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行圈
投行圈是您身边垂手可得的互联网投资银行!助您创业、展业、传业;助您创富、聚富、传富!【温馨提示】本系统展示的信息并不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须谨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梅森投研  ·  A股超级红包,来了? ·  昨天  
并购优塾产业链地图  ·  【研讨会】2月22-23日,企业出海防骗指南 ... ·  5 天前  
何夕  ·  大S死于日本流感-20250203104700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行圈

达晨肖冰:仅靠PPT和演讲已经募不到钱了

投行圈  · 公众号  · 投资  · 2016-11-23 17:59

正文




投资是特别理性的,人的本质又是感性的,所以做投资很累,是对人性的一种考验。

 

做投资既要关心行业,又不能太关心行业,要踏踏实实把项目投好,最终还是追求现金回报的。

 

投了一个什么项目开个庆功会有点扯,退出变现开庆功会是可以的。投出去离项目退出差得老远,很多最后还是完蛋了。

 

未来新三板公司两极分化会特别严重,会有伟大的公司诞生,同时骗子公司也会大量死亡,倒闭的、跑路的将成为常态。

 

以前的募资完全靠演讲、PPT,看谁讲得漂亮;现在机构投资人尽调特别充分、严格,不是讲得漂亮就能拿到钱。





肖冰:达晨创投执行合伙人,总裁。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暨南大学经济学硕士。从事投资20多年,对项目判断具有独到的眼光。主管公司投资业务。2012年、2013年均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最佳创投人”。 2015年,荣获清科评比的“中国最佳创业投资家”。

 

达晨创投:成立于2000年4月,是我国第一批按市场化运作设立的本土创投机构。聚焦于TMT、消费服务、医疗健康、智能制造等行业,目前共管理17期基金,总规模200亿元;投资企业超350家,成功退出85家。同时,已有62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26家企业完成IPO预披露等待证监会审核。




达晨创投总裁 肖冰(图/证券时报网)


由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主办的第十八届高交会系列活动“机遇与策略——中国创投2.0高峰论坛”11月18日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众多大咖云集,共同探讨创投行业新的变化和趋势。论坛上,达晨创投总裁肖冰也对创投行业的变化做了分析,观点精彩、深刻:


以下为肖冰先生发言内容,大咖约编辑整理:

 






投资是一种反人性的工作

 

投资这个事情不是一个好玩的事情。

 

过往这几年,特别在股灾之前那一段时间,大家把这个行业变成特别娱乐化、好玩的行业,很多人热血沸腾的投入到这个行业,把它残酷的一面忘记了。

 

其实这只是一份正常的工作,我前一分钟还在纠结项目细节,现在赶到会场,我特别不适应。这是专业的、长期的工作,跟企业做研发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更痛苦,压力更大。成功特别少,失败特别多。这可能被媒体宣传的财富故事、戏剧化故事掩盖了。

 

所以还是要回到它的本来面目,投资是特别专业的事情,也是特别反人性的事情,我们投这个事情特别理性,但人的本质是特别感性的,又要理性又要感性,哪有这样的人。所以投资每天特别累,对你的人性是一种考验。

 






寒冬还是高峰,我们并不关心

 

我们是一个投资公司,我们做投资的,就是把每个项目做好就可以了,所以我们对整个行业发展形势、同行的动态不是特别了解,坦率讲也不是很关心,为什么不关心呢?

 

因为中国的市场特别大,几个机构占行业的比重特别小。中国最大的创投公司在市场所占的份额都是微乎其微的,我想只要到美国的程度,市场的波动才会对你有较大影响。现在我们自己的规模都很小,这时候埋头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

 

另外,大家现在特别关心的是不是行业寒冬,从达晨16年历史来看,基本上过三年就会说寒冬来了,过三年又说高峰来了。我们每次到寒冬的时候,跟很多同行交流,他们说,你们很奇怪,怎么还在做投资,我们都已经休息了;还有在行业特别热的时候,你不去投好像特别没面子,别人都投了你不投好像落后落伍了。

 

我们一级市场投资跟二级市场不一样的,二级市场可能一下子熊市,一下子牛市,特别是中国的股票市场要追热点,你不追就赚不到钱。我们一级市场是特别长线的投资,投资到退出基本上5-8年,你投的时候抱着追热点的心态,最终企业本身怎么样,能不能长期发展,它的本质你可能忘掉了。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既要关心这个行业,也不要太关注行业。我们从业人员还是踏踏实实把自己每一天的工作做好,每一个项目服务好,最终的结果肯定就是好的。

 

我们其实不太关心现在创投是2.0还是3.0,我觉得这些事情也不要太花脑筋,怎么应对这些事情?很简单,就是回归行业的本质,想清楚它的本质。创投的本质100年都不会变,创投的原理、精神,过去100年是这样的,未来100年还会是这样。







创投行业突然受关注让我受宠若惊

 

市场的变化我觉得有一些,感触特别深的。原来创投行业是一个特别小众、边缘化的行业,特别不被政府关注。每次召集金融行业开会,创投是坐在角落,中间的位置是商业银行、大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是主角,创投是特别没有人理的行业。

 

过去十几年,支持很多都是停留在口头表态的层面,我们就是野蛮生长起来了,王老(王守仁  编者注) 可能很清楚,我们是没有很多政府支持起来的。特别是今年,政府前所未有的开始关注我们这个行业。

 

“国十条”等,春天来了,好像我们一下子从边缘地带往中间走了一步,突然我们也算金融行业的高管了。金融行业的很多优惠政策,什么税收、子女上学等,我们都能享受了,感到很好。

 

钱也是特别多。政府的钱,以前从来没听说,现在一下子各种政府基金,基本上都是几百亿、几千亿支持我们,100亿以下都不好意思说。然后出面的领导级别是越来越高,每次接见我们领导的级别,以前市长到我们公司来都感到特别鼓舞,后来省委书记都到我们企业来,这是前所未有的支持。

 






募资之变:光靠PPT、演讲不好募了

 

前面也讲到了,募资很大的变化就是,募资突然一下子变得很简单了。我们最近也在做一个募资,以前募资基本上都是高净值的个人,没有什么机构参与我们。但现在募资百分之百是机构,突然没有个人了。

 

机构投资人出现以后有什么大的变化呢?机构投资人是看数据的,他是专业的,他不看演讲。以前的募资完全靠演讲、PPT,谁讲得漂亮;现在尽调特别充分,会计师、律师,尽调非常严格,不是说你讲得漂亮就能拿到钱。

 

现在能够提供特别完整的历史记录的创投机构特别少,所以机构投资人的钱只能投那几个创投机构,那就出现什么情况?一线的创投机构都坐在家里募资,因为都有大的专业团队会做数据分析,主动上门找最好的创投机构。主动上门,不是同学、朋友募资,那肯定不是专业的。

 

所以这导致我们行业洗牌加剧,有良好业绩的公司,GP的业绩非常容易,并且特别大,一下子钱进来特别多;过往PR做得好,但没有业绩记录的那些机构反而募不到钱,冰火两重天。

 

如果现在还向个人募资,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因为机构钱很多,所以向个人募资肯定要打个很大的问号。未来肯定只能通过参与母基金,看看有没有机会通过他们来介入。

 

这跟美国很像,美国的基金基本上都是一代一代跟的,封闭的,基本不对个人投资者开放。所以中国好像突然有点跟国际接轨了,今年开始随着国有资本、大的机构、专业化市场化的母基金出现以后,推动我们行业有了新的变化。

 






投资之变:钱多好项目少,看不出寒冬

 

从投资来说,投资说是资本寒冬,它实际上体现在对某些行业的投资大幅减少,以及对中小企业的投资在减少。

 

我们看一下清科的数据,中小型投资在减少,PE的投资在增加,钱实际上还很多,但是钱避险的心理特别重。所以相对低的项目出来以后,这个钱就拼命的涌进去,抢那些相对成熟的项目。

 

看今年PE上半年,接近去年全年,从这个角度来看,PE是看不到什么寒冬的。钱特别多,好项目特别少,机构投资人对风险是比较厌恶的,或者专业机构专业能力不够,过往追风口的投资,去年、前年O2O、互联网+什么东西都很容易融到钱。

 

现在这样的项目大家比较害怕,比较害怕以后这个钱就投不出去了。不投那个投什么?现在新的方向很少,主流VC都在找新的方向,所谓人工智能这些东西是不是新的风口,是不是能融到很多资金,大家都在观望、布局。但是不是能融到大规模的钱,新的技术到底哪些东西大规模出现,这还在探索期。

 

新三板的公司我同意蒋总(蒋国云 编者注)前面说的,两极分化会特别严重。肯定会有伟大的公司诞生,同时骗子公司也会大量死亡,倒闭的、跑路的将成为常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