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热心肠研究院
我们不研究热心肠,我们热心于肠道事业。《热心肠日报》每天早上精彩推送,让你不错过肠道科学的每一个重大进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朝文社  ·  胖东来没有梦想,只有40天年假和万元月薪 ·  20 小时前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历史与AI的距离|看·见——图像、AI与人文 ·  3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新鲜!艾灸做成了液体!轻轻一抹,无烟无火,逼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热心肠研究院

再添新证,早产或与女性阴道菌群息息相关 | 母婴之声

热心肠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20-11-20 09:45

正文

今天是第121期日报。

再添新证据,早产或与女性阴道菌群存在关联

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 [IF:7.067]

① 纳入35名高早产风险的孕妇和14名低风险对照组孕妇,采集其阴道拭子,进行宏基因组鸟枪法测序;② 从阴道菌群α多样性(Simpson、Shannon指数)来看,两组样本并没有统计学差异;③ 在物种水平上看,足月产组卷曲乳酸杆菌丰度增加;④ 阴道菌型4型和5型的女性,发生早产的风险增高;⑤ 从菌群的功能上看,足月产组和早产组女性阴道菌群呈现显著区别,主要集中在生化过程、代谢功能等方面。

Shotgun sequencing of the vaginal microbiome reveals both a species and functional potential signature of preterm birth
11-12, doi: 10.1038/s41522-020-00162-8

【主编评语】早产与孕妇阴道菌群的关联一直是妇产科学界感兴趣的话题。科学家们致力于在阴道菌群中寻找早产可能的机制,或者早产的生物标志物,并希望借此预防和控制早产。本研究利用宏基因组学的测序,在这个话题上再添新证据,证明了早产与阴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上的关联。但是,阴道菌群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常规临床上所用的细菌性阴道炎BV的判断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菌群的信息,是否需要对阴道菌群进行测序分析,值得进一步探索。(@Epi汪)

BMJ:提高人群生育力?如何避孕有讲究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IF:30.223]

① 纳入17954名备孕队列中的女性,其中有38%的人在孕前采用口服避孕药避孕,有13%的人采用长效可逆避孕措施,有31%的人使用避孕套;② 总体上看,采用避孕针剂避孕的女性生育力下降35%(HR=0.65),其需经过5-8个月经周期才能恢复到正常生育力;③ 采用含激素的宫内节育器比采用含铜宫内节育器的女性生育力更高;④ 孕前采用口服避孕药和避孕环的女性,需要3个月经周期才能恢复到正常生育力;⑤ 备孕前不同的避孕措施,可能会影响怀孕时间。

Pregravid contraceptive use and fecundability: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11-11, doi: 10.1136/bmj.m3966

【主编评语】如何科学避孕一直是生殖健康领域的热点话题。除了物理屏障(避孕套)外,还可以通过宫内节育器、口服避孕药,避孕针等等。发表在 BMJ 上的这篇队列研究提示,相比于避孕套,采用避孕针、口服避孕药、避孕环等措施的女性,在结束这些避孕措施以后,在几个月经周期内怀孕率都是低于采用避孕套避孕的女性的。这对于未来可能还有生育要求的育龄女性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信息,有助于计划生育门诊的健康指导。(@Epi汪)

Lancet:避孕!莫把紧急避孕药当宝剑

Lancet [IF:60.392]

① 在29个英国药房开展试验,干预组对前来购买紧急避孕药的女性另提供3个月用量的孕激素口服避孕药,外加生殖健康门诊的快速通道卡,而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计划生育建议;② 共有636名女性加入到试验中,在4个月后对这些人进行随访;③ 随访结果发现,干预组女性有效避孕措施(避孕药或者宫内节育器)的使用率为58.4%;④ 而对照组有效避孕措施使用率仅40.5%,低于干预组;⑤ 两组都没有观察到严重不良事件。

Use of effective contraception following provision of the progestogen-only pill for women presenting to community pharmacies for emergency contraception (Bridge-It): a pragmatic cluster-randomised crossover trial
11-14, doi: 10.1016/S0140-6736(20)31785-2

【主编评语】既往研究发现,那些因无保护性行为而服用紧急避孕药的女性很多因认为其已经服用紧急避孕药,而继续发生无保护性行为,从而使其意外怀孕的风险提高3倍。既往药店在销售紧急避孕药时,只会建议她们要使用安全套,但效果甚微。基于此,本研究开展的社区干预试验,在女性购买紧急避孕药时,“捆绑”销售3个月用量的短效避孕药,要求在紧急避孕之后仍然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结果表明,这种做法可以提高女性正确避孕率。(@Epi汪)

BMJ: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使用有讲究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IF:30.223]

① 检索并纳入83篇相关的文献,并从58篇研究中提取到了个人数据,共1.5万余名女性;② 荟萃分析显示,当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的切点定在11分时,灵敏度和特异度达到最佳组合状态;③ 对于半结构化的调查结果,切点分别定在在10、11、13分时,其灵敏度分别为0.85、0.81、0.66,而其特异度分别为0.84、0.88、0.95;④ 根据筛查的目的和需要,我们应该在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时慎重选择切点。

Accuracy of the 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 (EPDS) for screening to detect major depression among pregnant and postpartum women: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rticipant data
11-11, doi: 10.1136/bmj.m4022

【主编评语】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是目前使用较多的孕妇抑郁症状评估量表。本研究通过荟萃分析发现,该量表在使用的时候应该注意其切点的选择。筛查试验都存在类似的问题,一旦选择了高灵敏度,必定损失特异度。我们应该全面平衡二者的关系,并采用一个较为合适办法进行筛查。(@Epi汪)

移民丈夫或增加不良妊娠结局风险?

PLoS Medicine [IF:10.5]

① 纳入挪威1990-2016年分娩数据库中140余万数据,其中挪威本地女性123万余名,移民女性24万余名;② 在移民女性中,相较于本地出生的丈夫,如果丈夫是移民的,则极早产、低于胎龄儿、新生儿低Apgar评分、死胎等风险分别增高1.2、1.48、1.14、1.26倍;③ 而在非移民女性中,其丈夫是否移民的影响并没有移民女性大,但低于胎婴儿、早产等不良风险也增高;④ 丈夫出生地未登记的那部分人中,早产、低于胎龄儿、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均增高。

Paternal country of origin and adverse neonatal outcomes in births to foreign-born women in Norway: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11-04, doi: 10.1371/journal.pmed.1003395

【主编评语】移民流行病学由于其特殊性备受关注。本研究基于挪威长期收集的妊娠数据库分析发现,若丈夫非本国出生,其妻子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增高。这其中可能包括生理原因,更有可能包括社会心理原因,值得进一步关注。(@Epi汪)

给宝宝建立健康饮食模式,祖父母干预很关键(综述)

Obesity Reviews [IF:7.31]

① 检索并筛选相关的文献,探索祖父母照顾小孩时的喂养方式的特点;② 祖父母经常会提供高糖或高脂肪的食物给儿童,有一些还是比较昂贵的食物;③ 祖父母参与到促进儿童健康的饮食模式中,包括营造健康饮食氛围、促进独立自主进食等;④ 但他们也会采用一些强制喂养方法,或放纵的进食方式,或使用食物作为奖品,从而使儿童进食过多,增加未来肥胖风险;⑤ 针对祖父母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可能是改善儿童饮食结构的有效手段。

Grandparental dietary provision, feeding practices and feeding styles when caring for preschool‐aged grandchildren: A systematic mixed methods review
11-10, doi: 10.1111/obr.13157

【主编评语】许多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对孙子辈都倍加疼爱,且往往承担其学龄前的照看和启蒙教育的重要角色。本综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归纳和整理,总结了祖父母“带孩子”时饮食模式的特点,并提出针对祖父母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可能是改善儿童饮食结构的有效手段的观点。(@Epi汪)

生命早期抗生素暴露,或带来健康损害风险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IF:6.942]

① 纳入14572名儿童队列数据,其中70%的儿童在2岁前均服用过抗生素,随访未来患病风险;② 暴露组儿童增加哮喘风险,且随着抗生素暴露剂量的增加,风险增加呈现剂量反应关系;③ 同时,抗生素暴露组儿童未来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超重、肥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疾病的风险均有不同程度增加;④ 对于女孩来说,暴露组儿童乳糜泻的风险增加;⑤ 不同抗生素暴露,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磺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对上述疾病的关联各不相同。

Association of Infant Antibiotic Exposure With Childhood Health Outcomes
11-15, doi: 10.1016/j.mayocp.2020.07.019

【主编评语】本研究通过儿童队列数据分析发现,在生命早期(前2年内)使用过抗生素处方的儿童,在未来发生哮喘等疾病的风险增高。抗生素暴露可能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结构,从而对全身各系统造成健康损害。但是注意到,生命早期暴露抗生素的儿童可能本身具有遗传性疾病,或先天免疫力低下,这是否成为本研究的主要混杂因素?(@Epi汪)

儿童肿瘤幸存者长期肿瘤风险值得关注

Gut [IF:19.819]

① 纳入69460名来自欧洲12个国家的儿童肿瘤幸存者,对其进行随访,并检出427例消化系统肿瘤(SNP),主要包含结直肠癌、肝癌、胃癌;② 儿童肾胚细胞癌(WT)和霍奇金淋巴瘤(HL)的幸存者发生SNP的风险最高,标化发病率达12.1%、7.3%;③ 同时WT和HL幸存者也是未来发生结直肠癌风险最高的人群,比一般人风险高出7倍;④ 另外,儿童肿瘤幸存者未来发生肝癌、胃癌、胰腺癌、小肠癌等风险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Risk of digestive cancers in a cohort of 69 460 five-year survivors of childhood cancer in Europe: the PanCareSurFup study
11-02, doi: 10.1136/gutjnl-2020-322237

【主编评语】本研究通过长期队列研究数据分析发现,在儿童时期患有部分肿瘤,尤其是肾胚细胞癌和霍奇金淋巴瘤的幸存者,未来发生各种消化系统肿瘤的风险增高,尤其是结直肠癌。所以对这部分幸存者应该加强随访和观察。(@Epi汪)

NEJM:暂无证据表明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增加儿童肠套叠发生率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IF:74.699]

① 纳入2016-2019年印度27个医院的监测数据,共有970名儿童发生肠套叠;② 在接种第一针轮状病毒疫苗后的第一个(1-7天)和第二个窗口期(8-21天)内肠套叠的发生率分别为0.83%和0.35%;③ 在接种第二针的两个窗口期肠套叠发生率分别为0.86%、1.23%;④ 第三针的肠套叠发生率分别为1.65%、1.08%;⑤ 通过匹配后的病例对照分析发现,是否接种轮状病毒疫苗与肠套叠发生率无统计学关联。

Intussusception after Rotavirus Vaccine Introduction in India
11-12, doi: 10.1056/NEJMoa2002276

【主编评语】本研究来自于印度医院主动监测的数据,并通过病例对照设计探索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对儿童肠套叠发生的潜在影响。研究发现,并无证据支持二者的关联,疫苗的安全性进一步得到确认。(@Epi汪)

JAMA子刊:减少儿童肥胖,家庭教育少不了

JAMA Pediatrics [IF:13.946]

① 纳入134美国家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母亲在产后3-6个月接受6节FSN系列健康教育课程,随访婴儿至12个月;② 在第12月,干预组婴儿含糖饮料摄入量显著降低;③ 在第9个月,干预组儿童“喂养指数”评分较高,喂养评分包括辅食引入年龄、辅食引入的比例等,但在第12个月,这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 在第6和9个月,干预组儿童展示出更低的BMI z评分,而这种差异在第12个月无统计学意义;⑤ 降低儿童肥胖率,或应从家庭教育开始。

Effect of a Home-Visiting Intervention to Reduce Early Childhood Obesity Among Native American Childre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11-09, doi: 10.1001/jamapediatrics.2020.3557

【主编评语】本研究基于社区干预试验,发现以家庭访视为形式载体的母亲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婴儿的“健康指数”,体现在含糖饮料摄入降低,添加辅食的时间更早,以及儿童肥胖的风险。但是这种干预的长期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Epi汪)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