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多多、阿里巴巴、腾讯等都是利用人们的低级趣味赚钱”
◆
“中兴号称自己是个高科技集团,真的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
“很多企业家其实干的是捞一把是一把的事”……
最近,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2018年夏季高峰会”上的这些“语录”,被网友广泛刷屏。
令人肃然起敬的是,相比于一些大佬去亚布力为自己的公司做广告,关于事局往往说两句不咸不淡的漂亮话符合一下大会主题,老俞的演讲可谓是一针见血干货满满。俞敏洪整个演讲行云流水,敢讲话,讲真话,为企业为创业者高屋建瓴,为国家为整个民族献计献策。十分精彩。
以下为在2018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夏季高峰会上的发言。
各位亲爱的朋友:
大家上午好!
刚才刘明康主席讲了那么多的专业经济问题,刚才易省长、樊主席又对中国的企业家进行了一番激励人心的鼓励。
我起了个题目:“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做不动荡的自己”。刚才刘主席的讲话也提到了时代变迁,确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这个时代的动荡,不光是中国,而且是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着让祖国变得更好,都希望自己能发挥更多的力量,同时我们不希望自己沉沦下去,而是能够中流砥柱,为这个时代添砖加瓦,这是我起了这么一个题目的原由。
刚才刘主席已经讲了很多宏观经济的问题,我也弄了一些宏观的东西在里面,这是一个巧合,我要知道刘主席在前面讲这么多宏观,我就不这样准备了,因为他是专业的,我是“江湖”的。但是这个不约而同的相近肯定背后有一个原因,这个原因就是中国的宏观政策、宏观经济已经起到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我们企业家的,至关重要、甚至生死存亡的作用。
❶
,现在这种“放水”(刘主席已经说了)、杠杆作用、四万亿激发企业的活力这样的作用其实真的已经失去了,再往后国家光是加大投资杠杆,不太可能激发中国企业的整体活力。所以现在政府的去杠杆不管多么痛苦,这是一个必经之路了。
我们原来也都知道很多杠杆其实没有用到真正该用的地方,比如民营经济,原来不管是多少万亿,最后都是用于国家的大型项目和盲目投资,最后形成了产能过剩,导致了很多钱花在不该花的地方,而民营经济却拿不到钱,最后饿得嗷嗷叫,死了一批又一批。确实非常地痛苦。很像是你病了本来应该好好养病,对症下药,但是给你吃的都是猛药,让你兴奋,让你感到好像没病。
现在中国的经济,包括民营经济、国有经济在某种程度上都有点病,这种病必须治,你不能等他出了大事再治,现在已经到了十字路口,就像主席讲的一样,现在要治的话就要经历各种痛苦,这种痛苦要熬过去,不光民营经济要熬,政府也要同舟共济一起熬。只要我们活着,保证我们的企业不死,未来就会等待更好的机会。
❷
,我觉得现在的问题,是各级政府手里没钱了,我也有一些政府朋友,常常跟市委书记、市长一聊,政府少则是一百多亿的银行贷款,多的是上千亿。政府拿银行的钱,还有卖土地的钱进行各种各样的投资、基础设施等等,但是现在政府手里确实没有太多的钱了,欠的债太多。
政府的行政花费是巨大的,大家知道中国平均大概20多人养一个公务员,所以他就必须要有钱,有钱就要从民间取钱。但是民间的钱现在也不多,大部分的企业在生死边缘上,利润越来越少,甚至收入越来越少,现在出口受限制,民间的消费力量,刚才看到了消费指数也在急剧下降。
前两天我还看到一个文章,说北京的小青年原来都可以装装逼,到各种高档场合去消费消费,现在这些人只能到各种场合去坐一坐不花钱,最后再回到在农村地区的房子里去蜗居。出口和内需都拉动不了企业发展。
前一阶段企业家蒋锡培在一次政府的会上反复陈述要减税,主要是强调两个方面减税,企业的减税,还有是社保基数的下调,因为他认为这两个东西导致企业负担过重。我们发现政府的减税政策是有的,但是在企业方面反而感觉交了更多的钱,好像是财政收入去年增加了10%吧?比GDP的增长要高,这个财政收入应该大部分来自企业,意味着企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向国家缴纳的钱更多。
政府没钱,企业艰难,这样下去的话可能循环危机就会出现,政府和企业没钱,也还不起银行的钱,银行的坏账越来越多,银行不再给企业有贷款的能力,企业也不愿意贷款,因为贷完款产品卖不出去,拿了钱不知道怎么花,最后有可能随着各种各样的情况出现,企业出现倒闭,引起失业大军,房地产泡沫破裂,引起社会动荡。这是大家最担心的,希望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❸
,市场经济缺乏活力。企业在十几年间不断从政府看得见的手注入几万亿投资后,企业和社会都已经没有了自我蜕变和造血的能力。我们现在大量企业出了问题,都不会去想我这个企业怎么想办法让它更有活力,怎样创新,怎么样自我生存,而是指望着政府出一个什么样的新的支持政策,能让企业活起来。这个很像是我们从小养孩子,一直给孩子又喂饭,又给他安排各种各样的服务,长大了突然发现他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企业指望政府的支持,政府也希望帮助企业,我们看到政府出的一系列的政策都是希望解决民营经济的活力,解决中国经济的分配问题,但是中国出了一个怪现象,这个怪现象是什么呢?越有问题政府越管,但是越管企业越缺乏自我造血能力,政府也手足无措,一会放水一会监管,而且一监管就是一刀切。这段时间我们中国出现的问题,P2P当初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紧接着一刀切,所有P2P好像都变成了违法企业,最后涉及到上亿人或多或少受到损失,但是不监管好像也不行。
这两天有朋友来问我老俞有没有余钱,我说为什么要余钱?他说个人股票抵押到了银行,贷款了,但是现在股市不好,这样的话,股票就要被平仓了,所以为了避免平仓你借点钱给我。当初政策允许企业家用股票到银行抵押贷款,继续企业的发展,现在好像又不让股票质押了。
教育领域这两天也倍受关注,国务院在上个礼拜的时候出了规范教育培训机构发展的文件,恨不得一天之内把教育培训领域的混乱局面掰回来。政策的用心是好的,希望执行过程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让企业有合理调整的机会。
❹
,在外部,最近贸易战已经看得很清楚。贸易战不是特朗普的事情,而是中国崛起以后变成第二大经济体以后,美国霸主地位受到影响必然产生的结果。所以美帝亡我之心从来没死过,他也见不得中国好,有点比他们好的地方他们就一定会折腾。
美国对于中国的这一次制裁政策几乎是出奇的一致,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不管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回到了冷战的思维。美国在军事上的投入,还要造新的航空母舰,倒过来要么是逼迫中国在军事上彻底放弃,要么中国把大量的钱投入到军事中去,造出跟美国对抗的各种军事设施来,这个毫无疑问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考验。放弃了,国家没有安全感,不放弃,我们的钱就没法投入到经济,而得投入到国防中去。这种感觉就是美国人的冷战思维把中国又带入了一个漩涡。
中国现在确实没有强大到和美帝真正抗衡的实力,所以常常受夹板气,政府受夹板气,企业跟着一起受夹板气,因为贸易战的最后结果是中国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受害。更加要命的是中国一些高科技企业习惯了依靠美国的技术,在科技研发中的投入十分不足,所以中国企业在科技领先方面超越美国,还有待时日。
但是中国经济依然会继续发展。继续发展我有四个理由,我这里用了四个词:有人可用、有策可依、有圈可点、有技可发。
❶
,中国人民是极具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只要给点阳光就灿烂。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只发挥了30-40%,在座的都是企业家,你做企业的时候真的无所顾忌投入了吗?投入所有为你的企业发展努力了吗?大家在投入的同时会有些担忧,担忧政策的不确定性。所以政府应该努力创造一个让企业家全情投入的环境。中国人才池很大,近十几年中国大学的扩招以及中国每年五六十万留学生,这样的人才池还没充分用起来。真把这些人百分之百放心用起来,我觉得中国至少还有30-40%的经济增量。人才是最宝贵的东西。
❷
,政府手里还有牌,这个牌不是再刺激几万亿,不是过分监管,而是给出和落实保护和鼓励企业家精神的法规和政策。如何保护企业家?如何保护企业家的创新热情?如何为企业家开道铺路创造方便,这应该变成政府的核心思维。而且这个思维直接涉及观念的改变,思想的改变。
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最高层领导支持市场经济改革的思想往往是对的,但是下面执行的时候却往往跑偏。刚才有的企业家还在讨论休谟的现代文明三原则。休谟是乾隆同时代的人,这三个原则是:财产的稳定占有,经同意的转让,遵守契约。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让企业家感到安全,这个安全是对于财产的安全、对于人生的安全、对于企业发展的安全,这是政府必须要做的事情,民间自身是做不到的。
各级政府应该勒紧裤腰带,先过一段时间苦日子,让企业家先把财富创造出来,就像过去40年,让企业家先把财富创造出来,再想办法鼓励企业家更多地贡献给社会。企业家手里没钱了,政府就拿不到钱。企业家不富有、人民不富有,国家怎么可以富有呢?真的应该让政府小起来,让更多的政府领导下海创业。我发现中国真正能创业成功的人很多是有着政府经验的人。鼓励政府里有经营头脑的人出来创业,同时还能减少政府行政开支,把钱用在老百姓身上。所以李克强总理说了:要让人民和企业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
❸
,世界已经形成了互相依存的关系,美帝怎么折腾,世界都离不开中国,中国也离不开世界。我们要做的是让中国的产品如何让世界认可。这里面中国有两大优势,第一是中国的制造业毫无疑问,尽管没有赶上德国的4.0,但是中国的制造业现在依然是全世界最大的;另外中国的市场,不管是对外市场还是中国内部市场依然是全世界最巨大的。同时,一定要让中国人更加让世界信任。现在所出的问题是,包括这次的美国贸易战的起因,当然这个起因只是一个说法,就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对于WTO的一些规矩没有及时地遵循带来的结果。要加入世界经济就要遵循世界规矩,遵循世界规矩就要取得世界信任,取得世界信任交易成本就会下降,交易成本下降中国企业的活路就会多出无数条来。
❹
,科技会改变世界,我们的科技整体水平是落后的,包括基础科技的研发,但我们的科技应用水平确实并不落后。不过,我们科技应用水平通常做得不太好,在基础科技方面整体提升投入也不够。未来科技的应用不仅仅是对国内。我们科技应用,大多数国内互联网公司做的都是国内的生意,而且都是做的和人们的物质欲望和交流欲望相关的生意。像阿里巴巴和腾讯这样的大公司,一定要更多地走向世界,创造出真正影响全世界的科技产品来。中国的科技公司,真正升级为世界重要的经济体才是重要的。人工智能等的发展,极有可能催生出世界级别的产品来。中国有大数据的优势,人工智能基于的是大数据,但是到底能不能起来就看企业家的高度如何了。如果高度不够,依然只想着满足老百姓的简单需求,那中国科技赶超世界还会遥遥无期。
这四点我认为是中国经济能够继续发展的原因,但是到底能不能做到要看政府和企业家的共同努力。
论坛的主题叫做“不忘初心再出发”,所以再用几分钟讲一下,中国经济和企业家该如何再出发,结一下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