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思维纪要社
买方、卖方的各行业、企业的跟踪纪要及音频,对突发事件(宏观政策、市场、行业、企业)的解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生信宝典  ·  iMeta | ... ·  昨天  
生物制品圈  ·  喷雾冷冻干燥的设计和工艺考量 ·  3 天前  
生物探索  ·  Nature | ... ·  2 天前  
BioArt  ·  Nat Commun | ... ·  2 天前  
BioArt  ·  Cell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思维纪要社

跟踪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闪辉与北大光华MichaelPettis】政策刺激足够吗?

思维纪要社  · 公众号  ·  · 2024-12-18 22:17

正文

最近公众号改变了规则,推送不按时间顺序,如果不想错过《 思维纪要号 》的文章,请设“星标”并且经常点击“在看”,感谢大家支持!

本公众号是《思维纪要社》的备用账号,通道↓↓↓

两边内容不一,请勿错过精彩内容
所有内容都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感谢理解

全文摘要

中国正面临复杂的经济挑战,包括国内经济压力和美国贸易威胁,这要求政府采取一系列刺激措施以提振经济。尽管短期内通过扩大财政支持和刺激需求的努力被视作必要的应对,讨论认为这些措施可能不足以解决根本问题。中国的债务问题、房地产市场波动、制造业调整和出口依赖性是讨论的焦点,显示了转向消费驱动增长的迫切性和政策行动的复杂性。尽管政策制定者展现了进一步行动的意愿,但对实际效果和可持续性的担忧持续存在。中美贸易关系的紧张局势和解决债务问题、经济结构调整的挑战,凸显了中国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中国面临经济挑战与政策刺激措施

中国经济近期面临多重挑战,包括国内经济压力和外部来自美国贸易威胁的上升。面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宣布了一系列刺激措施,并在上周进一步加码。虽然短期内这些措施有望刺激需求,但长期效果仍存疑问。中国经济的增长在过去两年中出现了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况,如 2023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低于预期,尽管服务行业有所反弹,但随后的国内需求疲软。尤其在2024年上半年,虽然出口表现强劲,但国内需求持续减弱。这导致了政府在九月底宣布了刺激政策包。值得注意的是,政府的反应速度和力度超出了市场预期,这表明政府在容忍经济下滑方面可能比投资者先前预期的要更为开放。

评估地方政府债务政策调整的有效性

讨论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政策调整的必要性与预期效果。重点在于,通过增加债务限额,地方政府能够维持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如教育和医疗,而不仅仅是偿还债务。虽然短期内可能不足以解决巨额的债务问题,但长期来看,这一步是朝着正确方向的尝试,有助于地方政府维持日常运营和服务质量。然而,政策的效果还难以立即判断,需要更多时间来观察其对经济的真正影响。

政策调整与中国消费刺激计划

讨论了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关注及其潜在动机,比如刺激经济或增强市场信心。强调了政策制定者认识到以往主要的刺激手段,如基础设施投资,不再那么有效,因此开始注重消费作为新的驱动力。提到了政府可能采取的措施,如鼓励商品交易和补贴,以促进消费。同时,分析了美国大选后可能的政策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出口对经济的影响分析

讨论了中国出口,特别是对美国出口,对中国 GDP的贡献及其面临的风险。指出中国出口占GDP约20%,对美出口占15%,即使美对华加征关税至100%,对经济的直接影响有限。强调国内问题对经济的潜在影响更大,并提到中国政府应对经济的灵活性和低政府债务水平。同时,讨论了中国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向消费驱动型经济转变的挑战,以及政策制定者在实施这一转变时的犹豫。

中国债务危机及政府干预策略

讨论了中国高 GDP增长目标导致的债务问题,指出为实现目标,政府大量投资于非生产性领域,尤其是房地产和基础设施,从而引发债务快速增长。讨论了债务结构复杂,涉及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企业、家庭债务,其中地方政府债务背后有中央政府隐含的担保。分析认为,中央政府最终可能承担债务责任,因为地方财政面临困难,而经济增长目标的压力迫使地方政府过度借贷,最终导致坏账增加。讨论还触及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债务问题上的权力斗争,以及可能的债务解决方案,包括迫使地方政府通过资产变现来偿还债务,这同时也是中央政府试图强化中央集权的过程。

债务管理政策对地方政府的影响分析

讨论了地方政府增加债务发行限额以应对现有债务问题的政策效果。批评者认为此政策实质上是将债务从显性转移至隐性,未根本解决问题,且对财政和银行系统的影响有限,银行系统因此可能需要额外资本支持,导致债务成本降低与银行收入减少之间的效益抵消。此外,提出了政府通过其他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努力,但未详细阐述。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面临的挑战

讨论了中国在经济政策上的一些问题和可能的对策,指出继续补贴制造业可能加剧不平衡,并批评了将收入转移到企业以刺激消费的策略。强调了稳定房地产市场以恢复家庭信心的必要性,但同时也指出中国存在房地产过剩问题,特别是对一个正在萎缩人口的国家而言。讨论还提到了东部和西部地区在房地产问题上的差异,以及针对不同地区应采取的策略。

对中国经济刺激策略的分析与担忧

讨论了通过提升股市、实施直接消费补贴以及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虽然提升股市理论上能增加消费者财富,从而刺激消费,但实际效果可能有限,因为股市参与者多为富裕阶层,且市场波动性大。直接消费补贴虽试图通过增加特定群体的收入来刺激消费,但由于地方财政约束,实际效果有限。此外,面对可能加剧的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中国及全球市场表达了担忧,鉴于中国在全球经济和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

中美竞争对全球制造业的影响

在过去的两到三年里,中国的策略侧重于加速制造业的增长,这要求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份额增长速度要快于其在全球 GDP中的份额增长速度。然而,美国制造业份额自本世纪初以来持续下降,目前仅占全球GDP的23%,而全球制造业的份额仅为17%。为恢复美国制造业份额至接近其GDP比例,面临的主要障碍是中美两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主导地位。两国都试图增加本国的制造业份额,但这会导致其他国家的制造业份额相应减少,而全球其他国家并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欧洲正在加强贸易政策,防止其制造业份额进一步缩水,导致更多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但这一趋势对发展中国家自身制造业造成了负面影响。中国试图通过扩大制造业来解决这一问题,但这一策略在他们成为全球制造业重要力量时已经不再有效,需要全球其他国家的显著适应和合作。

政策刺激短期可能改善经济

讨论了政策实施的前景,强调短期内可能看到更大力度的财政支持,以刺激经济需求,但这仅是短期解决方案。长期看,通过提高消费在 GDP中的比重,减少投资和贸易目的的比重,来实现经济平衡和增长,是更为可持续的方式。然而,实现这一转变面临政府和企业减少其在GDP中份额的挑战。对于中国而言,问题似乎比解决方案更为明显。政策刺激的有效性在解决中国经济问题上仍存在不确定性。

问答回顾

中国面临的国内经济挑战和外部风险是什么?

中国正在努力应对国内经济挑战,如美国贸易威胁的影响,同时也面临因美国贸易政策而不断升级的外部风险。

宣布的刺激措施的预期效果是什么?

宣布的刺激措施的预期效果是扩大财政支持,预计这将导致更有力地刺激经济的需求侧,特别是在第一季度,为这些挑战提供短期解决方案。

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有什么令人惊讶的地方?

中国的经济增长令人惊讶,原因是在前几年强劲反弹后, 2023年的增长率低于预期,以及尽管国内需求持续疲软,但2024年出口的弹性。

政策制定者最近宣布的经济刺激计划有什么意义?

最近的刺激方案意义重大,因为它代表了旨在应对紧迫经济风险的重大政策变化,如减少地方政府债务,确保学校和医院等基本服务的支出。

地方政府债务分配的增加有多大意义?

在地方政府超过 60万亿元人民币的国内总负债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债务拨款的增加并不算太大。然而,这足以对解决今年预计的财政赤字产生有意义的影响。

股票市场上有什么新措施及其潜在动机?

股票市场的新措施旨在通过建立信心、制造更多的通货膨胀或鼓励股票销售来刺激经济。对股票市场的关注表明了产生经济活动的潜在策略。

中国政府如何转移经济刺激的重点?

中国政府正在将经济刺激的重点从传统的基础设施投资转向更加强调消费,认识到盈利的基础设施项目可能不那么容易找到,有必要转向消费主导的增长模式。

美国提高关税对中国经济的潜在影响是什么?

美国提高关税对中国经济的潜在影响可能很大,因为对美国的出口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很大一部分。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如果中国对美国的所有出口都被征收高关税,这可能导致中国 GDP增长放缓。然而,实际影响将取决于中国的调整能力和更广泛的全球经济背景。

中国政策制定者对经济刺激的挑战和反应是什么?

据信,中国政策制定者正转向更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刺激,而不是依赖消费估算等更容易、更直接的工具。他们面临的挑战包括管理刺激经济的艰巨任务,同时应对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比率的大幅上升。应对措施包括部署各种工具和应对高债务水平的影响。

演讲者之前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债务水平的预测与实际结果相比如何?

在之前的一次谈话中,这位发言人预测中国的高 GDP增长目标是不可持续的,并将导致非生产部门的投资大幅增加,从而导致整体债务负担迅速上升。这位发言人预计,在债务达到当前水平之前,政策制定者会遏制这一进程。然而,实际结果恰恰相反,中国的债务-GDP比率上升到300%左右,远远高于预期,这使得最终的调整更加困难,因为存在更多的不良投资。

谁是中国地方政府和企业债务的最终负责人,如何负责?

中国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债务主要是中央政府的责任。这是因为地方政府债务是由北京设定的 GDP目标产生的,地方政府只有在中央政府的隐性担保下才能提高债务水平。如果地方政府无力偿还债务,人们会认为中央政府会介入,而且这一义务不仅延伸到地方政府债务,还延伸到企业和家庭债务。因此,中央政府直接或间接地与中国的所有债务挂钩,因为债务主要是由商业银行发放的,而商业银行需要由中央政府进行资本重组。

中央政府在偿还中国债务问题上的立场意味着什么?

中央政府面临着一个艰难的处境,它希望保持干净的资产负债表,同时创造高 GDP增长目标,这要求地方政府借贷并投资于基础设施项目,最终产生的增长低于成本。这就造成了地方政府累积损失,而中央政府间接负责偿还这些债务的局面。在这些不良投资的成本分配问题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政治争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