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前街咖啡
前街咖啡,精品咖啡烘焙7周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济参考报  ·  3000亿元!央行最新操作! ·  17 小时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重磅!DeepSeek:今天启动 ·  昨天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大瑙璊子 ... ·  昨天  
财经杂志  ·  DeepSeek究竟创新了什么?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前街咖啡

不会“漏水”的滤杯冲出来的咖啡会更好喝吗?

前街咖啡  · 公众号  ·  · 2024-10-12 17:59

正文


前段时间前街分享了 《旁路水对咖啡造成的影响》 ,里面就有提到一个词「无旁路」。意思是指在冲煮咖啡时所使用的热水不会从缝隙留出,能够完全接触到咖啡粉并带出藏在咖啡粉里的物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蓝字回顾一下。


同时,前街提到,一些厂商沿照着「无旁路」这个理念,发明出了“无旁路滤杯”。 无旁路滤杯正如其名,在冲煮时不用担心旁路水的产生 ,换言之,热水可以做到更加完整的萃取。然后就有很多朋友在后台询问:既然不会有旁路水,那么这样一个滤杯萃取出来的咖啡会更好喝吗?

其实在那篇文章里前街已经释出了答案,但只是没有展开说说。那么这次,就由前街来进行一番实验,看看无旁路滤杯冲出来的咖啡是否能比常规滤杯冲出来的更美味吧!
那么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参赛选手,本次选用的无旁路滤杯为拥有“澡盆”别称的「Hoop滤杯」,因为体型硕大,且形似澡盆,所以常常被各位网友侃称为“澡盆滤杯”。


那么这个滤杯是如何做到无旁路的呢?首先就在于它的结构设计上!不同于所有其他的滤杯,倒入Hoop滤杯的咖啡粉并不会直接接收到我们注入的热水,因为热水有一个单独的区域,它和粉槽 是分开的, 就是下图里 的外环!


我们只需要将粉倒入中间的粉槽,再将热水注入外环的区域,热水就会通过中间粉槽上的孔洞流入进去,对咖啡粉实施萃取,最后再从下方渗出。因为孔洞会比咖啡粉的位置更高,所以热水在渗透进去以后一定会接触到咖啡粉,且通道仅有下方的大孔洞,因此,旁路水并没有机会形成。 那么,介绍完毕,接下来就开始我们今天的实验对比吧!

冲煮实验
那么先来介绍一下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豆子,是前街在云南种植的铁皮卡,采用了一个中度的烘焙! 萃取参数为:
豆量:15g、研磨 :ek43的10刻度,20号筛网的80%过筛率,细砂糖研磨、水温为92°C、粉水比例1:15。
Hoop滤杯的冲煮方式为:先用粉的两倍水量进行为期30秒的闷蒸,这份热水会直接淋在咖啡粉上。


当闷蒸结束以后,接下来就很简单啦!我们一口气将剩余的195ml热水注入进外环里。因为渗透的速度比较慢,这意味着萃取时间会比较长,因此,我们并不需要在过程中进行任何的搅拌操作。


V60滤杯的冲煮方式则是老样子:用30ml的热水闷蒸30秒,闷蒸结束以后使用大水流,匀速绕大圈的方式注入120ml热水。待热水渗透的差不多以后,用小水流绕小圈的方式注入剩余的75ml热水。接下来等待热水渗透完毕即可~


萃取的顺序虽然是先无旁路的Hoop滤杯后V60滤杯,但由于Hoop滤杯的下水速度实在太慢,导致在V60滤杯冲完并分享以后还没滴滤完 (详见下图) 。V60滤杯萃取用时为2分钟,风味表现为香浓的巧克力、活泼的莓果调调,以及优雅的红茶,整体口感醇厚,且十分顺滑,喝起来真的非常舒服!


而Hoop滤杯的萃取用时则为8分钟!虽然用时较长,但用它冲出来的咖啡喝起来的表现与V60冲出来的十分接近,就是在尾韵有点点过萃的苦味 (下次使用需要调粗一格研磨) 。那么从这里可以看出,无旁路滤杯冲出来的咖啡其实跟容易产生旁路水的V60滤杯并没有太大的差距!为什么呢?
很简单!因为其它滤杯虽然在冲煮时容易产生旁路水,但那是因为操作上的问题所导致。我们在冲煮的时候如果可以注意避免将水流注在没有吸附咖啡粉的滤纸上,或是不让滤杯中的热水溢过咖啡粉,那么旁路水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产生。所以前街才在那篇文章中说到,只要我们修正好操作上的问题,其实就 并不需要刻意去购买一个无旁路滤杯~


- END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