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康石石
做艺术留学,更做艺术教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康石石

谁说Core 77不好拿?我觉得还行...

康石石  · 公众号  ·  · 2024-07-01 09: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请大家原谅我在标题上稍稍渲染了一下氛围。

主要能 用学校作业改的项目 拿到Core77奖 我挺意外的,毕竟人家的含金量摆在那呢。


本期分享人:Y 同学


H·ART 工业交互学部 在读学员
本科 北京邮电大学 智能交互设计

获奖经历 (截至发稿前)
《C-Loop》项目 获
Core 77 Student notable
《ReConnect Guardian》项目 获
美国缪斯设计奖 Student Conceptual Design赛道 银奖
美国缪斯设计奖 Student Product Design赛道 银奖
《Sprout》项目 获
美国缪斯设计奖 Student Product Design赛道 银奖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01
到底是Core77变了,还是我打开“拿奖机关”了?

好吧,都不是:)

凭拿奖经验来说, 改项目这事完全没有捷径 ,全靠我的“真诚”。

那个项目在学校小学期里完成的课程作业,也就是说它之前已经被我 从调研到产出完完整整做过一轮 了。后来小学期结束后,学校老师说思路挺好的,鼓励我继续深入下去,投奖试试。

虽然不知道老师口中的“深入下去”指的是什么, 但大家千万别认为只要继续往下做或者缝缝补补就完了。

玩一下

当时我想着: 既然要深入,那不如从调研开始再捋捋。

我捋了,问题找到了,项目也翻车了...

因为重新调研后,我发现纵观整个项目的逻辑,貌似问题不大,但bug出在项目的侧重点上。TT

《C-Loop》项目(部分截图)

直接拿实际案例来说:初版项目的重点做的是 在社区中设计堆肥机器 ,社区居民可以把日常的厨余垃圾扔进堆肥机器进行转化,之后大家再把转化好的肥料自行取走,带回家栽花种菜之类。

这个逻辑看似能够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闭环,但补充调研后,我发现想要完成这套流程,最大的问题在于大家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不高,换句话说 社区居民压根不爱用你设计的这个堆肥机,那么何谈闭环?

《C-Loop》项目(部分截图)
修改前

《C-Loop》项目(部分截图)
修改后

所以,后续在修改过程中,我跟 H·ART何老师 重点讨论 如何鼓励居民有效利用堆肥机器 这点。甚至采用循环经济的模式,把社区跟城郊果园联系起来,将社区转化的肥料用于果园、用于农场,生产出有机食物后,再以优惠价格贩卖回居民手中。

把原本小小的社区系统,扩大至城市系统 。相应的就增加了 产品系统设计、UI、服务流程图、品牌设计 等等。

总之改完后的项目,我觉得可以称之为一种 迭代


02
被人追着赶due,竟然是件开心的事

其实,上述内容仅是我改项目过程中的一小部分,那个时候我一边找何老师帮我解决问题,一边隔三差五去跟学校老师汇报。两边老师的意见结合着听,过程虽累,但也遇到过很多有意思的事。

比如调研的时候,我直接跑去社区做采访, 跟大爷大妈们聊的可开心了 ,他们不单是思想端正的一代人,提到垃圾分类都很乐意支持,而且精神状态遥遥领先。

调研中

还有寒假的时候我去 H·ART参加冬令营项目 ,跟小组同学们也很玩得来,虽然大家没什么玩的时间:)

主要那会 我同时做了两个项目 ,一个是上面提到的 改社区堆肥的项目 ,另一个是参营期间 新做了个战争相关的项目 白天在H·ART跟小组同学讨论战争给人带来的伤害,晚上回去熬夜想怎么解决生活垃圾的事。做到后期还带着高烧坚持进行呢(感动自己)~

真的抗了一袋堆肥的肥料(虽然没啥用

所以我们小组5个人都把聊天当成娱乐活动, 聊不同的设计思想、聊不同专业领域的碰撞 ,让我接触到很多新鲜的观点,受益很大。

不过要说 大家最爱聊的,其实是何老师hhh

因为他总是“ 温柔的Push每一个人 ”,比如:


oh,找补一下,这是何老师对我们项目进度的关爱HHH

其实我们都特别喜欢何老师!~上图是前段时间(五一前)我们约课的时候,他让我利用五一几天假期排完两个项目,然后 隔三差五追着我赶due。

每次收到他这类信息大家觉得又紧张又搞笑,反正看在他幽默的份上我们也不忍心鸽他, 一般都能按照规定时间完成阶段性的小目标, 进度自然就赶上去了。 像我 大三一年就完成了3个完整的大项目 ,拿了 1个core77 3个缪斯设计奖 还有几个作品集中的其他项目正在进行中。


03
继续分享...

当然,项目完成的多也有 我熬夜的功劳。

采访那天,老师问我熬夜累不累就算了,还问我能熬多久。

参加good design宣讲会

累不累这个问题,答案是:哪个大学生不熬夜呢。

熬多久...这么说吧,我在学校宿舍赶项目,做到夜里一两点伸个懒腰,回头一看,其他几个舍友都亮着小台灯,在电脑前忙呢。

好像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熬到一两点是常态,肝到三四点也不稀奇,甚至 我们期末的时候通宵到五六点也是有的。

玩雪

像我最近就刚刚结束期末,真的太累了TT。浅浅奖励自己去山西大同旅游了一趟,那边的古建筑非常有名,最触动我的是 应县木塔 。记得之前看过的一本书里写梁思成回忆应县木塔这么说:

“今天正式去拜见佛宫寺塔,绝对的Overwhelming,好到令人叫绝,喘不出一口气来半天!这塔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

这两天亲眼见过后,感觉特别震撼。回忆起之前在书里读过的内容,好像在跟梁思成跨时空对话。 (让我有感而发一下~)

应县木塔

对了,这趟旅途中 大同市博物馆 也对我影响很大,里面的展陈设计非常值得学习,跟以往看过的很多博物馆不同,我在里面有了些新的设计灵感。


大同市博物馆

最后, 跟大家分享两个小小投奖经验:

其一是, 在设计逻辑严谨的基础上,一定要把最后的呈现效果图渲到最好 。虽然我在建模渲染这方面能够掌握好一些基本技能,不过投奖前还是又找到 H·ART左老师专门上了一节渲染课 。还有之前电脑坏了, 何老师直接丢给我一个“生产力大礼包” ,反正电脑坏不坏的,大家就直接自行管他要呗。

其二是, 早点开始 我大二就来H·ART做项目了 ,去年投了一轮奖后,今年打算把项目继续完善,继续投奖。 时间充足,多投多得 ,懂的都懂。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如果你还有更多关于 竞赛得奖、背景提升、艺术 留学、 考研、保研、申博、作品集创作 相关问题,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康石石老师: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