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豆瓣电影
发现好电影,分享看电影的乐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焦DeepFocus  ·  从影史最好的女导演,到今年最好的女导演 ·  昨天  
豆瓣电影  ·  韩剧女主角的秋天,少不了它! ·  2 天前  
Mtime时光网  ·  片子票房太糊,「撤档」就能解决问题吗?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豆瓣电影

2016年恐怖片回顾

豆瓣电影  · 公众号  · 电影  · 2016-12-27 18:19

正文

本文来自豆瓣用户LeungChanXXX的日记

几乎囊括了2016年各国家的优质恐怖片




上半年篇


几个月前借着豆瓣朋友举办的南瓜奇幻电影节的评委这个契机,对2015年的恐怖电影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和赏析,总体来说过去的一年是恐怖电影表现有点差强人意的一年,除了口碑极佳并且稳居各大恐怖电影榜首的复古恐怖片《它在身后》,创意十足的恶搞型喜剧恐怖电影《幸存的女孩》,还有在美工视效方面获得极高评价的《猩红山峰》,以及卷土重来的奈特·沙马兰的伪记录恐怖片《探访惊魂》以外,能吸引大众目光的不多,另外在比较小众的恐怖电影当中,私人偏爱的也就只有浪漫与吊诡并存的《爱在初春惊变时》和亚当·格林充满怪物情结的《挖骨髓》。虽然去年诸如《咒怨:完结篇》《潜伏3》《鬼影实录5:鬼次元》《险恶2》《异形魔怪5:血脉》《我唾弃你的坟墓3:复仇在我》之类的恐怖电影续作在数量上来个了大爆发,但在质量上却不太可观。


所以相比于去年而言,今年可以说迎来了恐怖电影的丰收年。比如年初在圣丹斯电影节口碑爆棚的《女巫》,拿下了这届的最佳导演奖。它的优点太多,阴冷的色调、讲究的摄影、精致的构图、焦躁的配乐以及众多女巫相关的宗教隐喻元素等都在为电影这种原生态的未知恐惧感增添了更浓郁的神秘色彩。


《女巫》


随后的《科洛弗道10号》尽管主体上还是一部心理惊悚的密室电影,但由始至终渲染的末日背景以及结尾十五分钟的变奏或多或少延续了八年前的Cloverfield余惊,富有张力的紧凑剧情和元素糅杂产生的反转都是不少观众们惊喜的地方,当然这种类型片混搭的方式并不是人人都买账。


《科洛弗道10号》


万众瞩目的《招魂2》前段时间也放出了资源,温子仁数年以来都备受赞誉,他的作品也无需多言。虽然相比于首部还是逊色了些,但电影说到底还是属于温导的正常发挥,惊吓效果依旧出色,制作水准出类拔萃,无可挑剔的流畅运镜也让我们看到他在技术上的娴熟进步。


《招魂2》


《孤儿怨》导演佐米·希尔拉今年的新作《鲨滩》作为一部低成本恐怖片能够登陆国内影院也是一件幸事。导演继续保持自己游刃有余的惊悚片手法并成功营造出《大白鲨》式的惊心动魄,节奏与情绪都松弛得当,人鲨斗智斗勇非常精彩,每一处鲨口脱险的情节也看得绷紧神经,此外还加入了赏心悦目的风光与秀色可餐的身材,从而使电影在观赏性方面增色不少。其实抛开这些不谈,光是电影中的惊涛骇浪就能戳中不少深海恐惧症患者的神经(比如我)。


《鲨滩》


了解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的人都知道,视听上的奢华虚浮一贯是他非常私人化的电影风格,这次的《霓虹恶魔》也不例外,在导演非常钟情的电子乐、霓虹光与闪烁灯的辅助下,血腥与病态都散发出独特的邪魅迷幻感,色彩与摄影都迷人到极致,部分观感有点像前年同样诡魅无比的《皮囊之下》,不过除了这些视觉上的享受以外,剧本比较单调,这也导致了评价出现两极化的现象。但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今年恐怖片里独树一帜的一部,喜欢或讨厌就取决个人口味了。


《霓虹恶魔》


恐怖片导演迈克·弗拉纳根今年带来了两部新作:《梦醒之前》和《无声夜》,前者讲述领养的孩子拥有梦境变成现实的能力的故事,后者讲述聋哑女主角遇到入室劫犯展开自救的故事。从两者的剧情设定来看,电影的概念还是非常有创意和看点的,但从实际评价来看却只属于中等或者稍稍偏上的水平。《梦醒之前》无论是恐怖桥段还是感情戏码都谈不上精彩,所以整部电影下来或许只有凭借《房间》一炮而红的童星雅各布·特伦布莱富有灵气的表演才是最大的亮点了。


《梦醒之前》


《无声夜》就个人而言其实会好一些,在低成本与局限空间的前提下,电影的节奏与氛围都把握得不错,而女性角色困兽犹斗的设定本来就算是恐怖电影里屡试不爽的模式,因为观众期待看到手无缚鸡之力的角色是如何实现逆袭的,更何况该片的女主角还要克服感官上的障碍,自然多了不少看点,但可惜剧情如果要深究起来还是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再加上九十年代早已有同类题材的《无声言证》《盲女七十二小时》这些珠玉在前,《无声夜》就被比下去了。不过,我们还是可以继续对迈克·弗拉纳根导演抱有期待,毕竟他的前作《鬼遮眼》算是比较惊喜的恐怖佳作。


《无声夜》


说到今年比较优秀的短片拼盘分段式恐怖片,大部分人第一反应估计是年初的《一路向南》,它的创作团队来自前几年将伪记录分段式恐怖片推向一个新高度的《致命录像带》。八十年代质感、复古电子配乐、惊艳的亡灵形象以及致敬的元素都是值得称赞的地方,犯罪、悬疑、血腥、邪教、魔幻等恐怖元素大杂烩,总有一款合你口味。每个故事保持着自身独立风格的同时,还保持着环环相扣的联系性,虽然在衔接上似乎有点勉强,但始末循环的设定还是花了心思,把因果宿命的道理讲得深刻。


《一路向南》


相比之下,另一部分段式恐怖片《恐怖假日》在关注度上就显得比较惨淡了。它根据西方的不同节日拍成不同的恐怖短片,整体来说还是比较有创意,当中有凑数也有认真,有恶趣味也有文艺范,反正剧本的参差不齐依旧是每部分段式恐怖片的最大问题,包括今年的《26种死法2.5:M号档案》亦是如此,这次改为26部以M为首字母标题的几分钟恐怖短片拼盘,有些非常业余,但好几个直奔高潮桥段的短片颇有电影质感和能够拍成长片的潜能。


《恐怖假日》


《26种死法2.5:M号档案》


近年来关于社交网络题材的恐怖片在形式上有了创新之处,比如去年的《解除好友》就是整部电影都通过视频视角将所有内容展现在一个电脑屏幕上。今年的《好友请求》虽然没能延续这种新颖形式,但内容却有着前者的网络怪谈风格,剧情设定也有相似之处。虽然最后落入草率收尾的俗套窠臼实在可惜,但黑屏反光形成的黑镜诅咒与黄蜂缠绕的恶灵都是惊喜点,并且不得不承认有几处jump scares确实奏效。不过对社交网络安全隐患的反映,还不如《梅根失踪》和《巢穴》这两部同样也是以网络摄像头的方式呈现的伪纪录恐怖片来得深刻。


《好友请求》


亚洲恐怖电影一向由日韩挑起大梁,尽管泰国恐怖电影在某段时期内以令人惊喜之势雨后春笋般涌现,但近几年都处于低迷状态,很显然巅峰时期已经暂时成为过去式。韩国今年的表现就十分出色,比如朴赞郁的《小姐》与罗泓轸的《哭声》就先后杀入戛纳电影节,前者更是进入了主竞赛单元,当然它在类型上更偏向悬疑犯罪。可能是因为外界的好评和两位导演优秀的前作拉高了不少期待值,当电影真正呈现在国内观众面前时,得到的评价大部分都在反映着一个问题:韩国目前炙手可热的两位导演这次失手了。


《小姐》


其实从视听语言上来看,两部作品都是成功的,《小姐》交织着朴赞郁独特的东方美学艺术风格和暴力性爱等黑暗元素,《哭声》则杂糅了韩式悬疑犯罪和本土巫教与乡野鬼怪等超现实奇幻元素,不过饱受诟病的剧本才是观众耿耿于怀的地方。但是也不乏少数恐怖影迷会喜欢,至少这两部电影我是都给出了好评的。


《哭声》


然而,韩国恐怖电影在今年戛纳还有一匹黑马,那就是灾难惊悚片《釜山行》。虽然只入选了午夜展映单元,但按照目前评价来看,《釜山行》已然超越《小姐》与《哭声》,成为今年恐怖影迷们最大的惊喜。韩国恐怖电影一直以来总是在学习与创新,比如今年的《恐怖故事3》虽然不尽人意,但将科幻与恐怖两种元素结合是一次不错的尝试,而《釜山行》则将好莱坞的丧尸电影模式都照搬了过来,完成度还是蛮高的。前段时间在香港看了提前点映之后便毫不犹豫地给出了四星,观感非常过瘾,节奏快,角色设定形象饱满。群尸涌现场面能媲美《僵尸世界大战》,行动与感染速度甚至赶得上《惊变28周》的级别,每段丧尸追逐戏都能看得手心出汗。虽然不免有些烂俗桥段与逻辑问题,但整体而言无伤大雅,并且煽情的地方甚至把我旁边的观众都煽哭了,当然故事核心还是人性刻画与反思。据目前了解,《釜山行》已暂夺今年韩国电影最高票房,在全球范围内也是票房井喷,媒体和观众评分也很高。


《釜山行》


再说说日本,无论是三池崇史的《火星异种》还是亮相柏林电影节的黑泽清新作《毛骨悚然》,都得到了比较一般的评价,最受大家关注的可能是那部《贞子大战伽椰子》,两大日本恐怖电影icon齐聚一堂可谓是吊足了影迷胃口,但终究还是带有点玩票性质在里边。此外,日本人乐此不疲的伪记录灵异题材电影也仍旧一出再出,比如从零二年开启的《被诅咒的录像带》系列在今年也出到了第66部,但这些题材出再多也好,灵异爱好者都难免看出了套路。


《贞子大战伽椰子》


《残秽,不可以住的房间》是今年日本恐怖片里的典范,但要先提一下它的番外电影《鬼谈百景》,两者皆改编自日本灵异推理女作家小野不由美的小说,最大的优点就是都非常忠于原著。《鬼谈百景》类似于《怪谈新耳袋》,由十个日式怪谈短片组成,每个故事都用一种蜻蜓点水的叙述方式呈现一段细思极恐的日常经历,但正片皆是引子,后劲才最可怕,恰到好处的收尾更有回味空间,有几个故事在气氛与惊吓度上做得的确不错。由于每个故事都直奔核心情节,观众无法找到解释,也不了解前因后果,但就是这种比较模糊不定的状态反而更添一层神秘感与真实感,这才是最接近都市怪谈的本质:越是生活化,越能直指内心。


《鬼谈百景》


相比于《鬼谈百景》的点到即止,《残秽,不可以住的房间》便不止于单纯的灵异事件呈现,而是由不经意的摩擦声开始年代递减式地追本溯源,各种不同现象的灵异怪谈交织在一起并直指某种同根性。它没有玩廉价的惊吓,也没有骤然的音效,更没有强烈冲击的画面,仅是四平八稳地以探索考据的结构把真相娓娓道来,氛围惊悚诡异,叙事条理沉稳,恐怖细节处理得不错,这种来源真实生活的恐惧感随着剧情的推动慢慢渗入观众内心,到最后让人背脊一阵发凉。尽管电影的叙事风格在很多人看来平淡如水,但也不妨碍它在今年将会被列入不少恐怖影迷心目中的年度榜单之一。


《残秽,不可以住的房间》


在拾遗上半年的冷门恐怖片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作品值得在这里提及,《松树街的那幢房子》就是一部较为心水、颇为出色的心理恐怖片,剧情讲述怀孕的女主角与丈夫搬来一间闹鬼的房子,但这种灵异现象似乎只有女主角才发现。导演Keeling两兄弟对于人物情绪、镜头感与整体氛围都拿捏得相当不错,沉稳内敛的冷调风格如同去年同样被低估/忽视的《我们依然在这》,当然电影中的恐惧感主要还是来源于角色心理而非视觉上的冲击,所以这种仿似缇·威斯特上身的老派惊悚如今似乎不太讨喜,但是对传统鬼屋和心理惊悚电影情有独钟的朋友不妨一看。


《松树街的那幢房子》


还有一颗惊喜遗珠《恐吓运动》同样也是两兄弟导演的作品,他们的前作《尸骨化肥》一定程度上延续了《狼溪》的澳洲恐怖片血腥风格和传承了《双宝斗恶魔》的戏谑娱乐精神,但实际效果一般。而这部《恐吓运动》好得多,电影讲述了恐怖真人秀节目遇上杀人狂嘉宾的故事,节奏紧凑,故事新奇,在沿用简单粗暴的美式虐杀模式的同时还借用真人秀恐怖节目直播的形式讽刺了一把现今廉价恐怖片的伎俩,更有提及当今网络社会比较骇人听闻的Deep Web事件,不过最大的亮点在于短短八十分钟的片长就反转了五次的剧情,防不胜防。有点意外的是今年上海电影节居然有上映过这部电影。


《恐吓运动》


《尖叫屋大屠杀》其实并没有达到一个很值得推荐的程度,但还是想在这里说一下,大概是因为自己很久没有放宽心地去看一部B级片了,所以在观影过程中找回了当初看满月和特罗马公司的粗糙作品里那份非常纯粹的恶趣味。有时候适当地低俗一下也不是什么坏事,更何况这部电影的娱乐性还算可以,属于恐怖片迷消遣时间过把瘾的一个好选择。它的剧情很简单,就是一群杀人狂聚在一起对一帮鲜肉青年大开杀戒,而各具特色的杀手形象我们也不难从诸如《魔鬼牙医》、《德州电锯杀人狂》、《汉尼拔》之类的经典恐怖片中找到原型。另外《猛鬼街》的恐怖ICON Freddy扮演者罗伯特·英格兰德也在里面客串了一下。


《尖叫屋大屠杀》


最后再提几部由于个人口味差异与鉴赏水平高低,私人观感比较失望,但却很有可能深受部分影迷偏爱的恐怖片,比如邪典神秘风格浓郁的土耳其恐怖片《巴斯金》在制作方面还是蛮优良的,还有不安情绪在沉稳与诡异的气氛中慢慢发酵的心理惊悚片《复仇盛宴》,以及国外评价极好的反类型犯罪恐怖片《绿色房间》作为安东·叶利钦的遗作之一也不应该被忽视。


《巴斯金》



下半年篇


八月底的时候已经整理过一篇《2016上半年恐怖片回顾》,那么出于善始善终的心态,以及有不少网友也希望能够有那么一份片单能够供他们按图索骥去拾遗和总结,因此还是争取在忙得焦头烂额的年底抽空把下半年里表现好的、与预期有误差的和值得一提的较冷门作品整合到一起。当然因为阅片量有限,再加上个人口味偏好和资源流出的滞后性等原因,也难免会有些作品无意遗漏或有意忽视,比如说上半年的文章里并没有提及《关灯后》,一方面是因为没来得及看,另一方面是参考了朋友与外界评价之后觉得并没有达到一个值得推荐的地步,因此最后决定不放上来说,不过不可否认它确实是恐怖片当中的热门话题;再比如《贞子大战伽椰子》实际是下半年才出的资源,但现在看来也没有回头聊的必要。


《屏住呼吸》作为下半年个人第一部打上满分的恐怖片,自然想先放到首位聊聊。从当初放出预告片开始,再到国外影评人的各种赞扬,到最后总算等到资源并观看结束的整个过程当中,我的期待值与实际观感基本上是保持高度一致的。抛开大家介怀的善恶道德模糊问题不谈,观影过程中情绪就像过山车一样随着情节的多次反转上下剧烈起伏,再加上本身密闭空间内的猫鼠游戏剧情设定正中下怀,以及影片紧张的节奏把握与惊悚的氛围营造都能够真正做到令人手心出汗且跟着角色一起屏住呼吸,还有整个电影的镜头调度与剪辑配乐都是水准之上的发挥,使得看完之后我只能词穷地打下两个字:过瘾。


《屏住呼吸》


同样是密室空间困兽之斗的题材,在《夜魔》和《藏品》取得不错反响的基础之上,马库斯·邓斯坦第三次与乔什·斯图沃特合作,带来了牛刀小试之作《致命邻居》。之所以是“牛刀小试”,是因为相比于他的前作而言,《致命邻居》算是低成本小格局叙事,且少了他当初在《电锯惊魂》系列里情有独钟的、让人眼前一亮的机关情结,而从剧情的设定与风格、节奏的出色把握、密闭空间内的明暗藏匿与反杀戏以及角色的困境与功能来看,都可以当作是“夜魔”系列的一次延续。


《致命邻居》


《追击巨怪》的挪威导演André Øvredal今年带来的《尸检无名女尸》也是下半年恐怖片里个人比较满意的一次发挥,在多伦多电影节上映时便获得了不错的评价。故事以尸检过程发生的一系列反常现象为独特角度展开,节奏与配乐都控制得当,很好地利用了地下验尸房的局限密闭空间,既有惊悚又有悬疑解谜的成分。最主要的是,它摆脱了以往欧美恐怖片一贯的视觉刺激或者廉价惊吓,主要恐怖氛围营造完全是一次寓动于静的日式手法主导,比如说通过愈刮愈烈的室外风暴与不断逼近的铃铛声旁敲侧击地预示危险到来,可以说老套但行之有效,可惜电影并没有将这种无形恐惧持续到底,直面呈现的鬼怪形象反而令氛围打折扣,全程留白或许效果更好。


《尸检无名女尸》


英国拍的伊朗语恐怖片《阴影之下》同样取得了不错的口碑,电影当中母女互动设定与沉稳克制的心理惊悚氛围很像前年的《巴巴杜》,未见鬼怪却时刻笼罩在不安的情绪当中,这种视听体验倒是特别新鲜。黑暗中响起警报,胶带贴住裂缝,风声越刮越响,这种如影随形的未知恐惧也在隐喻着所处环境的精神压迫:两伊战争时期动荡的时局与国内传统规则对女性的束缚。真正可怕的反倒不是鬼魂作祟,而是政治时局与战争风压下脆弱灵魂被碾压得无所适从。


《阴影之下》


《母亲的双眼》是一次非常风格化的发挥,故事可以简单概括为孤立边缘少女的病态成长史,但电影取胜之处主要在于视觉风格方面的成功,比如摄影的精致与构图的讲究,还有突然中止的剪辑方式也迂回地表现出某种程度上的残忍,以及全片黑白影像的处理一方面淡化了血腥暴力元素的直面展示,另一方面也为电影本身压抑寂寥的氛围更添一层阴冷,使得整体不适的观感情绪反而愈加强烈。可惜剧本终究只是服务于视觉呈现而导致电影没有其他方面的深挖和刻画,但作为处女作还是可以看到导演的才华。


《母亲的双眼》


《我不是连环杀手》是今年容易错过的一部恐怖佳作。小镇命案奇谈,再加上通过青少年的视角来窥视与暗斗连环杀手,这两点令电影看上去有些八十年代,只是不清楚技术层面的粗糙到底是成本有限还是有意而为,一方面稍显生疏的镜头感可能会有些出戏,另一方面这种粗糙搭配着欧式冷峻感,似乎又带点低成本独立电影的味道。电影从开篇的心理惊悚转向后面另一种惊悚元素的加入完全没料到,而男主的weirdo性格估计代表了一批恐怖影迷的童年。


《我不是连环杀手》


其实“鲨鱼”在某种意义上也能够算作是恐怖片的经典icon之一,今年有两部关于鲨鱼的恐怖片表现不俗——当然我说的绝不是《鲨卷风4:四度觉醒》。之前的文章提过海面求生的《鲨滩》,于是下半年的《深海逃生》干脆直接把故事丢进了47米的深海当中,虽然相比前者可能少了几分观赏性与精致性,但却多了不少惊险度与绝望感,角色除了要面临黑暗海底的鲨群威胁,还要克服氧气不足、减压症、氮中毒等问题以及承受极端环境下孤立无援的心理考验,作为观众我们还能深刻体会到在这种深海极端环境下人类的渺小与无力,这才真正是深海恐惧症+密闭恐惧症患者的一次观影挑战,其中主视角切换的深海悬崖戏和照明弹闪出周围鲨群围绕的桥段看得我心脏一紧。


《深海逃生》


雷德利·斯科特的儿子卢克·斯科特今年推出了他的科幻惊悚处女作《摩根》,初看预告时倒有几分惊喜,但实际成品出来却不是一个足够吸引人的的故事,勉强及格,只能说技术层面的处理比较满意,而在豪华的卡司阵容里,演过女巫的安雅·泰勒-乔伊这次演人造人,表演各有惊喜之处,是个值得持续关注的突破演员;主要想说的是同期流出资源的另一部《爱宠》,因其低调的宣传和个人零期待值反而产生了意外的惊喜感,非常规的剧本蛮有意思,套路基础上的反套路——你可能认为只是常规的密室虐杀或者女性逃生题材,那请务必看到电影过半之后再下定论;剧情的反转设置与张力都得益于两位角色精彩的心理博弈戏。当然故事本身的硬伤比较明显,但却是一次不俗的发挥。


《爱宠》


欧美丧尸电影的层出不穷,或许已经消耗了大部分观众的耐心与期待,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刑柱之地》其实今年出了第二部。在这个丧尸题材趋于疲软状态的时期,《天赐之女》的出现似乎带来了一丝新的迹象。电影根据同名畅销小说改编,讲述在未来的末日时期,大部分人类被某种菌体感染而变成丧尸,一群对病毒免疫而奇迹幸存的孩子被科学家当作实验对象,以研究拯救人类的疫苗。然而在一次军事基地被丧尸攻陷之后,幸存者把希望寄托在其中一位智商超群、具有特殊能力的小女孩身上。尽管剧本在逻辑性方面好像不太有说服力,但电影在国外依旧获得较不错的评价,独特的设定与角色的表演成为观众主要赞叹的地方。


《天赐之女》


近几年恐怖片的复古回潮现象似乎成为了一种趋势,先不谈电影质量,只针对这种现象,今年有几部怀旧恐怖片不再只是搞搞电音、玩玩致敬而已了,就拿迈克·弗拉纳根的《死亡占卜2:恶灵始源》来说,他在尝试了几次比较新奇概念以后回归传统,无论是七八十年代片头字幕字体与呈现方式,还是同框对焦不同景深的老片常用镜头技法,甚至是在画面上有意而为的胶片记号黑点痕迹,都看得出在形式上营造老派风格的心思所在。


《死亡占卜2:恶灵始源》的复古片头


再比如,今年的《爱之女巫》更是把古典质感的还原做到了极致,老派的叙事节奏、典雅复古的场设、故作过火的表演方式、浓重艳丽的妆容、邪典异常的风格,还有配乐与胶片拍摄等等,除了导演可能为了制造幽默而加入的现代汽车与智能手机元素以外,其余通篇都是70年代意式Giallo电影的完美回魂。我在想,是否可以大胆地将“复古恐怖片”(Retro-styled Horror)也作为恐怖片的一种子类型划分了呢?


《爱之女巫》


带着这个想法,在拾遗一些冷门作品的时候,竟然又发现了两部同样做足怀旧元素的恐怖作品。《玩进鬼门关》虽然因为导演生疏的执行力与匮乏的想象力导致最终不是一部质量合格的作品,但惊喜的是电影当中不少颇见心思的八十年代恐怖片标志性元素的注入,比如VHS录像店与海报、闯关桌游与老派故事线、邪烟魅光,以及巴巴拉·克兰普顿的参演,处女作便可瞥见这些影迷趣味和心思,或许我们仍能关注导演下一次发挥。


《玩进鬼门关》


此外,还有一部《抗生》也值得在这里提及一下。尽管故事不奇,且老派元素的注入只有一瞥,但对我而言却足够惊喜。除了有柯南伯格式的“肢体恐怖片”(Body Horror)的影子以外,还有几分弗兰克·亨南洛特的味道,比如他作品里的粉色体液(《科学怪妓》)、怪物造型风格(《脑残》)和畸形怪胎元素(《篮子里的恶魔》)都可在《抗生》中短暂的高潮桥段里窥见。


《抗生》


亚洲方面,上半年的《釜山行》以力压群芳之势抢走了韩国恐怖片的话题热点,于是下半年日本也不甘示弱,交出了几部作品可以在这里提一下。黑泽清在上半年带着自己神秘主义+寓言体风格的《毛骨悚然》进入柏林电影节可能还没过瘾,下半年又带着自己执导的第一部外语电影《暗房秘密》来到多伦多电影节,电影中关于生与死、灵与爱的探讨似乎又是去年《岸边之旅》的一次延续,而法式美学与日式怪谈的融合也彰显出独特的黑泽清风格,但综合了一下外界评价来看,终究还是中规中矩的发挥。不过作为当初能拍得出《X圣治》和《回路》这些佳作的导演,我们还是可以继续对他抱有期望。


《暗房秘密》


此外,还有两部漫改恐怖片其实在上半年就已经上映了,不过资源下半年才流出而已。一部是《少女椿》,熟悉丸尾末广的人都非常清楚漫画原作那种畸态与怪诞的极端风格,后来由此改编成的动画也并不逊色,不过如今要打破二次元墙拍成电影显然是一次拙劣糟糕的发挥;另一部《请叫我英雄》相比之下改编得要好很多,整体大概算是中等发挥。既然是漫改,那宅男式的英雄主义设定自然免不了中二和热血,还有日式独特风格的奇脑洞和冷幽默,以及恶趣味,当然血浆也是很足本。其实光是冲着长泽雅美就已经吸引了不少日影粉。


《请叫我英雄》


泰国从好几年前开始便持续处于低迷期,今年基本没有一部算得上是合格的作品,但可能是我个人对泰国恐怖片始终有着自己的执念,觉得它不管怎么说也不应该成为众多恐怖片当中缺席的一员,毕竟也曾有过一段能在亚洲恐怖片里独当一面的辉煌过往。既然今年非要提及一下的话,按资源流出时间来划分,除了上半年的《我的鬼学长》当中的“爆米花鬼”吓到了一大批密集恐惧症患者而在微博稍微火过一把之外,下半年的代表作品便是你们泰国男神马里奥的《带我回家》了。


《我的鬼学长》


老实说,这部电影我同样不满意,各种缺点都非常明显,但最起码它出现了一些令人惊喜的迹象。说到导演罗宁·提姆可能有些人觉得陌生,但如果提到他的代表作《邪降:恶魔的艺术》或《致命切割》估计就恍然大悟了,当然要指望《带我回家》能达到前两部的高度显然不可能,但在电影当中不难发现许多能勾起以往泰国恐怖片回忆的熟悉桥段,比如虚实交替的多线叙事风格很像《鬼肢解》,鬼宅与亲情的设定又像《怨鬼之家》,泰国传统孔剧元素的诡异化融入也曾在《三更之轮回》出现过,上吊垂死挣扎情节仿似《厉鬼将映》,类似快门闪光时的鬼魂逼近也仿佛找回《鬼影》的感觉。虽然这是导演的失手之作,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至少比同年的《11 12 13 至死不渝》这种通篇烂俗老梗还能玩的不亦乐乎的泛滥分段式恐怖片要好。


《带我回家》


欧美恐怖片向来都是作为恐怖片的主流而被影迷热议,但无论再热也好,恐怕下半年最为观众翘首期盼的话题电影还是要属我们本土的《中邪》,一来是因为有幸提前观看的影评人的大力鼓捧引来不少恐影迷或非恐影迷,都很好奇这部被称为“国产恐怖片的希望”的电影到底是什么来头,二来就是因为《中邪》虽说已经有了2017年的公映计划,但在不少影迷小圈子里其实早已私传着试映版的资源,这种隐秘性更为这部电影增添了一层高深莫测的印象。


《中邪》


其实我也想过这种饥饿营销的方式会不会过头而出现捧杀的现象,但实则不然,至少有很多方面我是真的比较心水,比如电影一开始便把摇卦算命、驱邪破煞、地府小鬼、还人抵命等等民间神鬼迷信风俗相关的忌讳性话题作为国产恐怖片本该有的地道元素以稀缺已久的姿态呈现出来,此外,几段足够有效的、富有临场感的伪纪录恐怖氛围营造精准地还原了对夜间乡野的不安神秘感,而电影本身粗糙低劣的风格也令影迷看到低成本独立恐怖片其实在国内也是存在可能的。即使电影受限于国内审查制度而做出了一些妥协,但总体来说完整度可以。


电影主要恐怖情节都是围绕这条红灯笼走廊发生


其实还有些许作品因为低于预期或个人不喜所以没有在上文展开来说,那在这里集中简单提一下好了。比如Phantasm影迷等了几年的《鬼追人5》除了角色的回归玩了把情怀之外基本上是一次砸系列招牌的糟糕尝试;前段时间获得英国独立电影奖最佳探索奖的《油腻凶手》有着独特的风格;罗布·赞比的《31》估计喜欢他那种疯狂血腥风格的影迷可以试着去看看;还有在国外影迷十佳榜单里提过两三次的《废物之火》在我看来没有特别明显和主要的恐怖元素所以没提及,但从喜剧的角度来说它的对白和表演的幽默点都很有意思。


《废物之火》


而作为一个非EVA粉+非日漫爱好者+非纯正哥斯拉粉+非特摄片情怀持有者+普通恐怖片迷,原谅我实在是看不出《新哥斯拉》到底好在哪,更何况电影通篇用来谈政治,怪兽/后启示录元素却沦为引子,只能说定位群体终究不是像我这种观众;布莱恩·伯蒂诺的《公路怪物》除了表演以外各方面都过于普通;早已知晓口碑扑街的《布莱尔女巫》虽然能看出亚当·温加德做出的尝试与挖掘,但成品还是俗套无奇,所以同样扑街的《禁闭》和《绝望之室》即使还没来得及看,也大概有了个心理预设。


《布莱尔女巫》


被称作是恐怖片大年的2016也总算是结束了,到底今年恐怖片的表现是否真的够好,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当然如果还是不太满意今年也不要紧,至少在即将到来的明年年初还有诸如《黑夜传说5》、《生化危机6》、《送葬人》、《鬼哭神嚎:觉醒》、《美版午夜凶铃3》、《生吃》的陆续登场,还有今年一大批仍未出资源的冷门小众恐怖片或许明年可以跟进一下,总之还是有很多值得期待。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分两篇文章尽可能地把今年大部分恐怖片做一个较为系统的整理和总结,最大的收获反而不是一份自己的恐怖片年度十佳的榜单,而是通过这个机会,在这个不断观影、分析、对比、搜集、拾遗的过程中,内心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关于恐怖电影的新想法以及看待它们的新角度,从一个单纯喜欢看恐怖片的小影迷,到现在已经可以有能力写点什么东西,并且慢慢尝试投身于研究恐怖片的道路,我想,大概这就是恐怖电影给人带来的成长。



 - END - 

感谢作者为豆瓣贡献优质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