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谭校长
最近热播的网剧《长安十二时辰》,你们看了吗,今天来讲讲里面的一个剧情。
这个剧里面有一个很牛逼的推演术叫做大案牍术,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大数据推演,发明人叫做徐宾。
徐宾是靖安寺的主事,是太子阵营的。而太子阵营最大的对头,是权倾朝野的右相林九郎。
下面的对话发生在林九郎与他的下属吉温之间。
林九郎问吉温,听说有个大案牍术的东西,传得很牛逼,那是个什么东西,发明人徐宾又是什么背景?
吉温中规中矩地回答了一番徐宾的个人简历,大意就是,其人之前在户部当差,是个从八品的小吏。他是个书呆子,不善交际,每天把自己埋在数据堆里面搞研究。
如果从个人简历的角度,这个回答算是标准了。
但是林九郎对这个回答很不满意。
他拿起了桌上的一堆拜帖,说这些人都是听闻我要掌权之后,前来向我自荐,说自己多么有才,希望得到提拔重用的。但是仅凭这纸上的几句诗文,我就能知道他们可不可用吗?
说完之后他潇洒地把拜帖摔了一地。然后发出了深刻的三个问题,我称之为林九郎三问。
第一问:
一个人被口口相传的功绩言论,就是这个人的本来面目吗?
第二问:
世人的评论就是这个人的本来面目吗?
第三问:
后世之人揣测出来的传记史料,绘像之人凭空画出的画像就能还原这个人的本来面目吗?
吉温顿时被这深邃的三问给问傻了,赶紧请教,那应该如何看人呢?
林九郎语重心长地回答了两个关键字——关系。
要看他的关系,看他被曾经谁所重用,看他与谁为敌。
正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吉温饭都顾不上吃,赶紧出发去做徐宾的草根调研去了。
以上是长安十二时辰里面的一个剧情片段,为什么我要提起这个片段呢?
林九郎说,看一个人要看他的关系,这里面当然是有中国官场的特殊语境的。但抛开这个不讲,
他其实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评判人或者评判事的独特的方法论,叫做外部视角。
有些时候,单纯从内部视角看不清的时候,切换一下外部视角,有些事情就豁然开朗了。
让我来举个投资上的例子。
A股第一只股价过千元的股票是贵州茅台,说它是蓝筹第一股,我相信是大家是没什么异议的。
同时还有一支股票,有个绰号叫做“药中茅台”,就是东阿阿胶。在2017年6月以前,东阿阿胶的股价走势的确跟茅台的走势也非常接近,它一度也是市场特别著名的十倍股。但是2017年6月份之后,东阿阿胶股价就开始走下坡了。
以上是贵州茅台和东阿阿胶的周线复权股价走势图,可以看到2017年6月之后走势出现了明显的不同。
今天早上出了个新闻,上半年业绩预报,东阿阿胶净利润同比下跌80%,所以今天股价一字跌停。
当我们来看贵州茅台和东阿阿胶这两家公司的区别的时候,如果用外部视角来看一看,会有很有意思的发现。
借用刚才林九郎的方法论,看一个人要看他的关系。
我们说看一家公司,也要看它跟消费者的关系,其实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能够衡量这种关系,叫做定价权。
我们知道普通的需求曲线,价格和需求是成反比的,价格越高需求就会下降,但是对于某些特殊的产品却有着不一样形状的需求曲线。
比如有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就是价格的变化不会影响需求本身,这样的公司我们称之为有强定价权的公司,因为它的产品涨价不会导致销量的下滑。
茅台就是典型的这样一家公司,这几年茅台酒的价格不断上涨,但是并没有影响销量,所以公司利润也在不断上涨,股价也是一路上涨。
但是东阿阿胶呢,这些年它的产品也是一路涨价,开始也带来了利润的高速增长,但是到后来呢,发现需求曲线不再是一条直线了,它产品的价格越来越高,开始影响到销量,由此导致了利润的大幅下滑。
所以这两家公司在2017年以后发生的分道扬镳的走势,其实在本质上是反映了他们跟消费者的关系强度是不一样的。
茅台跟消费者的关系更像是明星跟粉丝之间的追随关系,对价格不敏感。
而东阿阿胶跟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依然还是产品跟顾客之间的消费关系。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例子,这次不讲公司讲策略。
我有一个做量化研究的朋友,他的编程能力非常强悍,曾经一个人写出了整一套量化系统,他对量化的理解也很深刻。有一次他提出了一个理论,他说,他把所有的策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用的人越多越有效的策略,比如突破类策略。另一类策略是用的人越多越失效的策略,比如套利类策略。
听完之后我们就一起讨论。我说,突破类的策略,真的是用的人越多就越有效吗?
这个问题如果从策略本身来看,的确还不容易看清楚。
但是如果我们借用一下外部视角,就比较能看清楚了。
看待一个策略的外部视角,很简单。
就是看这个策略是赚谁的钱。
我们来推演一个极端的情况,如果全市场所有的人都在用突破类的策略。那么突破类的策略还会有效吗?还能赚钱吗?如果它还能赚钱,那么它从谁那里赚钱呢?
显然,当市场所有的人都用同一个策略,这个策略不可能再赚到钱,因为它没有对手盘了。
所以,一个用的人越多越有效的策略,在逻辑上是不存在的。
回到具体的例子,对于一个突破类的策略来说,其实存在一条临界线,在临界线之下用的人越多越有效,但一旦超过这条线,就会起反作用。
讨论之后,我的那位朋友也同意我的观点。
这个问题,我们用外部视角一看就一目了然。
谢谢林九郎的关系论给我们的启发。
接下来说说今天的市场。
今天的市场走势还是有着特殊意义的。
(老规矩,此处省略若干。更深度内容与市场行情的分析推演,请扫描文末二维码移步星球)。
谭校长一千零一夜:星空下的投资进化论
谭校长的朋友经常评价说,在中国如果有人能把投资,跨学科思维模型以及写作三件事情很好地结合起来,那么他一定是最佳人选之一。
这个评价让他有点洋洋自得,但也心生惶恐。他时常觉得,自己写作的速度跟不上思维的速度。于是终于某一天他下了一个决心要跟自己死磕:从2019年5月27日开始,往后十年,每个工作日至少写一千零一个字,节假日随意。
于是就有了“谭校长一千零一夜“这个栏目。
今天是2019年7月15日,星期一,你看到的是这个栏目的第
35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