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培训每日谈
本公众号均为原创文章,是基于张立志本人在多年培训实践中的经验提炼,也有很多是刚刚在培训过程中思考出来的最新技巧和方法。希望通过分享与各位培训人共同成长。让培训人不再孤独,让培训更有价值,让培训这个职业更加体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山东药品监管  ·  市县动态 | ... ·  昨天  
山东药品监管  ·  市县动态 | ... ·  昨天  
田俊国讲坛  ·  田俊国:在人际关系中保持最大限度的独立 ·  2 天前  
田俊国讲坛  ·  【2月22-23日】心智突围工作坊第九期(北 ... ·  2 天前  
中国能源报  ·  关于举办绿电、绿证、CCER交易培训的通知 ·  2 天前  
中国能源报  ·  关于举办绿电、绿证、CCER交易培训的通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培训每日谈

培训公司为什么做不大?

培训每日谈  · 公众号  · 培训  · 2018-09-26 06:49

正文

CSTD创始人熊俊彬先生在群里说“记得几年前做培训产业论坛时,聚成的创始人就说我们这个行业没有出现一家市场占有率超过10%的企业,根本谈不上产业。如果按3000亿市场规模算,目前占有率能超过1%的企业也没有,真心期待行业能有一家领军企业。”这句话的背景是云学堂宣布C轮融资成功,而他们在去年曾高调宣布B轮融资额达到2200万美元,创造了培训行业的历史。在资本寒冬的大环境下,他们赢得一线资本的青睐,说明其商业模式和运营数据得到极大认可。

其实,我们说的培训行业是特指针对企业的培训,而非社会上通俗理解的培训,从广义培训概念来看,新东方这样的针对K12的培训公司已经有很多家上市成功。但是针对企业的培训公司至今还没有这样的案例。从销售规模来看,超过亿元的凤毛麟角,而且这几家亿元规模的公司几年来已经增长乏力,曾经受到过资本的青睐,但未见起色。

为什么培训行业市场集中度如此之低?需要从企业培训的特点来分析。

1、 进入门槛低,缺乏市场标准

比如你觉得自己讲课还不错,开发一个课程,或者是去认证一门课程,就可以开一家培训公司了。全国几个人的培训公司多如牛毛。会讲课开培训公司是一种模式,有客户资源开公司是另一种模式。只要有客户资源,找培训师是几分钟就能搞定的事,讲师经纪这么发达,找个讲课还不错的老师那就是几分钟。

所以,这个市场缺乏标准,也很难形成被认可的可评估的标准,最后就是客户口碑投票,但是中国市场足够大,大家总是能够找到自己的市场空间。

2、 规模效应差,难以快速复制

传统培训模式主要靠的就是培训师,这其实就是人力密集型产业,这不同于靠技术的制造型企业、靠平台的互联网公司和靠品牌的服务型公司,他们的优势都是可以快速复制推广的。也不同于新东方、VIPKID等公司,他们面向的群体需求共性很强,培训的课程可以形成统一标准,然后快速培养市场需要的老师。

在企业培训市场,优秀的培训师很难被复制,而再培养出优秀的培训师,他就又变成了一个可以游走的“培训公司”,你很难拴住他。所以孕育出了讲师经纪,经纪公司通过包装众多品质可保证的培训师和培训课程,通过平台的优势全国推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讲师经纪倒是更容易做大。

这也是为什么云学堂会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因为他们是基于互联网模式,培训平台、培训内容是可以标准化的,是可以快速复制推广,产生规模效应的,而不是依靠一个个培训师的叠加。

3、 价值难衡量,无法撬动规模

培训到底是不是刚需?我认为不是刚需。其市场规模与经济发展大势成严格的正比关系。企业发展好,就有钱做培训,发展不好就大幅度压缩培训预算。因为培训产生的价值太难衡量了,任何老板都认为这很重要,但是在实际情况下又像是可有可无的事。

所以传统的线下培训市场在整体上就像是“看天吃饭”。大家你争我抢,靠自己的本事在这个有限的不大的锅里抢饭吃。说哪家有绝对优势?大家谁都不服谁。所以都能发展下去,但也无法获得再大规模。

我们都期待能够通过互联网技术、AI技术等让培训在组织内越来越有地位,撬动企业更大的预算份额。

4、 产权意识弱,很容易裂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