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计成
推动建筑行业良性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产业互联网大视野  ·  重磅议程!2025年中国产业互联网出海大会第 ... ·  8 小时前  
红杉汇  ·  YUE 06期开启报名!准备好一起加速了吗? ·  21 小时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浙理工尹鑫、熊杰/上大吴振跃/港理工夏书会、 ... ·  昨天  
独角兽智库  ·  阿里云数据中心核心概念股梳理(附股) ·  3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新规: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计成

中科院设研院 | 脑认知功能图谱与类脑智能交叉研究平台项目

计成  · 公众号  ·  · 2024-04-20 22:01

正文

说在前面

由于计成每天都在说大实话

触了许许多多的人的 霉头

所以不断被请喝茶、关黑屋

为了防止失联

我们将用 “计小成” 作为防失联号!

请大家点击下方卡片关注!

失联时请到 “计小成” 找我们!


为科学家提供系统集成、高效互连、多维交流的用户定制科研空间


来源|青年建筑
编辑|计成


脑认知功能图谱与类脑智能交叉研究平台项目坐落于北京怀柔科学城中心区,基地面向燕山山脉与雁栖湖,拥有良好的城市景观资源。 项目总用地面积1545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379平方米,由脑认知功能模拟平台、脑连接图谱技术平台、脑智调控研究平台、类脑智能体验证平台四个子平台有机交叉融合组成。 项目以“交融·共享”为设计主旨,着力创建多平台交融互通、共建共享的科学大开放空间体系,通过多个实验模块的有机聚合,为科学家提供系统集成、高效互连、多维交流的用户定制科研空间,以开放的姿态与城市景观融合共享。

建筑与城市景观©直译建筑

东向鸟瞰©直译建筑

东南向鸟瞰©直译建筑

西北向鸟瞰©直译建筑


开放围合·交叉共享


项目总平面布局与怀柔科学城大科学装置园区规划相协调,与周边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及其他科学装置区域有机联系。场地内建筑围合组成具有开放性的矩形向心式建筑组团,组团外侧为环形交通,内侧为绿化庭院。四个子平台关联紧密又相对独立,通过公共空间相互沟通、交叉共享,形成高效使用的科研空间格局。


四大子平台©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方案生成 ©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


实验模块·有机聚合


建筑主体功为科研实验空间,由标准实验模块、洁净实验模块、特殊装置实验模块与公共平台实验模块交叠组合而成,底部深灰色的公共平台模块,满足上部不同实验模块的公共仪器设备需求及支撑保障功能,其他实验模块设置于公共平台上部,根据科学流程有机链接,集约高效、互联共享,达到形体与空间的完美契合。各实验模块的空间组织方式与实验流程紧密结合,实现科学路线与建筑路径的精准互译。


建筑街角人视©直译建筑

建筑主入口©直译建筑


多维交流·互动共享


项目注重提供子平台之间的交叉共享空间,鼓励一种有益于科研创新的交流型文化,促进子平台间的科学研讨与学术互动,使交叉平台成为科研突破的重要助推力和资源共享的关键空间载体。


建筑在形体与空间上提供多层次立体交流平台,建筑体块的围合与错落形成中心庭院与不同维度的屋顶花园;而在建筑内部,门厅、研讨区、水吧、书吧、展厅、报告厅、会议室等空间分散布置,使正式与非正式交流呈现出多种可能性。这些不同开放程度的交流场所或是由室内、半室外到室外,或是由封闭、半开敞到开敞,为建筑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空间体验。


公共空间分析©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

主入口门厅©直译建筑

推演大厅©直译建筑摄影


科研观摩·环形动线


建筑结合实验及展示功能,引入科研观摩动线,将参观走廊嵌入开合自如的实验空间内,向来访者多维度展示国家级脑网络科学的奥妙生动与博大精深。


科研观摩动线©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


观摩动线从建筑主入口门厅的机器人展示开始,进入以开敞实验空间为主的验证展示区;接着进入两侧为封闭净化实验室的电镜实验区及切片成像、刻蚀减薄实验区;随后通过连廊进入以净化实验室为主的生物实验区;最后经过内庭院回到入口门厅,完成观摩闭环。科研观摩动线的介入,提供了对外交流参观、展示宣传的真实体验,充分助力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


屋顶叠台·置身山水


多维度的屋顶花园通过廊道上下联通,将基地周边山水景观引入建筑,实现科技与自然的相互融合。置身于高低错落的屋顶花园平台,可远眺连绵起伏的燕山山脉,静听基地旁的潺潺水音,俯瞰庭院中的婆娑竹影,幽静惬意。


屋顶平台与远山 ©直译建筑

建筑与周边水景©直译建筑


科学温情·线性律动


建筑整体造型简约、现代,与城市环境协调共融,通过体量组合上的虚实对比,表现建筑的张力。建筑立面以竖向线条为主要设计语言,通过长短、疏密的变化,形成简洁明快的律动。


对细节的极致化追求是项目高品质保证的关键。在立面细部设计上,建筑采取活泼但有规律的开窗,减少立面的单调感;建筑色彩以深浅不一的暖灰色为主色调,辅以中高明度、中高饱和度的橙色点缀,使建筑既具备严谨规律的科研气质,又不失开放融合的科学温情。


建筑北立面 ©直译建筑

西北向鸟瞰©直译建筑

东北向鸟瞰 ©直译建筑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层平面图©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

三层平面图©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脑认知功能图谱与类脑智能交叉研究平台项目

项目类型:科研建筑

项目地点:北京·怀柔

设计单位: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事务所/公司/机构/单位网站:https://www.adcas.cn/

设计团队完整名单:

主持建筑师:李昕滨

建筑:李昕滨、邹锦铭、李易、黄子铭、刘宝亮

结构:朱继忠、宋丽梅、刘国勇、赵健

暖通:李灿华、黄婷、尚娜

电气:王建华、池恒、郝鸣宇、贾若鑫

给排水:刘扬文、李斯、李蕾

装饰:苑蕾、张雯、王倩雯、刘计华、李佳程

景观:白羽、卢彤

奖项:北京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女建筑师优秀设计成果评价

专利:一种用于构建科研用洁净实验室的单元模块及组合结构

业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设计时间:2019年

建成时间:2023年

用地面积:15457㎡

建筑面积:32379㎡

视觉信息

摄影师:©直译建筑摄影

稿件编辑:宋颖

投稿方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