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答疑解惑环节之后,开始了大家期待的
圆桌讨论-职场故事分享环节
,本场四位分享嘉宾有四位:第一位是从
知产负责人已经成长为董事副总裁(分管知产法务合规等多个职能)的K先生
,他真诚地向大家分享了在多年前职业选择的窗口期,如何判断潜力股企业的总结,在和麦子的对谈中,他也分享了自己随平台快速成长的自我总结;第二位分享嘉宾是
从知名律所的律师Baby成长为企业专利诉讼运营负责人的H先生
,他回顾了多年前和麦子的职业发展探讨-机会出现前后的纠结-最终在机会出现1年后下定决心完成职业转型前后的心路历程,也和大家分享了甲方和乙方的工作模式差异及成长价值;第三位分享嘉宾是
经历多家外企咨询公司平台销售岗位的Z先生
,他分享了自己的选择故事:作为老牌Sales,是如何在摸爬滚打中慢慢领悟高价值职业平台赋能个人的独特视角;第四位分享嘉宾很特别:
C先生是麦子认识8年的资深HRD网友,目前担任某高科技企业董事会秘书
,他以HR视角向大家分享了优秀企业的招人标准,硬科技企业对IP的要求,以及不同产业企业对IP业务需求的差异性,在和麦子的对谈中,也不吝分享了对未来五年深圳优势产业的判断和观察,还向大家详细解读了董秘这个特殊职位的岗位特点,最后还真诚地给大家分享了如何成为优秀职业经理人的“方法论”:1以帮忙不添乱为原则;2要提供有价值建议给老板决策参考;3如何在常规工作之余整合资源,提供高价值项目的立项提案;
几位嘉宾的分享,引发了大家的热烈共鸣,来自某新能源企业的L先生主动上台分享起了自己这个学霸律师在律所发展一路打怪:不断被画饼却依然迷茫,终于在不惑之年在甲方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定位,虽然觉得自己开悟晚了,但是好在一切还来得及,建议大家可以考虑律所-甲方大厂-甲方小厂更高职位的职业路径,提前规划和思考;
在沙龙最后,我做了总结发言:时隔四年,在深圳做沙龙真让人“鸭梨山大”!在沙龙准备期间,我对深圳近几年细分产业的了解和观察。深圳这座卷王之城,貌似充满新机会,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到中年的迷茫和尴尬,机会窗口依然是很有限的,深圳不缺机会,更不缺人。
所以提前规划就显得非常重要,职场从长远来说,要的也不是更拼更卷,谁加班更晚,其实这些都是表象和无法持续的;我们的工作价值感应该在于如何在工作中保持情绪稳定和自我认知提升,并且重视家庭和个人生活的平衡。家庭平衡,个人身心健康,工作的卷才是真正有意义和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