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雨的精魂!
——第十七届教育研讨会语文专题《雪》
文/李佩玉
2017年12月22日,农历节气“冬至”当天,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第十七届教育研讨会初中语文专场于当日下午两点在学校大阶准时开始,正应了冬至日“岁首”的祥瑞之气!初三语文组四位老师为我们带来了鲁迅先生的经典篇目——《雪》的团队说课以及吴耀华老师的个人教学展示。
精选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方式
首先,樊文峰老师进行“教材分析”:《雪》这篇文章出现在八年级(下)册是学生对鲁迅形象认识的加深;是单元目标“人与社会”板块的代表作品;是文章本身的语言魅力。并据此拟定教学目标:品味鉴赏语言;领略探究鲁迅的情感之美和思想之美。
接着,黄双老师分析学生“学情”:“学习本课对学生的要求”“知识储备的分析”“能力储备的分析”“学生的学习品质分析”以及“学生欠缺的方面”。这个过程解决了“最好的教法就是最适合学情的教法”的问题。黄老师以真实数据为依据,提出了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远低于“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能力”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内容。
吴耀华老师在前两位基础上,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导入、鉴赏、分析、感悟、升华。并做了相应的阐释。
最后,王磊老师高屋建瓴地进行了总结——课堂背后以“主问题驱动式教学”为核心,实现教学的四个维度!团队备课群策群力,最终在备课阶段实现了黎炳晨老师所说的“言语”“思维”“鉴赏”“文化”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接下来,就是吴耀华老师的上课过程了!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完美结合
吴老师带领初二(13)班的同学完成了精彩的献课!
首先,从学生们初一熟悉的鲁迅形象入手,导入《雪》的学习。在初步感受阶段,同学们积极发言,现场热了起来。接着,男女生分角色朗读“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并且自己做了精彩的点评,提出建议,接着自由朗读写雪的片段。
在赏析环节,同学们在吴老师的引导下,妙语迭出,处处迸溅思维的火花!
最后的分析环节,吴老师恰如其分地引入了鲁迅写作《雪》的时代背景,现场瞬间回到了20世纪20年代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仿佛置身于鲁迅先生的艰难境地!同学们陷入了深思,发言也变得沉重而坚决。深入体会了鲁迅先生当时的人生状态,提出了鲁迅要做“孤独的斗士” 的人生选择!
最后大家齐读三次“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震撼全场!
正如黎炳晨老师所称赞的——此课做到了几个回归:回归本原,“守正”比“创新”更重要;回归理性,教学环节设置合理;回归过程,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回归主导,教师主导有巧思!并称赞嘉祥的教研工作是业内的标杆!当然,我们也要追求完美,再接再厉!
在热烈的掌声中,语文组的教研展示圆满结束!
主编:嘉祥锦江中学微信编辑部
本期责编:雷雅洁
本期审稿:蒲静雯 蒋昕宇 李佩玉
欢迎老师、同学们以及亲爱的家长朋友们积极向嘉祥锦江中学微信公众号投稿!
征稿内容:
教师投稿可是教育随笔、治班理念、班级故事、文学作品等;
学生投稿个人原创文学作品即可;
家长投稿可是家校沟通、学生成长等。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