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早读,是 AppSo 精心筹备的全新栏目。
好产品,或许你已见得不少。但好产品背后的探索和思考,恐怕没有太多人知道。
在这个栏目里,你会知道「产品人」如何创作,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并影响成千上万人的生活。
我们每天精选一篇优质内容,为你提供特别的产品视角。 如果你有好文推荐,或者希望投稿,欢迎联系 [email protected]。
A 君导读
:
相信不少人都有发现 app 里面有各种小动画,例如刷新朋友圈,会有一个彩虹圆环在旋转。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设计?看完 AppSo 分享的这篇译文,你就明白了。
最优秀的产品往往会做好两点:
特点
和
细节
。
特点能够吸引眼球,细节则是留住用户和脱颖而出的关键。
设计,归根结底还是要以人为本,
用户就是首要的考量因素
。虽然微交互往往被认为是辅助或次要的功能,但用户只要发现那些小「彩蛋」,就会得到良好的使用感受。作为设计师,不仅要设计出微交互,同样重要的是认识到微交互的润物细无声,才能让设计人性化且有意义。
微交互就是在产品中设计一个时刻,让用户完成某个微小的任务。
Dan Saffer 的《微交互》(Microinteractions)一书中写道,那些微小的细节往往能够达成以下的重要功能:
-
跟用户交流反馈意见或某一动作的结果
-
完成一个独立的任务
-
强化直接操控的感受
-
帮助用户看到动作的后果并防止误操作
把 iPhone 调到静音模式后,手机在震动的同时屏幕上出现一个静音模式的图标:
用动画暗示此处可以点击,比如手指停在这个点赞按钮上,心形按钮会改变颜色:
图片来源:Dribbbl
e
因为
微交互能够满足用户希望获得认可的天性
。用户希望立刻知道自己的行为得到认可,希望得到视觉上的愉悦反馈。此外,微交互也能知道用户正确使用系统。
微交互有意思的地方在于,
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得上,几乎每个潜在的动作都有用武之地
。不过总的来说,微交互一般会出现在这些地方。
著名交互设计人 Jakob Nielsen 的十大可用性原则里,
第一条就是要让用户知道发生了什么
。用户总是希望立刻得到反馈,但有些时候 app 需要时间来完成某个动作。
因此,界面就应该出马,
通过微交互让用户知道现在正在工作,安心等待即可
。
上传和下载的进度条。图片来源:Dribbble
滚动浏览条
总结:别让用户觉得烦——要让他们时刻知道并看到进度
(例子:进度条能够抓住用户注意力,避免产生疑惑)。
有时候,我们得确保用户看到通知,
小动画就是很好的展示方式
,能够吸引注意力,防止用户忽略重要信息。
收到新信息啦。图片来源:Dribbble
总结:在很多情况下,动画元素是用来吸引用户关注重要细节的。这里要注意遵守 KISS 原则 ——微交互应该轻小且简单(small and simple)。
用动作效果来在场景转换之间平滑过渡,向用户阐明一屏上的信息元素变化
。这对于移动设备和智能手表来说尤其重要,因为一屏没法容纳太多的信息。
总结:
在不同页面之间做好清晰的导航,让用户知道自己从哪里跳到哪里
。两种视觉状态的切换应该清晰、平滑、不费劲。记得统一主题,从而让所有互动成为一体。
数据输入是任何一个 app 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微交互能够把这个乏味无聊的过程变得更有意思。你可以直接采用现有的元素向用户做出反馈。
来源:Dribbble
微交互能够诱导用户跟 app 互动起来,从而在用户体验里制造共鸣。不过要确保,设下的视觉线索和动画适合自己的用户群。
还有,牢记
寿命原则
——你设计的微交互会不会在第一百次出现时让用户生厌?或者说,你的设计能不能在任何情景下保持意义清晰且不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