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技术 | 高质量棉纱的纺纱要求(上)
(紧接上期)
高质量棉纱除了对混配棉的物理指标的严格把控外,还要对生条和精梳条的质量进行精细管理。如果生条、精梳条的质量达不到后工序的工艺要求,即便是原棉质量优良也难以保证成纱质量。因此,严格监控半制品质量是生产高质量棉纱的关键,要制定明确的棉结、杂质、带纤维籽屑以及短绒率的控制标准。
表5 高质量针织纱纱对生条、精梳条的要求
经生产实践证明。表5中的半制品质量要求能够满足高质量棉纱的要求,但生产过程中不可能将每一根生条、精梳条的质量指标都能够准确地控制在要求的范围之内,在实际生产中允许除棉结、带纤维籽屑外的指标有一项或两项偶尔超出控制范围内。
表6 高质量机织用纱对生条、精梳条质量的要求
与高质量针织纱相比,高质量机织纱对生条精梳条质量要求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短绒率和未成熟纤维百分比的要求宽松一些,主要是因为针织物为保证染色效果而对毛羽的要求较高。
由于长绒棉纤维细度细、长度长,含糖量、含蜡量相对较高,因此在高质量高支纱的生产过程中,对棉结、带纤维籽屑、短绒率、未成熟纤维百分比的控制相对困难,且高支纱上的疵点更容易显现,对生条、精梳条质量指标的要求更严格,见表7。
表7 高质量高支纱对生条、精梳条的质量要求
使用长绒棉生产高支纱时,对生条和精梳条的质量标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随着纱支提升,对棉结、杂质、短绒率、带纤维籽屑以及未成熟纤维百分比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因此,生产高品质高支纱,优化原料质量比提升生条和精梳条的质量更为可行,但对梳棉和精梳工序的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2.4 高质量针织普梳纱、半精梳纱对生条质量的要求
生产高质量普梳纱比半精梳纱更困难,除了要严格执行混配棉标准要求外,还必须优化梳理工艺,保证生条质量满足高质量普梳纱的需要,见表8。
表8 高质量普梳纱对生条质量的要求
半精梳纱的部分纤维不经过精梳工艺流程,因此对生条质量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生产高质量的半精梳纱,对生条质量的要求必须与普梳纱划分清楚界限,否则就不可能是产出高质量半精梳纱。高质量半精梳纱对生条质量的要求见表9。
表9 高质量半精梳纱对生条质量的要求
为确保棉纱达到高质量的标准要求,必须对混配棉、生条及精梳条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纺纱工艺部件、设备基础和生产管理必须遵循明确的规范。
(1)在保证原棉质量的基础上,优化各工序的工艺参数,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更换工艺器材、强化操作技能培训,以确保纺纱器材、设备状态及运转操作管理标准的统一性,是保证棉纱质量稳定的关键。
(2)棉条质量的台间差异应控制在15%以内,同一机台的眼(锭)差,定量应控制在1.5%以内,其他指标应控制在10%以内。以确保质量指标的变异系数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3)各工序生产同品种的机台,必须确保使用相同的工艺部件,以保障棉纱质量的稳定性。
温湿度的波动是影响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因此,制定各工序温湿度标准,加强对车间温湿度的管理是保证棉纱质量稳定性的基础。高质量棉纱对各工序温湿度的要求见表10。
表10 高质量棉纱对各工序温湿度的要求
纺纱车间温湿度的控制必须依据外界露点温湿度的变化进行调整。由于室外温湿度随季节变化较大,因此不同季节对纺纱生产车间的温湿度控制要求也有所不同。棉花具有极强的吸湿和放湿能力,车间温湿度保持合理在的范围内至关重要,如果车间的温湿度控制不当,棉纱质量就会出现波动,严重影响质量指标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棉纱的纱疵数量是决定织物质量的一个关键姓指标,因此,将棉纱细小纱疵控制在较低的水平至关重要。为满足客户对高质量纱线的要求,需要制定纱疵控制标准,见表11。
表11 高质量棉纱对纱疵的要求
一般只要棉纱的各级细小纱疵符合规定标准,那么其它质量指标也会比较容易达到要求,部门纱疵数量也会显著减少。
生产高质量棉纱的基础是棉花质量,只有棉花的物理指标能够满足混配棉的质量标准,才能使棉纱质量达标。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生条和精梳条的质量,特别是棉结、杂质、短绒率、带纤维籽屑和未成熟纤维百分比等指标。设备维护、操作管理、工艺元件和生产环境温湿度等因素也是影响棉纱质量的关键因素。生产高支棉纱,还必须有效控制细小纱疵。
来源:李延安 王志洪 张红 陈小卫 王亚西 东恒兴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想要获取更多纺织资讯和最新行情,关注公众号
「纱线网newyarn」
,回复「行情」,
及时获取最新纺织行情;
回复「加群」,
邀请您加入1000个纺织群;
回复「招聘」,
查看最新岗位信息。
长按扫码关注中国纱线网官方唯一公众号纱线网newya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