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P2P观察”→ 点击右上角“...”
点“设为星标/置顶公众号”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hU0qgYAtO04fEO7utc4ZadSUbmy3loUKACW9nI4YIWtmP05ibHaoRxTbg9xyNxwZqvnkn6a7icic88O6elCJ3dsrA/640?wx_fmt=png)
观察君:“见不得别人好”,并不能给别人造成实质性伤害,只会让自己郁郁而欢,让别人排斥自己,特别在投资中。
今天,马云在自己55岁生日之际,宣布卸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职位。
功成名就的马云,最有希望成为鲁迅先生的接班人,特别是在他百年以后,“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的口头禅应该会被“马云曾经说过……”所代替。
现在就有很多流转说是马云说过的话,真假难分。
不过这句应该是真的:
做了销售你会发现,最先相信你的是陌生人,最先屏蔽你的是好朋友,最先删除你的是酒肉朋友,最看不起你的是同学和亲人。当某天你发达了,每当聚会你花钱请大家吃饭、玩乐的时候你会发现:除了陌生人不在,其他的人都在!
这几年很流行一句话,叫“人性最大的恶,是见不得别人好”。
“见不得别人好”,可能是因为一个对自己并不满意的人,看到别人取得成功后,会产生自我责怪的不适感,这是人的本性。
“见不得别人好”中的“别人”,一定是熟人,但又不是有钱同花的家人。
人一般都只会与熟人攀比,而陌生人再好都不会让自己不适,比如很多人都会津津乐道谈到某个首富财富又增加了一千亿,自己没有一丝不适感,因为反正首富不是自己认识的人,自己认识的人都没这个能力。
如果是一家人,有钱同花那种,肯定不存在“见不得别人好”的情况,因为别人的也是自己的。
中国有句俗话,非常精辟地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描述。
兄弟迟早都会分家,财富不能共享,所以盼穷,而亲家的,迟早都是子女的,所以盼富。
善恶是社会领域的话题,我们这个财经公众号对此不做过多研究。
但是,一个人如果在投资时,还见不得别人好,那就属于愚蠢范畴了。
因为要想投资成功,最终依赖的都是熟人,而非陌生人。
有这么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人会认为自己的熟人都是普通人,而牛逼的人一定不是自己所熟悉的人,熟人与自己相比并无特别之处。
而真实情况是再普通的环境,比如偏僻的小山村、平凡的小县城,可能也出走出部级官员、全国富豪等牛人。
马云从1999年正式创业,在未取得巨大成功之前,他的熟人也会认为马云是个与自己无二的普通人。
我有个朋友,做IT的,十五年前曾给马云打过工,后来离职了,他一提起马云,都还是一副不屑的表情,觉得他能力很一般。
可在很多陌生人看来,马云却是超级牛人。
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眼中熟悉的普通人,或许就是别人眼中陌生的大牛人。
能说出“我认识一位大牛人”这句话的人,从投资角度看,具备入门水平了。
投资最重要的是要获取真实信息。
我们投资一个项目,比如餐饮店、网店、培训机构、工程等,要进行考察;购买一套住房,要实地进行调查;买一只股票,要查询大量信息。
考察、调查、查询等,都是为了获取真实信息。
专业投资机构更是如此,他们的工作也都是为了获取真实信息而开展,只是更加系统化、复杂化和科学化。
创投机构投资一家企业,可能需要动用数十人实施为期数月的调查,巴菲特投资一只股票,调查研究周期可能是数年。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并不具备进行详细调查的能力和资源,那么投资时,最好的方法就是选择身边熟悉的信息,因为核实熟悉的信息要比核实陌生的信息容易很多。
比如,一位朋友号称自己是炒股专家,另一位财经大V也号称自己是炒股专家,我们该相信谁?
若选择信任大V,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去调查他所描述业绩的真实性。
而选择信任朋友,我们可以去调查朋友的资产状况、消费水平,甚至让他把股票账户打开让我们过目,从而验证这位朋友是否真的擅长炒股。
买房也是这样,那些陌生的专家,自身有没有买过房子我们都无法核实,而身边擅长买房的朋友,我们看下他有几套房、赚了还是亏了便一目了然。
选择合作伙伴做生意更是这样,熟悉的合伙人,其人品、能力、财力,都更好掌握。
所以,我们做投资,最大的机会还是来自身边的熟人,如果见不得别人好,从而会在潜意识里看不起别人,排斥别人,那么,我们会错过很多发财机会。为了照顾陌生人也不愿“便宜”熟人,可能会让我们发生重大损失。
当然,并不是建议盲目信任熟人,就算是朋友,还是得充分调查,只是说,熟人比陌生人,调查起来更容易,调查结果更可靠。
一个人取得成功后,他愿意帮忙的人,还是熟人,不是亲戚就是好友。
对陌生人的帮助,那叫慈善,一定具有惠及数量众多、只解决刚性需求、单个投入很小的特征。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富豪们最喜欢的是帮扶亲朋而不是去搞慈善。
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村民相互帮扶的氛围就特别好,一个人做成一项产业后,会带动一个村、一个镇甚至一个县的人去做同一产业,不会不要紧,手把手教会,没钱也不要紧,帮忙提供初始资金,所以全国很多产业被这些人垄断了,涵盖商贸、制造、服务等领域,比如那个“万恶”的莆田系医院。
我认识的几个上市公司老板,成功后,身边亲朋好友,要么来公司任职,要么围绕公司做配套生意,生活水平都不差。
国内某商业地产大佬,本是从不允许加盟,但为了帮扶家乡朋友,也破例让朋友没法运转的地产项目挂牌加盟。
那些富豪们的公司,经常动辄就高价收购一个大家都认为很烂的项目或公司,有的情况,其实是在帮扶或答谢亲朋。
我们身边的亲朋,不说要成功到富豪级别,就算经济条件比咱们好,投资理念比咱们先进,需要帮忙的关键时候,我们最先想到的是他们吧?
一个人有感情的人,他成功后,不帮助自己亲朋,还会去帮助谁?
只是,他们更愿意选择不敌视自己的作为帮扶对象,这也是“见不得熟人好”心态所产生的后果。
这个社会,一个人成功后,会更容易取得更大的成功,因为思维、眼界、资源等都不一样了。
我们见不得别人好,从心里暗暗诅咒别人失败,从唯物主义角度看,这并没有什么卵用的。
别人发展得好与不好,不会其他人的意志影响,当然暗中使坏的另当别论,这是违法犯罪的行当。
所以,“见不得别人好”,并不能给别人造成实质性伤害,只会让自己郁郁而欢,让别人排斥自己。
站在投资角度。
我们要能够认识到普通熟人的不平凡之处,要善于发现具有投资能力的熟人。
对于身边善于投资的牛人,我们心里不要持敌视态度,而是向别人学习经验,获取适当帮助。
比如,朋友开了一家生意很火的奶茶店,
朋友买房赚了钱,
朋友炒股赚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