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创事记
新浪科技旗下高端专栏,犀利观点,欢迎投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GiantPandaCV  ·  DeepSeek-V3 FP8量化浅析 ·  2 天前  
浙江大学  ·  2025,Fighting! ·  3 天前  
武汉大学  ·  碰-杠-胡!武大人这个春节赢“麻”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创事记

火在YouTube上的中国网红

创事记  · 公众号  ·  · 2020-01-08 16:30

正文


除了李子柒和办公室小野,还有什么样的网红出海能火?


文/闫丽娇   编辑/周昶帆

来源: 燃财经(ID:rancaijing)


“李子柒在韩国超级火! ”一位韩国粉丝向燃财经表达了她对中国创作者李子柒的喜欢。

“她的每期视频我都看了不下10遍,尤其在睡前或失眠的时候。 ”而当燃财经询问原因时,这位韩国粉丝略显激动地表示,李子柒的生活状态满足了她对美好生活的所有期待: 不用担心物价上涨,不用考虑各种不公与竞争,把就业难、老年人的高贫困率可以统统抛之脑后。

每个国家年轻人面临的社会状况不尽相同,但身处时代洪流之中的个体,又都有相似的焦虑。 当某种创作恰逢时宜出现时,就会很容易引起共鸣。 这也是李子柒红到海外的原因之一。

内容决定人气。 在YouTube平台上,李子柒拥有816万粉丝,这么庞大的粉丝量在国内出海网红中,并不多见。 唯一与她比肩的是“办公室小野”,截止目前,拥有814万YouTube粉丝。 虽然国内出海的创作者成千上万,但人气真正与办公室小野和李子柒相当的,却几乎没有。 摆在整个行业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让更多的国内创作者走出去,火出圈。

在网红出海的过程中,Google旗下面对全球用户的视频网站YouTube毫无疑问成为了他们的首选。 YouTube的头部创作者,仅通过流量变现就可以养活自己。 与此同时,YouTube还为创作者提供相对完善的用户数据,帮助他们吸引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粉丝。

但即便在这样条件相对完备的情况下,国内拥有出海业务的MCN机构也并不多。 拥有一定粉丝数的创作者可以与YouTube共享广告收益,相当于是一笔额外收入,但为什么国内多数MCN机构不涉及出海业务? MCN出海难,到底难在哪? 同时,那些已经在海外小有名气的创作者有哪些共同特点呢?

01

YouTube上“最火”的中国区作者


排在YouTube中国区最火的两位创作者分别是李子柒和办公室小野,前者拥有816万粉丝,后者紧随其后,拥有814万粉丝。 李子柒已经超过办公室小野,成为YouTube 上订阅数第一的中国区创作者。 排在第3名、拥有377万粉丝的滇西小哥与前两名相差了400多万粉丝。

根据第三方统计平台Social Blade统计的YouTube中国区作者数据,去除机构创作者,YouTube上中国区粉丝数前15名的网红创作者为: 李子柒(816万)、办公室小野(814万)、滇西小哥(377万)、The Food Ranger(373万)、宇哥讲电影(125万)、美食作家王刚(115万)、Naomi‘SexyCyborg’Wu(105万)、阿木爷爷(86.4万)、周六野(72.7万)、花花与三猫(60万)、翔翔大作战(48.2万)、甜悦Tinrry(44.8万)、郝给力(42.7万)、仇仇qiuqiu(40.7万)、日食记 (37.8万)。

其中,中国区创作者并非都是中国作者,也不乏The Food Ranger这样的深入了解和传播中国文化的外国人。

这些出海的网红们,也各具特色:

“滇西小哥”是一位土生土长的云南姑娘,与李子柒风格接近,只不过她的内容更贴近乡土民生。 有人把李子柒的视频比成不染一丝烟火的岁月静好,而滇西小哥就是充满生活气息的五味杂陈。 她的最新一期视频是制作豆腐血肠。 刚杀完猪的猪肉和大肠,混合新鲜猪血、豆腐,全家人要忙碌一整天去制作。 就是在这种忙碌里,很多人看到了中国农民最原汁原味的生活。

滇西小哥自制吹猪肝  来源 / YouTube

“The Food Ranger ”背后的创作者中文名为常乐,是一个扬言要三年吃遍中国的加拿大人。 虽然不是中国人,但他的创作很多都与中国食物相关。 这位“吃货老外”喜欢吃辣,也会像很多海归一样讲话中英文混杂。 最新一期视频,常乐去了重庆,他用“More 香”形容重庆小面的味道。


The Food Ranger 体验重庆小面

来源 / YouTube

“美食作家王刚”也是一位美食博主。 王刚是一位专业厨师,他的视频除了详细讲述菜品制作过程外,还会将注意事项和容易踩的坑提示给用户。 看完他的视频,你会有种厨神上身的错觉。


美食作家王刚的“水煮肉片”教程

来源 / YouTube

除了上述这3位创作者,翔翔大作战、甜悦Tinrry、日食记也都是美食视频作者。 “翔翔大作战”是一位美食兼搞笑作者,开箱、黑暗料理是他的特色。 小翔哥的粉丝告诉燃财经,看小翔哥做饭很“上头”。 “看他做什么不重要,光看他手舞足蹈就很开心。 ”而“甜悦Tinrry”是一位以制作西点烘焙为主的美食作者; 日食记的视频更贴近年轻人,他的美食更多是“棉花糖布朗尼”、“回锅香辣羊蹄”、“寿喜锅”这类。

富有表演力的小翔哥  来源 / YouTube

除了一大半以美食为主的创作者,还有像“宇哥讲电影”这类电影解析类创作者以及“Naomi‘SexyCyborg’Wu”、“周六野”这类主打时尚生活的创作者; “仇仇qiuqiu”是位美妆创作者,在YouTube上,美妆也已经是红海,且国内外美妆风格差别较大,所以前15位人气创作者中,美妆类占比很小。

“郝给力”和常乐一样,也是关注中国文化的外国人,他会主讲健身和教男士变帅的方法。 “阿木爷爷”是15位头部创作者中年龄偏大的一位。 他和手工耿一样,都是手工艺人,不过阿木爷爷做的东西更有实用性。


手工艺人阿木爷爷自制的小猪佩奇

来源/YouTube

总体来说,人气作者的内容在结合背景音乐、合适的拍摄基调、主题后,绝大部分都是非常成熟的作品。 作品完成度很高,剪辑有恰到好处的爽感,中间不会有让观众停下来的间隙。 而且基本都是持续的创作者。 看他们的视频,或领略新知,或感觉愉悦,非常“杀时间”。

02

谁适合出海?


在国内顶级的网红,在国外不一定就拥有超高人气。 如果对比国内第一梯队的网红和红到海外的创作者,他们之间的重合度很低。 那么,什么样的网红更容易沉淀国际粉丝、更适合出海呢?

首先,要有足够的独特性。 滇西小哥拥有336万微博粉丝,相比其他大V,粉丝数并不算多。 美食博主“日食记”在微博有1840万粉丝。 但滇西小哥的YouTube关注度却远远高于日食记。 根本上说,在YouTube平台上,日食记的内容没有滇西小哥那么强的不可替代性。 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要想跻身第一梯队,创作题材的独特性是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强中国风。 YouTube上排名前5的人气创作者中,有3个都与中国文化相关。 李子柒、滇西小哥、The Food Ranger,他们展现了中国乡土生活美食、浓郁的中国城市生活图景以及中国田园生活、家庭生活,填补了YouTube上中国风领域的内容空白。


图片来源于李子柒视频

再次,低语言门槛。 这也是为什么美食类创作者最受欢迎的原因。 葡萄子海外业务部负责人茱莉告诉燃财经,美食是所有出海内容中最直接也是效果最好的类别。 “美食具有普适性,是全世界的通用语言。

在2018年举办的亚洲RISE科技峰会上,办公室小野将自己的走红原因总结为三点: 有热情、创造力、表演形式为默片。 非语言类的视频内容核心在于动作和场景,创作者不需要那么多的解释或旁白。 除此之外,办公室小野的YouTube视频标题和描述采用英文,进一步降低了国外观众的观看门槛。 在视频中她还会将关键信息用英文标注,便于理解。

最后,机构化运营。 新榜曾经分析过办公室小野在海外非常火的原因: 海外用户大量是UGC团队,办公室小野是PGC打法,打造出UGC的感觉。 在国内,第一梯队的网红背后都有机构和团队支持。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专门为国内MCN提供海外业务服务的机构。 比如WebTVAsia葡萄子传媒就是一家立足亚洲的MCN机构,其两大主要业务,一方面是引进海外网红及优质内容,另一方面是为中国创作者及品牌提供出海服务。

03

出海=YouTube?


出海,网红和MCN机构优先选择的平台都是YouTube。 海外的社交平台众多,但为什么YouTube最适合网红出海呢?

从事海外营销服务的姜熙提到,国外的视频网站竞争没有国内那么激烈,国外没有那么多“爱优腾芒(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芒果TV)”,提到视频网站,第一反应就是想到YouTube,基本处于垄断状态。 而茱莉认为,除了可选择性少之外,YouTube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平台,它的收益分配规则更科学。

“创作者在YouTube上收益主要来源于几方面: 一方面是来自谷歌的广告投放,包括视频的前贴片、后贴片广告,图文广告的展示、形成品牌后的广告营销收入。 另一部分是版权收益,每一条拥有原创版权的视频都会被认定为资产,是资产就有能带来收益的可能。 你的原创歌曲或画面被别人引用,对方就会相应支付版权费用。 ”茱莉解释说。

此外,YouTube后台数据分析工具也更完善。 “这些数据能够直观体现每位创作者内容输出和设计效果,对于创作者,能够给到下次创作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据茱莉介绍,YouTube后台有用户画像数据,国内的运营人员能够根据数据和画像判断出应该添加怎样的标签、标题或语言,来满足大部分粉丝的需求。

一般来说,网红出海的首选目的地是华人用户多的地方,海外运营人员会侧重在华人聚集的国家或地区,例如东南亚、加拿大和美国投放营销资源。 而拓展完华人圈层后,再到其他地区,就要有意识地加入语言辅助。

除了以上收益外,YouTube还有其他几类收益,比如付费订阅、电商、直播打赏等。 但姜熙强调,这些都不太适合国内的创作者,国内出海的创作者主要还是依靠流量广告分成。


图 / Unsplash

原因在于国内的这些创作者,首先依靠国内平台生产内容,只有少数人会专门为海外平台定制内容。 如果创作者想增加收益方式,需要花费更多精力。 “创作者想做付费订阅等模式,就要把YouTube当成一个主战场,要花更多精力维护用户。 而且创作思路和变现思路也和简单出海不一样。 ”茱莉说。

而YouTube平台上的广告分成,相对于国内平台的分成比例和模式则更加合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GiantPandaCV  ·  DeepSeek-V3 FP8量化浅析
2 天前
浙江大学  ·  2025,Fighting!
3 天前
丁爸情报分析师的工具箱  ·  【工具】这个工具让人人都可以每分钟输入400字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