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变化很快,短剧市场以周为单位在变。每一位从业者都觉得,对爆款短剧流量密码不得其法。
如果说以前入局短剧还有先发优势,那么行业发展到现在,竞争足够激烈,大部分人面临的是被淘汰出局的困境,最后留在牌桌上的只会是头部。“全中国懂短剧的就10个左右的团队,其他人全在瞎拍”,业内某头部团队资深人士如此向Tech星球说道。
但是,入局的玩家还在增多。抖音、快手、淘宝、小红书、美团都在发力或借势营销,影视行业正规军团队下场的也越来越多。短剧投入门槛被拉高。制片老刘表示,过去一部短剧投入成本在20万左右,去年涨到了30多万,现在则差不多要50万元。据Tech星球了解,咪蒙团队一部短剧投入费用高达150万元。
服装化妆道具、演员各项费用水涨船高,制片老张介绍,2022年,一部短剧男女一号演员一天费用只要600-800元,2023年则涨至1200元-1500元,知名度稍微高一点的演员更贵,5000元一天。短剧顶流演员,至少在1万元以上。
作为短剧金主之一的品牌方,他们的广告预算更多流向了头部与尾部。业内人士称,去年品牌在抖音投放短剧通常选择头部账号,中腰尾部玩家生存比较艰难。而今年是,钱被两极分化。要么流向头部,要么流向尾部,只剩中间的大多数接不到广告。而且头部也很难,也在自降身价,降价接受投放。
另一个坏消息是,付费短剧价格在降,以往看完一部100集的短剧可能需要100-200元,现在很多降到了50-60元。
抖音红利也在见顶,整体充值大盘有一定幅度缩水。业内资深人士称,现在抖音日消耗(每日付费短剧充值消费)在2000多万元。而去年,这个数字是5000-6000万。春节后整个短剧账号流量在下滑,现在ROI(投资回报率)已经被卡到1.15,平台干预下,头部玩家挣到的钱也很有限。
充值金额过千万的短剧数量骤减,小程序短剧平台政策也在调整。过去,短剧平台倾向于全资,或给制作公司承制费,短剧制作方属于香饽饽。后来,全资改为对投,双方各出一半。到了现在,短剧制作方已经很难找到平台愿意全资做短剧了,平台也不太愿意给爆款概率比较小的团队承制费。谁都想把风险分摊出去。
政策现在虽然鼓励短剧+文旅的形式发展,但相较于行业草莽时期,整体监管趋势还是有所收紧。
不确定的大环境下,行业内外都想找到一个确定性投资路径。制片萧航向Tech星球表示,过去咨询短剧项目的投资人,听完项目介绍就投,现在听完则要求给保障,比如控制亏损率在20%以内。萧航公司为了控制亏损,则会跟短剧平台要求签合同,保底。亏损的话,平台也要出钱一起担风险。比如投流,有些短剧ROI达不到1,便会被放弃,放弃就意味着之前的投入打了水漂,而萧航公司会要求平台即使达不到1,只有0.8-0.9也要继续投流。
投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部短剧80%-90%费用是分给了投流。多位短剧制片向Tech星球复盘亏损原因,总结踩过的坑时都有提到,投流是关键,选择合作的平台很重要。其中,九州被大家评价为“店大欺客”,点众跟番茄被好评的次数最多。
除了投流,爆款密码方面,业内人士透露,咪蒙团队短剧爆款公式是:最流行的话体 X 最流行的情绪 X 创新。
当然,没有成功的方法论可以完全复制。重要的一点是,短剧行业未来依然可期,只是玩家进入前还是要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