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豆瓣阅读
豆瓣阅读专注于高质量的数字内容,提供小说、美食、旅行、科幻等不同类型的作品和图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疯子与书  ·  //@FangGang_方刚:只要带有大义或 ... ·  4 天前  
壹读  ·  东北人的统一站姿是它?网友:得劲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豆瓣阅读

刘玥:《我的前半生》与伪女权主义的胜利 | 读书会第五期语音分享实录

豆瓣阅读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7-27 21:03

正文

大家好。我是豆瓣阅读作者刘玥。

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吧。我从 2014 年起在豆瓣阅读上发表作品,主要是随笔《一直走直到我遇见你》,后来也发小说,点击高一点的是《硅谷爱情故事》,还有同主人公番外《金融街没有爱情》。今年 2 月开始我也在豆瓣主站上写书评剧评与随笔。在来豆瓣之前,大概是 2006 到 2013 年这个时间段,我在《萌芽》上发表短篇小说。我的早期作品基本上是《萌芽》系的青春风格,后来的作品基本上是玛丽苏言情网文。其实小透明作者的自我表达余地有限,最后呈现的结果就是作品受平台风格影响非常明显。因为没办法,肯定是你去迎合平台;在迎合的前提下掺杂一点自己的东西。

我是一个网络言情小说作者,同时也是一个文化评论者。想借这个机会表达一下我的性别观点。编编布置的任务是亦舒的《我的前半生》。关于原著的好话,我都已经写在剧评里了。所以今天的着眼点可能是批判。我本来想用衣锦夜行的燕公子来说明我为什么要批判亦舒,但是编编觉得偏题,所以只是稍带一下。今天讲的还是以《我的前半生》的原著小说为主,最后谈一谈我自己的创作经验与写作使命。

嗯……我还是想把衣锦夜行的燕公子作为引子。燕公子文章的流行,说明她的性别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次主流」——不是政治正确的主流,但却是许多人打心眼里认同的价值观。这是我想要批评燕公子的原因,不是针对作者个人,而是针对她的文章所代表的这种「次主流」。那我这里只是概括一下,提炼一下燕公子的两性观点。然后我们会发现燕公子的这些观点在亦舒那里都能找到滥觞。对于这些观点的文本证据,我稍后会在豆瓣上专门发一篇文章。

从《迎男而上》这本书来看,燕公子的性别观点,一个最主要的特征,是对于男性的物化。因为男性是一个物件,他作为物的价值体现在他在某种场合下对于女人的使用价值。在这个基础观点之下,燕公子又有几个分论点:

1、男性作为一个物件并非多功能,女人需要很多个男人来完成各种功能。所以「我们女人有意淫对象、有男友、有蓝颜、有备胎」。

2、男性作为一个物件,是低于女人的,可以由女人操作和掌控。「泡男人实在是个熟练工种。」 燕公子提供的操作指南包括:打扮,说话嗲,撩头发,性格好,温柔,微笑,得体性感——这一系列操作指南,其实也正是传统男性社会对理想女性的要求。

3、男性作为一个物件,衡量它的标准还要看它的出产地。她反复重申「千万不要嫁给凤凰男」。

我在这里提出一个可能招致争议的观点:燕公子的这种以物化男性为基础的性别观念,可以在亦舒那里找到滥觞。《我的前半生》,正面看,是一个离婚女子重振旗鼓的励志故事。一个弃妇,通过个人奋斗,改变逆境,充满希望,是不是?可是,反面看,一个看似对男人失望透顶的女子,一个立志于独立自强的顽强女子,最终的归宿也不过是回到男人的怀抱。

评论家以此批评亦舒的女权并不彻底。不不。亦舒根本就不是女权。还有人批评亦舒的女主角并不是真正的独立。你以为亦舒自己不知道?——不不。亦舒根本就不关心独立。亦舒关心什么呢?——亦舒的偶像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蚤子。亦舒把那些蚤子挑出来给你看。

唐晶是好闺蜜吧?可是你看亦舒怎么写唐晶。我来读一段安儿的话:

「我听过唐晶阿姨打电话求男人替她办事,她那声音像蜜糖一样,不信你问她,」安儿理直气壮,「那男人立刻什么都答应了。」

我更加悲哀。

真的?唐晶也来这套?想来她何止要懂,简直必须要精呢,不然的话,一个女人在外头,怎么过得这许多寒暑?女人所可以利用的,也不外是男人原始的冲动。

「真的吗?」我问女儿,「你见过唐晶阿姨撒娇?」

「见过,还有一次她跟爸爸说话,绕着手,靠在门框上,头斜斜地柱着门,一副没力气的样子,声音很低,后来就笑了。」

最好最信任的闺蜜,在自己的男人跟前,照样装娇弱装可怜。所谓「女人所可以利用的,也不外是男人原始的冲动。」——是不是跟燕公子的论调很像?女人必须通过装娇弱,去操纵男人,以达成自己的目的。

燕公子说女人需要男人来达成不同功能。《我的前半生》里的每个男人,都承担着一种功能。涓生是前夫,承担使女主警省的任务;老陈连露水情人都不算,只是供女主鄙夷和解闷;老张是塑泥的知己,承担使女主工作的任务;翟君是女主最终的丈夫。

亦舒对男性的物化,充分表现在唐晶的这段话中:

唐晶笑:「对我来说,丈夫简直就是钻石表——我现在什么都有,衣食住行自给自足;且不愁没有人陪,天天换个男伴都行,要嫁的话.自然嫁个理想的男人,断断不可以滥芋充数,最要紧带戴得出。」

「戴得出」,是唐晶对于男人这个物件的基本要求。亦舒的要求还要更多。

在《喜宝》里,勖存姿对女主角说:

「你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那么就很多很多的钱。」

要给爱,或者给钱。只要能给到,老一点也没关系——是不是很像燕公子那个「男人如家用电器,不能多功能」的论调?只要能物尽其用,旧一点也没关系。

甚至在「凤凰男不可嫁」这个问题上,亦舒也与燕公子有惊人一致。《我的前半生》对于老陈这个底层角色的描写,简直令人作呕;同时亦舒一点也不吝啬描写女主在老陈面前的优越感:

老陈的品味这么坏,对于享乐一窍不通,渐渐他的出身便露将出来:喝汤时嗒嗒响、握刀叉的姿势全然不对,餐巾塞进腰头去,真可怜,像三毛头次吃西餐模样。(特别像燕公子穷屌丝没教养的论调。)

还有一段:

小时候我是个美丽的女孩,等闲的男人不易得到我的约会,但现在不同,现在我比较懂得欣赏非我族类的人物。不能说老陈老土是老陈的错,我的器量是放宽了。

亦舒奉鲁迅为楷模。可是鲁迅从来没有用这样辛辣不留情面的笔触写底层啊!他写闰土,写阿Q,写祥林嫂,即使批判也都是充满同情的。我无法想象鲁迅说出「凤凰男不可嫁」这样的荒唐言语(啊哈,鲁迅自己就是个穷屌丝哈哈哈)。

这样可以概括出亦舒与燕公子的一些相通观点:男人是物件,是低于女人的,是不值得平等对话的,也是不值得信任和托付的;衡量一个男人的价值,要看他对于女人的某一方面的使用价值,女人可以按照不同的功能需求使用多个男人;女人可以凌驾于男人之上,通过某些细小的手段,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这些观点,将男女对调,你会发现,完完全全就是传统的男性中心的观点:女人是物件,是低于男人的,不值得平等对话;衡量一个女人的价值,要看她对男人的使用价值,男人可按需要有许多个女人;男人凌驾于女人之上,通过细小的手段控制女人达到目的。

——什么时候,我们可以真正地把人当人啊?既把男人当人,也把女人当人。把彼此当作一个人格对等,地位对等,权力对等的个体,给 TA TA 配有的尊重,给 TA TA 配有的支持。

所以我要说亦舒与燕公子是伪女权主义。女权主义首先是一种政治运动,它的目标是重新定义、建立女性权利,争取女性在政治、经济、个体、社会权力上与男性享有同等地位,并且使女性在生育方面享有职业与经济上的保障。但是物化男性的伪女权派,其实是把社会应当承担的责任,转嫁到了男性身上。他们对于女性困境的解决方法,是让女人是去找一个可以满足她们经济与情感需求的男人。他们唆使女人回归或半回归家庭,将女人幸福与否的钥匙递到男性手里。女人有男人爱,所以幸福;没有男人爱,所以不幸。燕公子说:「离了男人会死吗?不会!但会生不如死!」

不知道为什么,我好像觉得,亦舒与燕公子可能都受过情伤。这并不奇怪。我也受过啊!有谁能保证一辈子不被甩呢?我也曾经说出过「世上没有好男人」「我再也不相信爱情」这样的傻话呢。但是我感觉,亦舒与燕公子都走了一个极端。亦舒《我的前半生》得出的结论似乎是:因为男人不可信任,所以要独立;而燕公子《迎男而上》得出的结论似乎是:因为男人不可信任,所以要利用。这不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健康心态,更不是处理两性关系的理智做法。

我把这两种极端叫做两性关系中的犬儒主义。犬儒主义 Cynicism 的特点就是认为人性本来自私,人的所有行为都以私利为出发点。

基于利用的两性关系,会使女人完全陷入被动;因为女性需要通过表演与取悦巩固男性对自己的喜爱,女人的幸福完全取决于男性;因为女性期待从男性那里获得情感或经济上的单方面庇护,这种单方面的付出,一定无法持续;而这种付出一旦中断(必然中断),女性就陷入悲剧。

所以我自己在小说创作中,给自己立的很重要的一条守则是:女主的物质与精神都必须独立,至少应该以独立为目标;女主角的幸福是自己争取,而非男人的赐予。阿壮离开白斯会活不下去吗?不会。她活得很好。笑笑离开小恶魔她会活不下去吗?不会。她继续人生。因为我的幸福不取决于任何人,而在于我自己,所以没有男人并不使我感到不幸。如果今生有幸,遇到可以相伴前程的人,我会感激;但是如果没有遇到,我一样可用双手经营我的幸福。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其实有同样的问题。就是它设计了贺涵这样一个万能男主。子君离婚了,他充当人生导师;子君入职了,他又充当职场导师。你发现这个男主他是没有弱点的,没有挣扎和犹疑的,他跟神仙一样无所不能,颜值还高得可以。这样一个高大全男主,对应到男性中心的中国古典小说里是什么呢?就是《聊斋》里的狐狸精。他是以满足主角想象而存在的,神仙一样的东西。在现实里找不到。

贺涵这个角色的存在,给女主角的自强打了很大的折扣。亦舒原著讲的是一个女人离开男人后靠自己站起来的故事,电视剧又变成一个女人只能依靠男人获得救赎的故事。表面上看电视剧在歌颂男人,其实相当于在鼓励女性依附和利用男人。这不是我自己所支持的两性观。我觉得当代女性向网络文学男主角的塑造都有这个问题,男性角色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往往在职业在人生上的价值就是去爱、去关心和引导女主角,这听起来是好事,但这样的设置就相当于变相剥夺了女性自主选择和拼搏奋斗的权力。小说作者为了解释女主角为什么被爱,大力描写女主的美貌,最后女主角就变成了一个为了取悦男性而存在的角色。

所以到底什么样的才是最好的两性关系?

引用安妮宝贝的句子,我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可是安妮宝贝的这段对爱情的定义,我十分认同。

这是安妮宝贝的《最好的爱情》里的句子。

在路途上想起爱情来,觉得最好的爱情是两个人彼此做个伴。

不要束缚,不要缠绕,不要占有。不要渴望从对方身上挖掘到意义。那是注定要落空的东西。而应该是我们两个人并排站在一起,看看这个落寞的人间。

不要利用,不要索取,不要依附。不要从爱情和婚姻里寻找救赎。陪伴,分享,付出,信任。这人海茫茫,相遇已是万幸。这人生茫茫,感谢有你与我相偎依。接下来分享我自己的创作历程。每个作者都有最初的创作动机。那我的创作动机,可能是自救。选择写作的人往往是因为找不到其他自我表达的途径。而且,在我们中国这个社会,因为成功的人太多了,我们总是在观望他人中生活。你看到他们年轻,他们漂亮,他们优秀他们成功。你就会问那么不再年轻,不够漂亮,不太优秀,也不能成功的我要怎么办呢。这就是写作于我的意义。就是在孤独中,分离出另一个我。另一个更强大,更超脱,更温柔也更慈悲的我。

那个我会大踏步走过来,跟那个困顿在尘世和目光中的我说:嘿,你不孤单。

我是一名正在长成的早期中国思想史学者。站在历史、文学与哲学的交汇点上。我的主攻方向是先秦诸子与汉代思想,我的学术兴趣是政治等级与社会阶级在文本中的反映,更明确一点是君臣关系。

我试图理解:古代思想家是如何构想和描述一个合理的社会等级关系,如何设计人伦与法律将之固定,并通过语言加以修辞。

熟悉我豆瓣剧评的读者会发现,我的大部分评论都是从等级关系入手。

所以我同样关注流行文化,尤其是女性向网络文学及其 IP 开发。有人以为网络文学是沙砾,流行文化是快餐。我不完全同意。我认为网络小说是明清小说余绪,虽然泥沙俱下,但是异彩纷呈。我认为流行文化是当代中国价值碰撞最鲜活的试验场,它是理解当代中国最好的一面镜子。

我关注女性在社会中的处境与在文本中的呈现。我认为我们当代的女性向网络小说,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地推动女性视角的文本建设——哪怕是在民国,大部分女作者也困顿在男性中心的叙述视角里。如果说张爱玲和萧红是女性视角的先声,我们当代的女性网文作者,就是对民国先驱最响亮的回应。

而我又生活在旧金山湾区这样一个奇妙的科技创新之都。投资人、创业者、工程师与艺术家和谐而又古怪地混杂在一起。我时常感到自己生活的分裂:我放下装满网文的Kindle,去给一个创业投资峰会做翻译;我从一门汉朝罗马比较史学的研讨课上出来,匆匆赶去参加一个孵化器的项目路演。

在地上画三个圆:早期中国思想史,女性向网络文学,科技创新与创业。我就站在这三个圆的重叠中心。

作为学者,我要自己关照现实,我要关照中国与中国文化的可悲与可喜。

作为作者,我要自己保持独立,我要在自我表达与迎合读者之间,在思想与「梗」之间,找到立足之地。

五四运动就要过去一百年了。

我时常会想,如果五四那一代知识分子死而复生,看到今日的中国,他们会高兴还是悲哀,他们会庆贺还是流泪?

我认为是可以庆贺。今日的中国,比之于一个世纪前的中国,富裕了许多。并且也自由了那么一点点,开放了那么一点点吧?

但是我又觉得,也还可以变得更好。

在这片土地上活着的人们,也许还可以更快乐一点点。因为彼此包容,活得更轻松一点点。因为彼此善待,活得更从容一点点。因为对逝去的尊重,活得更自信一点点。

我希望一百年后的中国,成功不再是唯一值得歌颂。婚姻不再是社会要求。贫穷不再是耻辱。年轻值得骄傲但是衰老不值得悲伤。性别可以更加平等。选择可以更加丰富。异类可以被接纳。失足可以被原谅。权力不再气焰嚣张。平民可以理直气壮。

为这样的未来所以我写作。我相信文字可以洗心革面,搅动人心。可以催生潮流,移风易俗。可以润物无声,人文化成。

在豆瓣阅读自我介绍里我这样概括我的写作使命:对传统的尊重,对异己的包容,对人世的信心。

我想要反省、挽留和歌颂我们的传统。我将坦陈我对中国历史的困惑——我看到了它的阴暗它的厚黑,可是我也看到它的慈悲它的温柔。我看到了礼仪制度的歪曲和禁锢,可是我也看到它试图陈现的礼乐大同。我看到中国文化对于国民的诅咒与祝福。一方面我们互相攀比,倾轧,拜高踩低又或你死我活,一方面我们承续,维护,延绵人伦温情。

我想要我们的社会更加宽容。我会歌颂成功可是我更要歌颂失败。我会歌颂梦想可是我要歌颂不同的梦想。我将在审查机制允许的范围里,去赞美那些坚持不同选择的人们。我要看到在角落里哭泣的孤独的小孩。我要把我的手伸给他,告诉他你没有被遗忘。

我要歌颂爱。我要人们相信,在最惨酷最血腥,最艰难最困顿的人生里,也会有一丁点爱的辉光给你以生的渴望。我要看我的人物我的故事里痛苦挣扎,爱着我的爱,恨着我的恨。他们徬徨他们执守,他们身陷尘土可是头顶有星光,他们头破血流,可是至死不曾放手。

这是我写作的使命。也是我对自己的定义。最后跟你萌汇报一下我近两年的写作计划。

一个是讲述打车创业商战的《的战记》,现在已经开始在豆瓣阅读连载以滴滴快的优步为事件原型,预计 25 万字。在此郑重求勾搭(曾)供职于滴滴、快的、优步等打车公司,摩拜、ofo 等共享单车公司,以及曾服务于以上公司的人氏,或曾采访过以上公司的媒体人氏,或对以上公司做过研究的基金分析师。

另一个就是咨询行业的成长故事《希希》,预计 50 万字,或者医疗或者地产。能够搭讪到 MBB 级别的咨询从业者当然很好,但是我也想要了解类似和君这样的本土咨询;同时也希望能结识医疗行业从业者(尤其医药代表、医疗器械代表)或地产从业者。

只征集行业素材,一定不会涉及个人隐私。我会想办法报答的。

 - 本期嘉宾 - 

刘玥已在豆瓣阅读发表《金融街没爱情》《硅谷爱情故事》等多部高分作品。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在读。


金融街没有爱情

 第四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 职业女性故事组 

 特别奖 · 最佳女性角色奖作品 

作者:刘玥

限时免费




↙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更多刘玥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