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解放军报
解放军报法人微信:瞭望军事风云,关注国家安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交国际  ·  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区安全升级项目顺利竣工 ·  5 天前  
军武次位面  ·  每日囧图丨并不是所有的车都质量过硬 ·  1 周前  
先进制造观察  ·  行业点评 |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解放军报

分享|每一代军人的记忆:军人服务社

解放军报  · 公众号  · 军事  · 2017-02-08 18:28

正文

当过兵的人,大都对军人服务社有着特殊情怀。炎炎夏日,训练场上下来买瓶汽水一饮而尽那份爽;周末闲暇,买一大包零食和战友海聊那份惬意……一个个军营服务社,承载着一茬又一茬军人对军旅生涯的青春记忆,折射出一代又一代部队管理者为兵服务的情怀。


1956年3月8日,创刊不久的《解放军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一篇题为《办好军人服务社》的社论。时光荏苒,随着社会的变迁、军队的发展,军人服务社也由当初的“小卖部”拓展为如今的“综合服务中心”“官兵之家”,服务范围、服务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有的部队,“服务社”一词已逐渐成为记忆,或是一种特殊的时代符号。如今,新时代的官兵对“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如何更好地满足基层官兵的物质文化需求?这是各级党委机关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透过军人服务社这个窗口,我们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80年代军人服务社




讲述人:一级军士长李万杰,1986年入伍


刚入伍时,部队的服务社就是个小卖部,主要是卖一些日用品,还有零食。


小卖部起初是由部队自己经营的,价格还实惠,服务态度也不错。后来,小卖部承包给地方人员经营,虽说商品种类多了,但价格比以往贵了。记得当时我的津贴就10多块,跑一趟买不了啥东西。


有段时间,小卖部忽然关门了。那时候营区没有围墙,有的老乡用箩筐背着东西进营区来卖。


部队后来想了很多办法,对服务社进行整改,但总体上还是不太令人满意。有段时间,经营服务社的多是干部家属,战士们即使有什么意见,也不好说什么。


所以,大家常常请外出的战友帮忙捎东西。每到周末,外出的战友都会拎着大包小包回来。那个热闹场面,至今仍深深印在脑海里。

90年代军人服务社

这里是副标题或关键字



▲盒子里的电话


讲述人:卫生队队长杨勇生,1992年入伍


我当兵那会儿,服务社卖的东西少,价格也比较贵。我去服务社最重要的事情,不是买东西,而是打电话。


那时候,手机十分稀罕,连队没有外线电话。服务社那部锁在盒子里的公用电话,成为我们的最爱。


这部公用电话,收费不低,长途至少1块钱1分钟。即使这样,打的人也很多。每天晚饭后,打电话的人都会排成队。因为心疼电话费,大家打电话都很简短。给父母打电话,都是三两句:身体怎么样,家里好不好,地里庄稼收了没,我在部队挺好,等等。一两分钟打完,后面战友就接上了。即使这样,我们也会高兴好几天。


最耗时间的是“恋爱电话”。有的老兵处了对象,占着电话和对象“甜蜜蜜”。时间稍长,后面排队的战友就会喊“赶紧的”,有的还凑前去对着电话喊“嫂子”,引来一阵哄笑。

21世纪军人服务社




讲述人:坦克三连列兵王杰,2016年9月入伍


当兵之前,我怎么也没想到,军营里还有超市、照相馆、咖啡屋、订票室、健身房、网吧等,旅里的“官兵之家”简直是一艘“服务航母”。繁忙的工作训练之余,到“官兵之家”看看书、上上网、买买东西,是件快乐轻松的事。

“官兵之家”的“兵乐购”超市,物品齐全,而且比外面卖得便宜。售货员的服务态度也很好。每次进货前,他们都会做调查,了解大家喜欢什么,需要什么。


其他服务项目也很实惠,比如理发只要2元钱,“军营KTV”每到周末还免费开放,很受大家欢迎。

下连后,家人来看我,连队安排他们住在“官兵之家”的标间。我妈原本很担心我,看到部队条件这么好,很高兴,说如今的部队确实不一样了。


今日“军营观察”版面

更多详情请点击底部阅读原文

军报记者微信发布

整理:李正邦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