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议与指责,在舆论漩涡里的格力,显然与其他企业一毛不拔的“铁公鸡”比起来,已经算是一个“三好学生”了。
4
月
25
日晚间,家电龙头格力电器发布
2017
年年报,业绩很是亮眼,净利润创新高,暴增
44.8%
至
224
亿元,但随后宣布:今年不分红,确如平地惊雷般引起市场一片哗然。
说实话,格力电器一直被认为是家电界分红最慷慨的企业,董小姐动不动就会因为发福利事件上新闻。
其实,回顾格力电器历史数据,上市22年分红
19
次,现金分红金额达到
417
亿元,分红率达
40.96%
。从
2007
年起已经连续分红
10
年,董明珠
2012
年就任格力电器董事长以来,分红金额只增不减。
作为
A
股“明星白马股”的格力,似乎这次很不合常理啊,于是,伴随着市场热议,
26
日开盘,格力电器股价遭遇投资者“用脚投票”,大幅低开几乎跌停,市值一日之间蒸发超过
270
亿元。
营收
千亿却不分红
?
据格力年报数据显示,
2017
年业绩确实喜人,实现营收
1482.9
亿元,同比
2016
年的
1083.03
亿元增长
36.92%
;实现净利润
224
亿元,同比增长
44.87%
,公司的基本每股收益为
3.72
元,创下历史新高。
但与业绩相比,投资者们更注重分红。
近年来,监管层一直高度重视上市公司回报股东,认为给予投资者合理的投资回报,为投资者提供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机会,是上市公司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在这样监管大背景之下,格力无疑撞上了
“枪口”,免不了口诛笔伐
。
对众多投资人来说,
到手的鸭子,飞了
,不分红,炸了。难道要分红,先鼓掌?
甚至,有人搬出董明珠在
2016
年怒怼股东的话:
“
我
5
年不给你分红,你能怎么样!
”或在
今天兑现了。有网友调侃
“让你们不鼓掌。”“不让女人买东西,后果很严重。”
为何千亿元的营收下,却终止了延续已久的分红?究竟是董明珠有意而为之,以卸股东否决收购案的不快还是另有隐情呢。
此外,受格力电器不分红的影响,市场给出了他们的反映
——
一批白马蓝筹股都出现下跌,这对股价高企的格力或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不分红”还收到交易商问询函
26
日收盘后,格力电器甚至还收到了深交所发来的函问询:为何不分红。这简直让董小姐成了委屈巴巴
.jpg
。
当晚,格力电器火速回函称,会充分考虑投资者诉求。貌似强压下
“服软”
,拟
2018
年度中期分红。
对11年来首次不分红,格力电器在
2017
年年报中表示:
根据2018年经营计划和远期产业规划,公司预计未来在产能扩充及多元化拓展方面的资本性支出较大,为谋求公司长远发展及股东长期利益,公司需做好相应的资金储备。
此外,还对未来资金的用途做了补充说明,提到:
公司留存资金将用于生产基地建设、智慧工厂升级,以及智能装备、智能家电、集成电路等新产业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
简而言之,格力电器今年不分红,不是没有能力分红,而是预计今后会花很多钱,所以要攒钱搞研发就终止分红了。
究竟会把钱花在哪,我们所能做的恐怕就是听其言、观其行。
到底格力委不委屈,该不该分红?
其实格力被骂,实属正常,这就是人性。
年年分红,不分也在情理之中,不是人家天天给你糖,你就觉得是应该的,不给,也没毛病。
那些上市多少年不分红的公司,分红一次,股民们感动天地、感恩戴德,但一直以来都有分红的,只要一次不分,就被
diss
上天,这就是所谓的
“升米恩,斗米仇”吧。
客观上讲,即便格力
2017
年各项财务指标都创了历史新高,不应成为赚钱即分红的
“标杆”。又或者说,不能单凭“分红率”来评判企业的价值,企业更无须用分红来证明自己。做为企业,并非慈善机构,为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分红不是必须而为之。
你或许会说,投资者们投进真金白银,自然是希望有所回报的,但股民们就靠分红来获得投资收益的吗?金融投资报分析了,股市成功投资的精髓,在于股权增值,在于股权交易收益,而不是分红率。
股神巴菲特的旗舰公司伯克希尔
·哈撒韦就从不分红,但它能涨到
30
万美元一股。茅台厉不厉害,它的分红率只有
1.6%
,也没见几个人怼它呢?所以,即便你分红率能达到
5%
,又有什么意义,和存银行没有多大区别。
至于格力吝啬与否,网友们也进行了激烈讨论:
@法武w:
就是你们去年不鼓掌,今年没分红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