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NewCo模式正在释放其魅力。
医药魔方MedAlpha
全球创新药投融资数据库“Newco”筛选功能显示,
今年参与到国内创新药产品NewCo模式的海外资本超过40家,参与2次及以上Newco模式投资的海外资本超过10家。
以在9月初获得3.7亿美元A轮融资新晋成立的公司
Candid Therapeutics
为例,
其A轮融资海外投资方高达18家。
所谓NewCo(Newcorporation,新合作)模式,以国内创新产品为核心,通过海外资本成立的公司,专注于这些特定管线发展,以公司在海外上市、并购等方式实现退出,获得收益。
国内一级市场美元投创新药式微情况下,创新药在大洋彼岸仍被美元基金热捧,这背后是因为过往案例向海外美元基金证明了,投资中国创新药,仍然有赚头。
投资中国双抗,Summit赚出一个“百济”
NewCo投中国创新药有多赚?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Summit Therapeutics
最有发言权。
2022年12月,Summit以5亿美金首付款,总交易金额50亿美元获得
康方生物
PD-1/VEGF双抗AK112在美国、加拿大、欧洲、加拿大和日本的权益。
这笔交易一度刷新中国创新药企License-out交易的最高纪录,看似是康方生物赚得了不菲首付款,但长远看,Summit才是靠海外资本运作,“空手套白狼”。
9月8日,AK112在一项随机、三期临床试验中超预期击败“药王”K药Keytruda的消息公布,康方生物股价上涨15%,Summit股价涨得更加厉害。
Summit当日股价暴涨65%,市值从80亿美元翻至150亿美元,后来市值更是一度达到240亿美元,超越中国Biopharma头牌百济神州。
而
Summit
十分聪明的乘胜追击,赶紧再融资。9月12日,Summit 发布公告称,再融资约2.35亿美元。
这家核心产品来自中国Biotech康方生物的公司在美国资本市场的表现,是Newco模式吸金能力的充分展现。
被爆赚差价后,恒瑞学会了NewCo
在NewCo模式兴起之前,美元在海外投资中国创新药赚得更加夸张,本土药企代表恒瑞就为此交了
学费
。
2023年8月,恒瑞将创新药TSLP单抗SHR-1905项目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益授权有偿许可给One Bio(后改名为
Aiolos Bio
)。
One Bio向恒瑞支付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2500万美元、研发及销售里程碑付款累计可达10.25亿美元,以及达到年净销售额两位数比例的销售提成。
当时不低的首付款和交易总金额,让大家觉得恒瑞赚了,但后来的发展让大家看到,Aiolos Bio才是真正的大赢家。
SHR-1905成为Aiolos Bio的核心且唯一管线。在获得SHR-1905后,医药魔方MedAlpha数据库显示,Aiolos Bio于2023年10月宣布完成2.45亿美元A轮融资,Sofinnova Investments 是投资方之一。
今年1月,葛兰素史克(GSK)宣布以10亿美元的预付款和4亿美元的成功监管里程碑付款,收购Aiolos Bio。
以“成本”数倍的价格卖出,对于Sofinnova Investments 而言,显然这又是一次赚钱的买卖;而对于恒瑞而言,显然是感受到了Newco模式的力量。
今年5月,恒瑞宣布将其GLP-1类创新药产品组合HRS-7535、HRS9531、HRS-4729在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有偿许可给美国
Hercules CM Newco,Inc.
公司,由此获得后者19.9%股权及最高超60亿美元的相关付款等。
从Hercules CM Newco,Inc.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为Newco模式而成立的公司。准确的说,是为这次交易而诞生的公司。
Hercules CM Newco,Inc.设立于今年5月,是一家位于美国特拉华州的生物医药开发公司。贝恩资本生命科学基金联合Atlas Ventures、RTW资本、Lyra资本共同投资4亿美元。
恒瑞能否复刻Aiolos Bio的操作,通过Hercules CM Newco,Inc.再现高光时刻?值得期待。
不仅是恒瑞,国内多家创新药企已经迅速接入Newco模式,参与其中的海外资本更是热情满满。
之所以如此有热情,海外资本除了看到NewCo模式在二级市场资本运作及并购上的不错表现,还因为中国创新药NewCo已经成为美国生科资本市场寒冬中,逆势的黑马。
中国创新药NewCo成美股IPO“明灯”
在今年年初美股IPO还未回暖之时,核心产品来自中国创新药企艾力斯的生物科技公司
ArriVent Biopharma
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并募资约1.75亿美元,成为为数不多的上市当日股价“开门红”且上涨超预期的医药公司。
这个成立于2021年4月,刚刚完成1.5亿美元A轮融资的ArriVent,于2021年7月与艾力斯达成关于伏美替尼在海外市场的开发及商业化运营整体合作。
在这项合作中,艾力斯将伏美替尼海外独家开发权授予ArriVent,从而获得4000万美元的首付款、最高不超过7.65亿美元的研发和销售里程碑款项、销售提成费,以及ArriVent一定比例的股份。
随后ArriVent在2023年3月完成1.55亿美元B轮融资,在2024年1月完成上市。
ArriVent投资方之一
Sofinnova Investments
的管理合伙人Jim Healy似乎是Newco模式下的“游戏王者”,从恒瑞手上赚得学费从GSK手上获利颇丰得就是Sofinnova Investments 。
除此之外,据外媒报道,今年美股IPO事件中,仅4家公司上市当日股价高于定价,Jim Healy是其中2家公司的董事会成员。
除了ArriVent外,还有专注于神经科学药物研发的生物技术公司Rapport,这家公司分离自强生,并在上市之前迅速筹集了连续的巨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