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转战香港联交所上市,虽面临成长性、创新性等问题,但其线下门店总数已突破3500家并稳居中国茶叶市场排名第一。此前曾尝试在A股上市,但未能成功。其主营业务包括乌龙茶、黑茶、红茶、绿茶等全品类茶叶以及相关产品。尽管面临市场饱和和竞争问题,但公司线上销售持续增长,门店数量也在增加。同时,其他新闻包括山东国企在新加坡的投资项目、邹城农商行的股权出质以及滨化股份的高级副总裁被解聘事件。
八马茶业作为国内最大的茶企之一,计划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尽管面临一些挑战,如成长性、创新性等,但其线下门店数量持续增长,线上销售也在不断提升。
八马茶业自2013年开始的资本市场征程并不顺利。尽管公司多次尝试在A股上市,但一直未能成功。此次转战香港联交所上市的消息再次引发了市场关注。
虽然八马茶业的线下门店数量和线上销售都在增长,但公司也面临着市场饱和和来自替代品的竞争等问题。此外,深交所对八马茶业的问询也主要集中在公司的成长性、创新性等方面。
其他新闻包括山东国企在新加坡的投资项目、邹城农商行的股权出质以及滨化股份的高级副总裁被解聘事件。
日前,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八马茶业”或“公司”)转战香港联交所上市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
泰山财经获悉,尽管公司加盟商数量以及利润率持续上涨,成长性、创新性、收入计提方式等导致公司两度A股上市遇阻的问题,仍旧未能彻底解决。
八马茶业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在中国市场开设全品类茶叶及相关产品的线下连锁门店。公司主营乌龙茶、黑茶、红茶、绿茶等全品类茶叶以及茶具、茶食品等,成为国内最大的茶企之一。
截至2024年,八马茶业在全国的线下门店总数已经突破3500家,其中包括超过3200家加盟店,稳居中国茶叶市场排名第一。此外,招股书显示,八马茶业在乌龙茶、红茶市场的销售业绩也遥遥领先,铁观音和岩茶产品连续多年占据全国销量第一的位置。
尽管如此,八马茶业的上市之路却不是这么“顺畅”。从2013年完成首轮私募融资开始,八马茶业便开启了长达十年的资本市场征程。
2015年,八马茶业成功挂牌新三板,2018年选择在新三板摘牌,并先后选择了在创业板和深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2019年,八马茶业向深交所递交上市辅导申请,并于2021年首次递交创业板上市招股书。深交所对八马茶业进行了三轮问询,备受关注的还是公司业绩的成长性、业务的创新性以及收入确认的合规性等问题。
深交所要求八马茶业结合业务模式、市场份额及认可度、品牌竞争力、产品创新度、成长潜力等方面说明其核心竞争力,并证明公司是否属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
尽管公司强调了其优质的品牌优势、较强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以及全渠道的运营能力,深交所还是在14天后终止了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
此后不久,八马茶业在深交所主板递交了上市材料,2023年3月1日,深交所受理了其IPO并在主板上市的申请文件,并按照规定进行了审核。
但这次,八马茶业依旧没能敲开A股市场的“大门”,2023年9月19日,公司撤回了上市申请。
虽然上市接连“失利”,但公司盈利模式以及盈利状况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经销收入占收入的比重仍为一半左右,线上销售的占比在不断提升。
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前三季度,线上渠道收入分别为4.94亿元、6.23亿元、5.53亿元,占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7.2%、29.3%、33.6%;与此同时,公司门店数量由2613家增加至3498家;其中加盟店数量由2203家增至3224家。
公司营业收入由18.18亿元增至2023年的21.22亿元;净利润由1.66亿元增至2.06亿元;净利润率由9.1%增至9.7%,2024年前三季度,该数值更是提升至12.6%。
尽管如此,此前深交所问询函提到的问题依旧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外界最为关注的点还是公司业务的成长性以及增长的可持续等话题。
公司在港交所招股书中提到,公司无法保证中国茶业市场能够继续快速增长或能够保持公司预期的稳定增长,尤其是中国茶业市场面临市场饱和以及来自替代品的竞争等问题。
针对上述外界关注的话题,泰山财经记者向八马茶业发去了采访函,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