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海外游客在国内移动支付困难的新闻热度不断发酵。让我们先来看看最新的官方表态:
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指出,针对这些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将指导支付机构推出一系列便利措施,让移动支付产品这个中国老百姓最接受的支付方式好用、能用,让外国朋友满意、乐意使用。一是针对来华人员使用支付宝、微信绑定境外银行卡成功率低的问题,要求、指导支付宝、财付通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绑卡效率。二是简化身份验证安排,使外籍来华人员在绑卡等一系列过程中更便捷办理。中国人民银行也非常关注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会严格要求相关机构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规规定,切实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三是指导支付宝、财富通等主要支付机构将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单笔交易限额由1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年累计交易限额由1万美元提高到5万美元,相信通过这三方面非常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境外来华人员在绑卡、“外包内用”等方面都会不断提升服务满意度和获得感。
针对这一新闻,网络上有很多讨论,其中有一些观点明显偏离实际情况属于恶意带节奏,比如:有人把外国人在国内支付困难归咎于银联垄断取消双标卡,并说2015年之前双标卡支付很好,后来银联自己的芯片支付标准PBOC3.0和海外的不兼容,国外渠道逐渐萎缩造成如今的问题。
这种言论读下来似乎责任都在中国。但是,很显然这种论调完全是颠倒黑白。
个人认为境外持卡人境内支付困难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的,包括:我国正在快速去现金化,移动支付普及率远高于海外,以及海外发卡组织收取过高的通道费等等。其中海外发卡组织过高的渠道费才是问题的关键。
最近我刚刚去澳大利亚转了一圈,关于支付的体验就是我国和欧美等国的思路完全不同。
澳大利亚的信用卡支付便捷程度非常高
,从出租车,到自动贩卖机,再到商超,全部都支持信用卡支付,而且是那种非接触式的芯片卡支付。
其便捷程度并不低于我国的微信支付。
但是,在农贸市场,小饭店,小摊贩那里现金支付仍然占据不小的份额。
移动支付虽然也有,但是明显不如信用卡支付场景多。
在我国却是完全不同,二维码为基础的移动支付普及程度远高于海外,再加上信用卡芯片卡属于插卡式体验不佳,POS机刷卡的占比越来越低。
就我个人而言,现在信用卡的支付多数都是通过APP直连或者用微信支付绑定信用卡的方式。很多小商户不再支持POS机,或者仅支持银联POS机,VISA和Master的单通道POS机只在大型的商超,酒店才能见到。而且在2023年之前,微信和支付宝的国内版对于海外发卡行的信用卡支持非常差。要么无法绑定,要么受到很多消费场景的限制。所以,外国友人最近两年到国内后就会觉得非常不方便,现金使用场景快速消失,支持境外发卡组织的POS机具非常少主要集中在酒店大商场等地,大量的公共服务包括交通,景点门票等都和移动支付绑定。
我们先来看看国内两大移动支付巨头微信支付和蚂蚁的支付宝为何对于海外信用卡支持这么差呢?个人理解这里面有历史性因素,也有前面提到的费率因素。
历史性因素是指大概在10年前人行是不允许支付机构和海外信用卡发卡组织合作境内的人民币支付业务。
2013年,当时易票连支付和万事达搞了个虚拟信用卡用于境内的人民币支付被央行叫停。
2019年之后我国金融领域全面对外开放,这些限制也相应取消。
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也先后支持绑定海外单标信用卡。但是,其使用范围,金额等都存在较大的限制。这种限制就是两大支付平台出于自身盈利考虑的商业行为了。
说直白点就是海外信用卡组织要的回佣太高了。
我在《看透银行:投资银行股从入门到精通》里面专门讲过信用卡支付的手续费是如何在发卡行,收单行和清算机构之间分配的。在国内目前是按照7:2:1的比例分配。国外的信用卡清算机构和各方之间如何进行手续费分配我没有明确的数据,但是思路应该是类似的。
问题的关键大概率是在信用卡刷卡费率上。据我所知,
欧美等发达国家信用卡的刷卡手续费高达2%-3%,这部分费用通常由商家承担。
而我国的信用卡刷卡手续费费率在2016年之后进行了统一规范,最高费率0.6%,很多流量较大的商家可以做到0.38%的费率。
那么问题就来了,目前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在做地推的时候大概率是按照0.6%封顶的费率跟商户谈的合同。如果微信支付/支付宝绑定海外信用卡组织的卡,我猜测海外信用卡组织和海外发卡行所要求的通道费率应该是远远高于银联的0.6%。这种情况下,移动支付平台完全是做着赔本买卖。
我们可以从移动支付平台的披露信息找到证据。去年7月份微信宣布支持海外信用卡绑定微信支付进行人民币交易。在发布会上微信支付表示:
对于外界关心的手续费问题,微信支付表示,为支持境外卡用户小额、高频次的消费需求,微信支付将承担境外卡单笔交易金额人民币的交易手续费。这也意味着单笔交易金额小于或等于200元的用户将免收手续费;单笔交易金额大于200元时,收取3%的手续费。若用户发起退款,则按相同比例退还手续费。
从上面的说明可以看到,
海外信用卡组织对于微信支付索要收取的手续费约为3%。
对于单笔金额小于200元人民币的小额支付,微信支付代付了手续费。对于大于200元人民币的支付,微信支付将改变原来商家支付手续费的原则,改由客户支付。
说完了移动支付,再说POS机支付。这边就更容易了,VISA,Master等国际信用卡组织的渠道默认对商家收取刷卡手续费,平均费率接近3%。银联这边刷卡费率封顶0.6%,换你是商家会选哪个渠道让客户使用?显然是优先推荐客户用银联通道,能省则省。时间长了,使用VISA,Master的客户越来越少,这就成了恶性循环,不用VISA,Master,用的客户少了商家维护额外渠道的意愿降低,客户更难找到对应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