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有机合成
图片来源:
https://cheminfographic.wordpress.com/2018/11/21/12-kcn-potassium-cyanide-1800s/
氰化钾
【英文名称】Potassium Cyanide
【分子量】65.12
【CA 登录号】[151-50-8]
【结构式】KCN
【物理性质】bp 634 oC,d 1.520 g/cm3。它溶于水、甘油和甲醇。KCN 在水中易分解,水溶液为碱性。
【制备和商品】商品试剂为白色固体粉末或者片状固体。
【注意事项】该试剂具有极强的毒性,吸入、吞食或者皮肤接触渗透均会致死;暴露在空气中会导致人恶心、晕眩、头疼和气喘 (人口服致死量为 2857 μg/kg;兔子经皮肤渗透致死量为 5 mg/kg)。该试剂对空气和水很敏感,应
保存在封闭的干燥容器中。操作时要十分小心,应该在通风橱中进行。使用该试剂时应小心,不要碰到水,因为它接触水后分解生成 HCN 毒性气体。该试剂跟氯酸盐、硝酸盐、三氯化氮和氨水混合会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
一、碳链延长反应
氰化钾 (KCN) 是化学实验室常用的一种试剂,其主要作用在于参与碳链的延长反应,使反应物增加一个碳原子,这在有机合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由卤化烃与氰化钾反应生成腈,使碳链延长 [1,2],KCN 广泛用于此类碳链延长反应中。在与醇 (式 1)[3]、酯、卤化物或醛 (式 2)[4] 等反应中,能提供氰基使碳链延长;在这类反应中可以认为反应物与氰化钾发生了加成反应,通过加成可以合成一些复杂化合物 [5,6]。
有时候氰化钾参与反应,但是产物的碳链不一定延长。如在氰化钾存在下,氨水可以与羧酸酯反应生成异羟肟酸 (式 3)[7]。
二、作为催化剂
氰化钾除了可以作为反应物外,还可以作为催化剂,如它可以催化某些反应形成 C-C 键 (式 4)[8]。
氰化钾与 18-冠醚-6 组成一个催化系统,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可以用于碳-碳键的偶合反应 (式 5)[9],反应机理如式 6 所示。
利用氰化钾作为催化剂也可以用于酰胺键的形成,从而使肽链延长 (式 7)[10]。
卤代烃与 PPh3 反应生成 盐,在 KCN 和重水存在下水解,可以得到高产率的氘代产物 (式 8)[11]。
参考文献
1. Veauthier, J. M.; Carlson, C. N.; Collis, G. E.; Kiplinger, J. L.;Kelvin, D. Synthesis, 2005, 16, 2683.
2. Chiappe, C.; Pieraccini, D.; Saullo, P. J. Org. Chem., 2003, 68,
6710.
3. Siebum, A. H. G.; Tsang, R. K. F.; van der Steen, R.; Raap, J.; Lugtenburg, J. Eur. J. Org. Chem., 2004, 4391.
4. Belokon, Y. N.; Gutnov, A. V.; Moskalenko, M. A.; Yashkina, L. V.; Lesovoy, D. E.; Ikonnikov, N. S.; Larichev, V. S.; North, M. Chem. Commun., 2002, 244.
5. Groselj, U.; Bevk, D.; Jakse, R.; Meden, A.; Recnik, S.; Stanovnik, B.; Svete, J. Synthesis, 2005, 7, 1087.
6. Huang, W.; Song, Y.; Wang, J.; Cao, G.; Zheng, Z. Tetrahedron, 2004, 60, 10469.
7. Ho, C. Y.; Strobel, E.; Ralbovsky, J.; Galemmo, R. A. Jr. J. Org. Chem., 2005, 70, 4873.
8. Mori, T.; Ichikawa, J. Chem. Lett., 2004, 33, 590.
9. Linghu, X.; Bausch, C. C.; Johnson, J. S. J. Am. Chem. Soc.,
2005, 127, 1833.
10. Fueloep, F.; Forro, E.; Toth, G. L. Org. Lett., 2004, 6, 4239.
11. Lee, K. Y.; Na, J. E.; Lee, M. J.; Kim, J. N. Tetrahedron Lett., 2004, 45, 5977.
本文转自:《现代有机合成试剂 —— 性质、制备和反应》,胡跃飞等编著
我们长期为科研用户提供前沿资讯、实验方法、选品推荐等服务,并且组建了 70 多个不同领域的专业交流群,覆盖
PCR、细胞实验、蛋白研究、
神经科学、肿瘤免疫、基因编辑、外泌体、类器官
等领域,定期分享实验干货、文献解读等活动。
添加实验菌企微,回复【】中的序号,即可领取对应的资料包哦~
【2402】国内重点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汇总(60 页)
【2403】2024 最新最全影响因子(20000+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