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享
智库灯塔旗下微杂志,主要分享强有力的设计作品、产品咨询、动态,是设计师及产品经理的智慧分享平台。设计是信仰,产品是追求,请将您想推送的图私信发给我们。智库灯塔专注于产品经理和UI设计培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FC农产品研究  ·  【棉花周报】棉市复工进行时 春江水暖谁先知? ·  2 天前  
微观三农  ·  春节过后“菜篮子”供应充足 价格平稳回落 ·  3 天前  
微观三农  ·  今日学习 · 在全社会弘扬严和实的精神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智享

Saas产品如何做好架构搭建?

智享  · 公众号  ·  · 2021-04-16 16:00

正文

本文作者:丰宪飞

本文来源:小飞哥笔记(gh_c522412ef030)


---BEGIN---


我之前的一篇文章中讲到过, 一款Saas产品,产品架构搭建的好坏,对结果的影响截然不同。


如果Saas产品架构搭建的不好,那么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


1.客户在完成某一个具体任务的时候,在整个操作的过程中,有一堆不相关的功能出现在客户的操作页面里,导致客户无法高效率的完成工作;


2.没有一个框架性的产品架构指导,后面遇到的新需求,新功能,有可能会被后来的产品经理任意归类,或者新建一个归类来解决新问题,最终产品越做越乱;


3.随着需求越来越多,需要开发的功能就越来越多,功能的耦合度也越来越高,然后开发难度就进一步增大,经常会面临重新搭建架构的局面。


反之, 如果架构搭建的好,那么带来的好处至少有以下几种:


1.对客户来讲,看到的页面都是简洁的,能高效的完成任务,给客户带去价值;


2.架构搭建的好,客户用起来好用,就会有更多的客户愿意用,给公司带来了更多的商业价值。


3.不用由于架构搭建不合理而带来的重构烦恼,以后的新需求、新功能基本上都能在架构内找到合适的位置;


4.公司能够花费更低的成本来实现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


可见,架构搭建的好坏,对业务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那么, 如何才能把一款Saas产品的产品架构搭建好?


这里,我们先对架构做一个定义。


百度百科对“架构”的定义,里面有很多技术语言方面的解释,理解起来也比较麻烦。


于是,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了一个新的定义。


架构的定义是指:


“根据架构搭建者对业务的理解,找出用户需求,把用户需求转换为对应的功能,把功能按不同维度进行分类整合, 并梳理出分类整合好的各个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最终形成一个产品来解决某一类问题”。


这就是产品架构。


这句定义里有三个关键点:


1.对业务的理解,找出用户需求,把用户需求转换为对应的功能,把功能按不同维度进行分类整合;


2.并梳理出分类整合好的各个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


3.最终形成一个产品来解决某一类问题”。


通过对这3个关键点的理解与运用,对如何能搭建好一个Sass产品架构,你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接下来我一个一个的讲。


01

解决某类问题


先从第三个关键点开始聊,对于Saas产品来讲, 搭建好的产品是用来解决问题的,而且还是某类问题。


这个“某类问题”就是战略问题。


战略对于产品,或者说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最重要的作用就是:


知道要做什么,不做什么,很清晰或者大概范围的知道要解决的问题的边界在哪,然后在这个边界范围内去定义产品,设计产品,给客户带来价值,从而也给公司带来商业价值。


02

功能分类整合


战略问题梳理好以后,接下来就到第二步:


通过对业务的理解,找出用户需求,把用户需求转换为对应的功能,把功能按不同维度进行分类整合。


如何对Saas业务进行理解?


宏观上,可以从行业定义的理解、行业的市场规模、行业发展所处阶段、外部经营环境的分析(PEST)等维度来理解业务;


中观上,可以从产业链上下游分析,企业竞争格局的分析、资源集中度、进入门槛的分析、标杆企业商业模式分析、Saas竞品分析等维度来理解业务;


微观上,可以从服务企业经营的业务,相关角色,工作流等角度来理解业务。


关于对业务理解的问题,我这里讲了一个思考框架。


更详细的业务理解问题,改天我会单独写一篇文章来深度讲解。


如何找用户需求?


方法有很多, 比如:


1.可以通过用户访谈的形式找需求;

2.可以通过用户调查的方式找需求;

3.可以通过深入一线,观察、学习的方式找需求;

4.可以通过会议沟通的方式来找需求;

5.可以通过竞品分析的方式来找需求;

6.等等。


如何把功能按不同维度进行分类整合?


这里就是在做分类整合时的核心思想就是,一个大分类里要用来解决一类问题。


比如, 一款给餐饮商家用的Saas系统,后台包括的功能模块有:商品、订单、数据、营销、店铺、财务等模块,


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 遇到商品需求功能,就要把功能归类到商品模块;遇到营销需求功能,就要把需求归类到营销模块;而不是没有标准,乱放。


通过对业务的理解,找到了用户需求,并把用户需求转换为功能,并对功能进行分类整合后,最终就会得到了一个功能结构图。


例如, 下图就是某景区Saas产品通过以上方法梳理得到的功能结构图:


PS:为了方便理解,以上一二级模块细节内容有所删减。


03

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


通过上一部分, 我们已经找到了要做的功能,并把功能进行了分类整合,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模块。


此时还不算完成产品架构的整体思考,因为一个又一个的产品模块独立着,没有连接在一起的效果就是:并不能发生什么效果。


只有把各个模块有效的连接在一起才能实现目标,解决问题。


这时, 需要梳理出分类整合好的各个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何梳理各个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


可以用数据流转过程来梳理。


比如, 还是以文章中提到的景区Saas产品为例:


1.景区想要卖票,那首先应该在门票管理模块上传门票,管理门票;


2.上传的门票信息会进入店铺中,供游客查看、购买;


3.游客通过店铺购买完门票以后,就会生成订单信息,进入订单模块;生成财务信息,进入财务模块;生成数据信息,进入数据模块。


最后, 通过数据连接,就能把各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梳理清楚了。


最终形成的产品架构图如下:



PS:为了方便理解,以上的逻辑思考图,有所删减。


这里补充个话题聊一下:


“关于搭建产品架构时,我们是否有相似的解决方案可以参考?”


虽然说,每家公司的每条业务根据行业、机会、自身能力等情况的不同,梳理出来的战略基本上都不一样,搭建出来的产品架构也就不一样。


但是, 我们把这些所有的不一样,给抽象思考,分类整合一下,基本上可以发现所有公司做的Saas产品,基本上都属于两大类(以下分类目的,是梳理出产品要解决的问题大概属于什么类型,然后我们在搭建产品架构时,可以找到类似的解决方案来参考):


1.业务垂直型;

2.行业垂直型。


PS:随着创业公司业务的发展,这两大类会有合二为一的情况存在,也就是Saas产品里包含了多个垂直行业的多个业务场景的多个解决方案。


第一类,业务垂直型:


业务垂直,可以这样理解,Saas产品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家公司商业系统中的某个系统,也可以这样讲,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家公司价值链的某个环节问题。


可能理解起来比较抽象,这里我举两个例子讲讲。


比如:


在制造行业,一家公司的商业系统会是这样的,研究开发——采购——制造——营销——销售——服务;


在广告行业,一家公司的商业系统会是这样的,购买媒体——开发客户——商品企划书——企划销售——广告制作——实施、评论。


这两个案例就是制造行业和广告行业商业系统情况的一个介绍(或者是制造行业和广告行业价值链相关环节的一个介绍)。


做Saas创业的公司, 会把整个大的商业系统中的某一个或多个小系统单独提取出来,给出相应的Saas产品解决方案,这就是业务垂直型。


现在比较通用的业务垂直型Saas产品,解决的业务问题,大概都有:


1.CRM;

2.人力资源;

3.ERP;

4.推广营销;

5.财税;

6.OA;

7.等等。


如果,你解决的是业务垂直型相关的业务,那么每一个业务垂直型相关的问题,你都可以找到相关的书籍、竞品等来看,看看类似的产品是如何搭建架构的,可以学习,参考。


第二类,行业垂直型:


行业垂直型,就是你公司Saas产品要解决的问题是某个垂直行业相关的问题。


比如:


1.零售;

2.餐饮;

3.旅游;

4.教育;

5.医疗;

6.物流;

7.等等。


解决行业垂直型问题时,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框架去思考:


行业产业链+企业价值链。


首先进行行业产业链的思考,可以得出的结果是,能清楚的知道公司要解决产业链里哪个经营主体的业务问题。


知道要解决哪个经营主体的问题后,接下来要思考的是,要解决经营主体哪个或者哪几个价值链环节的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