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拨回到2017年四季度至2018年一季度。
对于小黄人和爱米来说,那是个好时刻。
当时银行卡里加公司账户里放着数千万的现金;每个月各个业务加起来,单月利润近千万;再加上各种自己的投资很成功,真的算是三十而立,小有成绩。
就连和合伙人新做几个月的区块链媒体业务也杀进前列,估值过亿,连投资币浮盈都有数千万以上。
当时,小黄人还没飘。
因为我知道,虽然表面看起来一切那么美好,危机已经潜伏。
一
最大的危机就是P2P行业的合规备案,日益紧迫,压力巨大。
对于当时的爱米来说,因为涉及的房的业务和部分车商合作的业务,最大的问题就是超过限额。
政策规定,对单个个人放款不能超过20万,对单个企业放款不能超过100万。
很显然,对于深圳、上海等地的房子,别说20万,100万都远远不够;对于单一车商也不可能只做20万,100万的业务。
从风险角度来说,哪怕就是同等质量的资产业务,金额大且集中的肯定风险更高。
从贷后处理来说,分散的个人业务也相对好处理,例如爱米重点做的个人车贷业务,平均单个标的8-10万,个别业务出问题也不怕,处理起来几个月即可。
而房和车商业务集中金额大的业务则很难,催收成本高,还需要人脉关系,还动辄需要1-2年的时间。
从流动性角度来说,金额大集中的也更容易发生危机。
因此,我们果断的决策全力聚焦个人车贷业务,其它业务一律存量压缩,不做新增业务。
动作不可谓不快,决心不可谓不大,方向不可谓很正确。
二
方向既定,果断动手。
挤兑雷潮前,还算顺利。
爱米房的业务从去年最高峰存量接近3个亿,压缩到如今在平台上只有六千多万,压缩正常回款比例高达80%。
所有车商业务现在对比去年最高峰也平均压缩了近一半。
而最优质的个人车贷业务,从去年年中的几千万,一年时间增长十倍以上。从十三线配角到成为一号主角。
如果没有挤兑雷潮的话,现在个人车贷业务应该做到10个亿左右待收,一年净赚一个亿以上。
而房和车商的相对大额集中的业务也被消灭差不多干净。
可惜没有如果。
三
今年6月,某位领导说超过8%的理财收益就危险,超过10%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上海的善林、唐小僧、联璧相继出事暴雷,直到作为行业脸面的网贷之家旗下的投之家出事暴雷,行业的信任彻底坍塌,挤兑危机席卷整个行业。
杭州从天堂变成雷都,深圳排名前二的平台生死不明,北京上海的平台也都死伤过半。
整个行业从拿备案的期待,一下子掉进——还能不能活下去。
爱米的用户也慌了,最惨淡的时刻,资金从净流入变成了净流出80%-90%……这才有了后来的展期。这个能单纯的怪谁吗?很难说。
房价下跌,网贷暴雷,股市暴跌,上市公司还不上质押股票的钱,大型企业还不起银行的钱。
整个国家都陷入某种意义上的jing ji和jin rong危机中。
因为整个大环境的恶化,太多的企业个人资金链恶化。
既然事情来了,那就别抱怨,去解决。
四
当时,我们的判断是,这是个几个月内就能消化掉的危机。
现在看来,图样图森破。
我们的解决应对方案严重乐观了。
虽然有了展期,每个月还款还是数千万,正常回的还,逾期或啥的垫。
几个月下来,正常还和垫了合计2个亿多。债转平均95折全收,还有大量的无任何折让的都被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