 天前  
看懂龙头股  ·  尾盘高标炸板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老韭菜生存日记

周度思考 2024.12.1

老韭菜生存日记  · 公众号  · 投资  · 2024-12-01 15:06

正文

本周市场震荡反弹,沪指涨1.81%,沪深300涨1.32%,全A等权指数上涨3.93%,平均股价指数上涨3.36%。本周前半周延续了上周五大调整后的弱势,市场走出了缩量+杀情绪的特征,指数层面虽然企稳,但是个股杀伤力相当大,除了高标出现核按钮之外,趋势方向也都遭遇单日巨大回撤。周三开始市场出现了明显的GJD护盘痕迹,随之而来的还有A股的传统艺能小作文。纠结小作文的真假其实也没啥太大意义,经过这么多年的预期管理失败后,大家对小作文的态度也变成了“求证小作文”到“加入小作文”,就算大家知道小作文一眼假,也可以会心一笑。从一个庄股的视角去理解A股或许更贴切,因为本质上A股是一个全封闭市场,GJD可以通过打压股指期货、买入ETF现货的方式实现对波动率的打压,也可以通过平空单的方式实现快速拉升,所以小作文让大家怎么想其实可能也并不重要,因为每次小作文出现的同时,盘面上总少不了GJD的痕迹。所以还是回到空气币市场本身,无论是小作文,还是炒数字,都是在一个只能单向做多的市场里凝聚人气的理由,再加上这个市场里有这么多的天龙人,你又怎么能查证这些小作文从何而来?或许这只是天龙人买好了之后,自导自演的一场戏而已,只不过有人吃饭有人买单。A股今年的特征就是在拐点处的表现非常极致,总能通过一些奇奇怪怪的形式完成最低消费,同时在拐点处甚至能表演七擒孟获,这也和GJD和天龙人脱不了关系,因为这些资金虽然无法改变拐点和趋势的大方向和时空区间,可以改变拐点的斜率形态和精确的时空点位,而且这帮看到底牌的天龙人也自然很明白有什么牌就打什么牌,所以就会经常出现走势很唬人、但是后面发现没东西的空城计。

 

因此对于这样一个封闭的庄股市场,前面我写过当下最重要的两股力量,一股是ETF,一股是杠杆资金,尽管我们看到的行情波动率非常大,但只要这两股资金不出现根本性的问题,或者出现明显的增量资金之前,行情还是应当用震荡的框架来理解。但由于当下个股涨跌幅制度不统一,导致了行情演绎速度远远快于过去几轮牛市,过去牛市视角下的产业周期、政治周期所造成的时间周期框架可能不再适用。当下由于量化资金定价权实际上并未被削弱,所谓的对于高频交易差异化收费实质上也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量化在年初经历过一次DMA崩盘后,再次放出微盘股敞口。同时以呼姓游资为首的“大容量”资金喜欢无视市场周期,硬做所谓的“大容量股票”,这种行为本质上是资金体量变大了之后,把原来炒小票的思维转移到了炒大票上,但实际效果除了给市场其他参与者提供了流动性之外,对自己的净值好像并没有什么正向影响。但还是要感谢这种人傻钱多的活雷锋,毕竟做多无罪、流动性行情大家掏的也是别人的流动性。综合这二者来看,市场在一头一尾的分布上呈现出了高换手、高波动的特点,比如10.9的东方财富,大家以为山顶上要挂很久,但没想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解套了;再比如这个月的同花顺,其实很难想到会以70%+的月涨幅创历史新高;更不用说微盘股指数屡屡创新高,仔细一看微盘股,又是炒名字炒数字这种A股传统艺能。这种分布下的资金追求的是波动性,新高与否可能并非他们所最需要的,只要波动性够强就可以创造出足够的利润空间,而新高则是动量下散户一起跟进的结果。

这种打法尽管可以实现局部突破,但是如果实现行情的整体突破,仍然是有难度,这也说明了这轮牛市的投资框架和以往有重大的差异,以往大家常常出现齐涨齐跌,而这轮走强的其实只有两个方向,一种是天天高换手、高波动的量化和散户共振方向;另一种则是筹码锁定度极高、就算涨停也是只有5%换手的类似“庄股”方向,而有大量的无动量、ETF成份外的个股,其实涨跌全部看命。因此行情的底层逻辑是对于流动性的争夺,无论是政策小作文,还是各种各样的抖音直播、吹票段子,其实都是凝聚流动性的手段,但显然不可忽视的一点是,量化镰刀的手法已经显著升级,一些人类难以理解的买卖点,则经常被量化镰刀做成交易上的拐点,比如近期的机器人板块,量化介入其实相当之深,拓斯达等活跃标的的走势其实很难说是人类所为,天量天线后的连板反包其实是近期才有的模式;再包括近期大热的AI应用板块,虽然说是主线,其核心股易点天下的走势其实放在过去很难称得上是板块核心,充其量只能说逻辑硬核的情况下提供了非常大的波动率。同样量化和大体量游资的行为深刻影响着情绪周期,比如周一下午市场的拉升,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三六零的拉升,但拉升这种股票的道理在哪里?逻辑是否够硬核?很多时候呼姓游资是为了容量而容量的,这从结果上来看就是三六零在周二全天无溢价。那么市场看到所谓的容量票在带领市场拉升后却毫无溢价,那么自然不会在周二去选择继续头铁拉升。因为除了他以外的钱其实还算理智,不算完全的欢乐豆,在看到赚钱效应不足时肯定会谨慎出手,这是人性使然,所以我前面说呼姓游资和某沙吹票人,他压根就没有人性,操作就不像人。直到周三市场才真正进入冰点,在GDJ的作用下才暂时打破了成交量下降的负向循环,所以我认为后半周的拉升,和所谓的打造容量核心压根一点关系没有,反而这种逆着市场情绪周期硬做的行为,今年让所谓的冰点理论显著失效,一再让冰点延后。

那么现在问题就变成了,成交量的中枢到底落在哪里,如果按照宽幅震荡的行情来看待,那么实际上成交量的大幅放量,或者板块的集体高潮,则容易变成一个一致下的卖点,这对于下周的判断是至关重要的。本周的成交量,在前半周缩量至1.3万亿附近,后半周在队的努力下回到了1.7万亿左右,但这是量能进一步上台阶,还是量能遇到箱体顶部遇阻,目前客观上难以判断。但这里无论是结合技术还是结合情绪判断,震荡框架下赌加速的盈亏比并不划算。如果非要类比,则可以认为周五和下周一是超级mini版的10.8与10.9,10.8当时仍是金融+科技双主线走强,对应周五的金融的拉升+机器人高潮;而10.9则出现了金融最后的强势,当天银之杰接近全天一字板、但尾盘漏单,东方财富等标的收出巨量天线,同时科技等活跃方向则退潮明显,当时的原因是3.5万亿的成交量不可能接的住。尽管现在1.7万亿的成交量远谈不上夸张的程度,但实际上难以再次支撑金融的批量带量突破+机器人等量化板块的连续高潮,除非我们能看到杠杆资金连续的充值。但是从这一个月的周一以及下午开盘的表现来看,杠杆资金充值的力度越来越弱,因为散户往往会在周末和中午休市的时候进行银证转账,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周一上午和每天下午开盘后有明显的脉冲,但这种波动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下降,这也和波动率以及融资余额斜率走平互相印证。所以如果除非以非常乐观的预期做好大幅波动的心理准备,还是应该把当下1.5万亿为中枢的成交额下的行情当作宽幅震荡,当成一个容量更大、更活跃的存量博弈,所谓存量博弈自然就是买分歧卖一致。但现在的好处是,确实有GJD的资金作为托底,技术形态上下方的支撑也很明显,说明这个宽幅震荡是有底的,但是如果想转变为增量资金再次进场,那么需要进一步的事件刺激导致短时间内预期迅速改善,否则最乐观的情况是进三退一式的震荡上行。

接下来从技术角度复盘本周的走势。上周提到市场整体的框架是一个60F的五段调整结构,上周处在第三段下跌之中,而本周的主题是下跌降速且下跌大概率未完结。事实上本周延续了60F第三笔下跌,并且在周三创造了3227的低点后,出现了转折向上,周五碰到60F55线(在15F233线视角下则更加清晰),突破暂时失败后,下午出现明显的回落。当下的暧昧之处是,我们客观上实际无法判断60F是否会一定有第五段调整,之所以认为可能有,一方面是结构上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时间周期的要求。但考虑到由于A股本质上是个庄股,在拐点处的表现往往非常极致,就比如9.24,虽然进入了时间上的击球点,但空间还有些不足,但事实就是行情没有等人。那么这次实际上是空间大部分满足(也没有完全满足要求,比如回踩55日线),空间上还差一周,那么理论上你无法直接排除行情就是准时准点的可能性,毕竟发生变异才是小概率情况。所以在实战上,我这周在星球里说,无论如何你要保有一部分的股票仓位,尽管不至于满仓,但一方面你可以越跌越买,因为离底部真的很近了;另一方面有些强势股的节奏是领先于大盘的,大盘如果跌,强势股可能也只是象征性的回踩一下就继续向上了。说实话如果不是管产品要控制回撤,要考虑小不忍则乱大谋,如果是我自己炒的话,是会直接买我看好的股票然后头铁,不用思来想去用衍生品做对冲的情况下再去买股票,这说白了也是一种束缚。

实际上本周在技术层面可操作的点并不多,因为周一周二市场下跌后,小级别没有背离结构的出现,均线也没有拐头迹象,所以周三早上创出3227点的新低,形成15F底背离后,我才在星球里喊可以灾后重建。实际上3227这个低点,从60F级别来看就是第三笔下跌的结束,而这个60F级别的调整最终是三笔还是五笔,其实事前真的不得而知,原因我也在前一段写了,是一个时空共振下的概率判断。但这并不妨碍3227这个低点是这次调整中的一个重要拐点,如果60F只有三笔调整,那它就是最低点;如果60F有五笔调整,那它就是次低点,且大概率最低点不会比它低太多,所以周三灾后重建时拿的先手其实是珍贵的。

行情周四周五其实也有些扑朔迷离,从两点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第一,周四市场进入了30F的MACD极强状态,但10:00刚刚进入极强状态时,1F55均线就迅速被跌破,从而解除了30F极强状态,所以周四市场实质上震荡了一天,没有再次上攻的动能。理论上30F极强如果失败,那么往60F极强的传递也应该是失败的,但周五在GJD的强力干预下出现了60F极强,但尾盘回落又有效跌破了3F55均线,使得60F极强在60F55线的位置失效,这就很难判断是不是假突破了。第二,从均线角度来看,上面两张图分别展示了60F级别和日线级别的均线状态,可以看出这次反弹是从60F级别发起的,且同样遇到了长期均线的压制。根据历史样本统计,行情如果要走出流畅的趋势,那么至少需要均线多头排列,现在的走法大概率仍然还是难以摆脱宽幅震荡格局。Anyway,这个位置其实还是大智若愚、大愚若智,没必要一涨就觉得牛要跟不上了,一跌就觉得牛死了,其实上周五大跌的时候我是一点也不悲观的,丝毫没有动摇牛市信仰,只是操作上各有各的诉求罢了。同样我觉得也不必要因为周五涨了、周末吹牛市的满天飞就觉得焦虑,后面如果震荡,喊牛死了的人也是这帮焦虑的人。

A股短期的博弈点,集中于接下来的重要会议,当下处于会议预期无法证伪的阶段,再加上重大会议期间GJD有护盘的传统,所以天生适合小作文借题发挥。但事实上本周从周三开始已经开始发酵过会议相关内容,下周再去顺着这个方向博弈,我觉得性价比并不高,起码我认识的天龙人周五下午就在撤,为下周再继续做准备。这里去博弈内需也是没啥逻辑问题的,因为外需确定性会受损,那么预期政策集中于内需端,预期财政政策用于化债、收储、两新两重都是合理的。但我并不认为会议,或者当下的财政刺激方向能解决所有问题,也就意味着明年的市场虽然是牛市基调,但肯定不会一帆风顺。其实从更理性的层面我是反对收储的,虽然从当下的层面来看,用这种方式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社会的负面影响,从而延缓负通胀螺旋的扩散。本质上收储这件事,它内含的逻辑是开发商和居民不再扩张,那么这个措施的目的是做好存量而非扩展增量,更何况这个存量在现在极不划算的租售比和真实需求下显得性价比极低。所以用特别国债去收储,实际上也是拿居民的钱去给棚改后人口大量流出的城市的房子兜底,去给那个时候泡沫阶段继续狂热入场的开发商兜底。这个选择我们无权干涉,只能说在我看来它不是上策,因为客观来讲我们面临两个矛盾,一个是房地产不能再继续下滑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矛盾,另一个是房地产估值过高和既得利益阶层仍然负隅顽抗的矛盾——当然这可以总结为一个矛盾,就是绝大多数地区房地产供给严重过剩,和实际需求严重错配的矛盾。

我丝毫不否认人民群众有刚需和改善的需求存在,人人都想住好房子这丝毫没有问题,而且观察房地产市场这20年,你能说20年前大家是因为想住好房子,所以推动了房价上涨;而现在房地产市场的低迷是因为不想住好房子了?显然这个逻辑是不成立的。过去我曾经下过一个判断,CN房地产的锚定是制造业,CN房价本质上是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估值,卖地的底层逻辑是居民储蓄补贴制造业投资和出口,当然要加上一个大前提,即资本无法自由流动。那么当制造业出口竞争力肉眼可见地边际增速放缓,且消耗居民储蓄以输出通缩、补贴海外的模式逐渐走向临界点后,房价的锚点自然而然会切换到真实需求,可以理解为租售比,也可以理解为房价收入比,当然更简单粗暴地理解是当下的房价对于居民收入来说仍然是过高的,所以得出结论,房地产就算在RMB资产里横向比较,也是最差的那一类资产。这就回到我前文写到过的一组矛盾,既得利益者不会那么轻易放手,尽管房价的下跌并不以“他们不希望”为转移,但他们会使用“货币化”这一招,也就是继续开闸放水。所以后面的会议中,我们会看到货币政策大概率由稳健转为积极,CN仍然会是世界上放水倾向最高的经济体——当一个经济体的有效需求不足后,往往会通过货币化的方式制造财富幻觉。

对于本来就缺乏真实需求的地区,棚改后过度的供给其实是线性外推下的投机盘,烂尾其实是必然,收储也无法创造出增量的需求,只是把债权债务进行了转移,是有形的手接替了无形的手的出清力量,理由是金融系统经不起抵押物的进一步贬值。财政的扩张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扩张的方向如果用于为过去兜底,是接盘老毕登资产,那我觉得可能并非上策。任何一个经济体走出负通胀螺旋的可能性往往来自于补贴年轻人,而不是让年轻人进一步面对就业难问题,以及看看到手的工资后对房价依旧望洋兴叹。每年仍然有大量的应届生进入就业市场,他们的需求则最有可能成为增量需求(结婚、生育、创业),如果锚定他们的需求进行财政补贴和制度改善,使房地产的锚定由储蓄补贴投资和出口变为有效需求,那么房地产周期的重启只是时间问题,但过程中也必然经历阵痛,这也就是日本通过出清掌握财富的老年人实现通胀回升的过程。这个博弈总有人要输,因为市场当下的定价就是不合理的,有人想要维持泡沫,有人想要戳破泡沫;同时鼓励居民加杠杆这个思路本身也没有问题,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通过低利率、低首付等手段只能造成脉冲式的假象,所以地产政策如果仍然集中于推高杠杆,那么对于行业本身和A股,都是只有脉冲式的炒作功能。居民加杠杆的后盾和底气是强有力的社会保障,而社会保障恰好对应的就是有效需求。如果仍然只是简单货币化,那么制造的其实只有财富幻觉以及更大的贫富差距。

知识星球正常运营,记录日常和盘中思考。Join us,一起反诈。另私募基金产品正常开放,年内跑赢业绩基准且实现较好的绝对收益,有激进型和稳健型策略供选择,烦请有兴趣的合格投资者后台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