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GLP-1RA)
是一种新型降糖药物,其降糖机制主要依赖于胰岛素分泌。GLP-1RA还有延缓胃肠排空、增加饱腹感、中枢性食欲抑制、改善胰岛β细胞等多种负反馈生理机制,从而调控机体血糖稳态水平
[1]
。同时具有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体重、低血糖发生率低、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等综合优势。近年来,GLP-1RA的临床应用愈发广泛
[2]
。
除显著的降糖效果与减轻体重的优势,GLP-1RA具有广泛的多器官作用,我们应该如何看待GLP-1RA的多效性?
不同GLP-1RA产生的心肾保护作用亦不相同,那么又是什么给予了GLP-1RA心肾保护作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吕晓希教授
将通过《晓希说“肽”》系列内容,为大家详细解读GLP-1RA的研发历史、探索历程、降糖原理以及降糖外的多重获益。
本期,吕晓希教授将从GLP-1RA同源性入手,解析GLP-1RA的心肾保护作用。
首先,吕晓希教授介绍了GLP-1RA的生物学功能:“从微观上看,GLP-1受体是一个脂蛋白偶联受体,它的活化导致了细胞内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水平的上升,从而使得细胞内整个信号通路发生变化,可以看到整个信号通路的一系列变化,但是这是一个微观的表现。但从宏观上看,GLP-1受体分布在全身各种器官,GLP-1RA可作用于交感神经,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全身的代谢水平,从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心肾保护作用。”
目前临床上共有两种降糖药物,具有证据明确的心肾保护作用——GLP-1RA与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SGLT-2i)
[3]
。其中,SGLT-2i可增加红细胞比容,利用游离脂肪酸改善心肌代谢抑制Na
+
/H
+
转运蛋白活性,增加心肌线粒体内钙离子含量,防止心力衰竭患者电解质紊乱的发生。同时,SGLT-2i可直接抑制肾小管钠葡萄糖共转运体,恢复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等直接与间接作用,保护肾脏。
与SGLT-2i相比,GLP-1RA如何发挥其心肾保护的生理学机制看似不够明确,这是为何?吕晓希教授解释道:“因为GLP-1受体在人体内分布广泛,因此,GLP-1RA的功能看似无处不在,对炎症、血栓均存在管控机制,同时还有对于内皮的保护作用。”
GLP-1RA的同源性差异,致使其产生不同的心肾获益
细谈不同GLP-1RA的心肾保护作用,吕晓希教授说道:“应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要求,三个GLP-1RA周制剂(司美格鲁肽、艾塞那肽周制剂、度拉糖肽)均开展了心血管结局试验(CVOT),但结果并不一致,仅有司美格鲁肽与度拉糖肽均显著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MACE)
风险、降低非致死性卒中风险,进一步改善肾脏结局
[4,5]
。”
为何不同的GLP-1RA,心肾保护效应存在差异呢?吕晓希教授解释道:“如果我们将这个获益差异进行排序的话,我们会发现排序的结果与GLP-1RA的同源性密切相关,高同源性的GLP-1RA所产生的心肾的保护效果更加理想。”
目前,已上市的GLP-1RA均根据内源性的GLP进行的结构改造,从而得到的化学合成多肽。不同的分子结构改造,使得不同的GLP-1RA的同源性存在差异。由于司美格鲁肽与度拉鲁肽人为改造的位点极少,因此相对来说,这两种药物的同源性较高。仅有同源性高的GLP-1RA可被脑啡肽酶
(NEP)
切割
[6]
,继而产生分子量更小的GLP-1RA片段,作用于GLP-1受体,从而发挥心肾保护功能。
吕晓希教授介绍,GLP-1RA产生的心血管保护,可分为GLP-1受体依赖和非依赖途径。其中,受体依赖途径与GLP-1RA的同源性高度相关,而受体非依赖途径与其代谢产物息息相关。
通过基础医学研究,科学家发现无论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疾病模型当中,还是在慢性肾脏病的疾病模型当中,使用GLP-1的原型多肽,亦或是使用被二肽基肽酶-4
(DPP-4)
、NEP切割之后的片段,所产生的心血管保护以及肾脏保护效果一致。这也就证明了在心肾保护方面,更大的权重可能是受体非依赖的途径。但具体的受体非依赖途径的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
CVOT中,司美格鲁肽
与利拉鲁肽
都被证实具有明确的心血管获益
,
LEADER研究显
示
[7]
,利拉鲁肽可降低
13%
的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
MACE)风险,同时
降低
22%
的心血管死亡
风险
。而
SUSTAIN 6
研究显示
[4]
,
司美格鲁肽显示出显著的心血管和肾脏保护作用,
可降低
2
6%
的
MACE风险,同时
降低
3
9%
的
非致死性卒中风险
。
GLP-1RA通过受体依赖与受体非依赖途径,发挥心肾保护作用。高同源性的GLP-1RA产生的心肾获益更为显著。从机制上看,GLP-1RA的心肾保护作用包括——通过减少心肌细胞缺血性损伤,增加心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舒张血管,抑制平滑肌增生,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从而改善左心室功能;另外,GLP-1RA通过减少肠道对食物中脂质的吸收,增强肝脂肪酸氧化等机制,减少2型糖尿病病人餐后过量产生乳糜微粒,减少内脏组织的堆积,从而产生心肾保护作用。
叮咚:
下一期《晓希说“肽”》,吕晓希教授再度解析GLP-1RA的结构,对抗动脉粥样硬化获益机制进行探索,敬请期待!
吕晓希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分子免疫药理课题组副研究员,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从事非感染型慢性炎性疾病发病机制研究及创新多肽药物研发。负责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级基金项目,承担多个国家级新药研发项目。在
Immunity
,
Nat Commun
,
Cancer Cell
,
Autophagy
,
APSB
,
STTT
等杂志发表SCI论文三十余篇,申请国家专利10项。研究工作获得中华医学会科技奖三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1]刘敏, 刘晓琰, 查克熙, et al. 新型降糖药物对心肾保护机制及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 20(10): 5.
[2]崔佳乐, 杨艳, 彭雅茗, et al. GLP-1RA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进展 [J]. 医学综述, 2021, 27(4): 6.
[3]WILCOX T, DE BLOCK C, SCHWARTZBARD A Z, et al. Diabetic Agents, From Metformin to SGLT2 Inhibitors and GLP1 Receptor Agonists: JACC Focus Seminar [J]. J Am Coll Cardiol, 2020, 75(16): 1956-74.
[4]MARSO S P, BAIN S C, CONSOLI A, et al. Semaglutide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J]. N Engl J Med, 2016, 375(19): 1834-44.
[5]GERSTEIN H C, COLHOUN H M, DAGENAIS G R, et al. Dulaglutide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type 2 diabetes (REWIND): a double-blind,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J]. Lancet, 2019, 394(10193): 121-30.
[6]NAKAGUCHI H, KONDO Y, KYOHARA M, et al. Effects of liraglutide and empagliflozin added to insuli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J]. J Diabetes Investig, 2020, 11(6): 1542-50.
[7] MARSO S P, DANIELS G H, BROWN-FRANDSEN K, et al. Liraglutide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Type 2 Diabetes [J]. N Engl J Med, 2016, 375(4): 311-22.
仅供医学界平台推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不得转发或分享非医疗卫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