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最极客
首个关注前沿科技与极客文化的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浪潮新消费  ·  小红书的新对手来了,超1600万人下载 ·  2 天前  
刘章明消费产业研究  ·  点评 | ... ·  2 天前  
蛋先生工作室  ·  10月28日生猪、玉米,豆粕行情 ·  4 天前  
亿恩  ·  订单骤降!多平台卖家流量下滑 ·  5 天前  
蛋先生工作室  ·  10月26日生猪、玉米,豆粕行情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最极客

百度、腾讯OS相继停滞,阿里Yun OS还能撑得下去吗?

最极客  · 公众号  ·  · 2017-06-28 17:30

正文

最极客

最具极客精神的新媒体

6月21日,Tencent OS论坛管理员发布了帖子,宣布TOS(Tencent Operating System)于今日正式停止一切服务,提醒用户尽快保存数据信息。这意味着继百度云OS之后,又一个国产OS项目宣布关停。由此,国产OS只剩下阿里Yun OS还维持着正常运作。


回溯这三大OS项目,当初启动之时都非常高调,要连接一切,要万物互联。这种思路固然没错,也符合时下大热的物联网发展趋势。但是,这条路并不好走。目前呈现在大众面前的是,百度云OS最先宣告停止,如今腾讯OS也走上同样的道路。是什么因素致使B与T放弃OS?孤军奋战的阿里Yun OS又能存在多久呢?





度、腾讯OS相继关停,入局较晚重视程度不够


提到OS(操作系统),我们最容易想到的可能会是iOS和Android。一个苹果,一个谷歌,在全球范围内的操作系统市场中占据了霸主地位。据Gartner发布的2017年Q1手机操作系统报告显示,iOS和Android共占全球OS市场份额的99.8%,这意味着其他OS基本没有生存空间。

所以,开发一款自主OS,一直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一块“心病”,与此同时,智能手机行业在国内的蓬勃发展,也促使BAT等巨头纷纷入局OS市场。


所谓OS,即Operation System(操作系统),可用来管理手机中全部的软件和硬件资源,如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界面等。而ROM(只读内存)则是团队或个人基于官方固件的个性化的运营商应用,如删除内置或对系统做一些优化和精简等等。


早期的ROM吸引了大批的企业级别玩家,如百度云OS、乐蛙等,而不少手机厂商也做起了自家的ROM,如360 OS、MIUI、Color OS都属于这一类。此后,许多手机厂商除了在UI(用户界面)上下功夫,还打起了OS的主意,除了加入电源管理、云服务、内存管理之外,在营销方面也逐渐以“OS”的身份亮相。


但是,不少智能手机厂商所谓的OS实际上都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操作系统,而只是基于Android的二次开发。在这种情况的基础上,加之智能机市场的迅速崛起,BAT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和未来的潜力,进入OS市场也就顺理成章。


但结合现在的情况来看,BAT的OS业务怎么“来”的已不重要,怎么“没”的,为什么“没”,反而更值得深思。


就以今天正式关停的TOS为例。


从2015年4月在GMIC(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推出到今天关停,TOS也就历经了两年多一点的时间,而官方给出的“第三方ROM市场萎缩”显然不是TOS停滞的最主要原因。

有观点说,TOS的关停,是因为入局晚了。


不可否认,这的确是个比较重要的因素。腾讯入局之时,各大手机厂商通过经验的积累和不断改进,都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ROM,不可能放弃自家的或者用惯了的系统去选新进的TOS。这就使得TOS只能将目标转向小众品牌,但更无奈的是,小众品牌已经被Yun OS占领,因而时间确实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腾讯从来就没想深入硬件这个坑。


我们来做个对比。阿里Yun OS是阿里的核心业务,仅研发部门就有800名左右的员工。反观腾讯,其智能硬件平台部在2015年初仅有200多人,而负责TOS的只是这200多人中的一部分。尽管外界当时对TOS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度,但这个项目在腾讯内部根本没得到重视。


如今再回首,会发现腾讯也根本没在TOS方面进行大的投入。那腾讯又为何要推出这个项目呢?更多的是因为在2015年,“智能硬件时代来临”的口号刷爆了互联网行业,腾讯推出TOS更像是对这种趋势的应激反应。现在看来,智能硬件其实就是个“大坑”,当硬件产业回归巨头模式后,这个“坑”埋了N多创业者,本就没怎么重视这项业务的腾讯放弃TOS几乎是种必然。


有了这个基础,其他的事情就很好理解了。

以上两张图是TOS发布伊始计划连接的领域和当时招聘会的海报。可以看到涉及的智能硬件领域十分广泛,招聘中甚至有VR Glass这类的职位。其实这个趋势是没有问题的,以腾讯的财力和江湖地位,早该在引进科学家、工程师方面多放些精力,甚至搞搞黑科技也未尝不可。


问题在于战略。TOS甫一出场,就急切地搭平台要连接一切。饼画的是很大,但对于手机,TOS说到底也就是做一个ROM并且开放一些自制接口而已。而对于手表,也就是裁剪Android Wear(本质还是ROM)开放些自制接口。而那个还不被熟知的微游戏机,貌似就是将Android的屏幕投影至电视或者是一个具有部分体感功能附件的安卓盒子之类的。


实质上,这就是个“画饼”的战略。列举了一堆高大上的合作伙伴,但这些伙伴们未必甘心在OS领域和腾讯合作。安卓开源,早和N多厂商达成稳固的合作关系。腾讯并未对TOS进行大手笔的投入,自然也无法给厂商更广阔的资源和更具诱惑性的条件。


有句话说“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筹码还不够”,TOS给不出足以使厂商“背叛”安卓或其他“老伙伴”的条件,因而必然难以吸引大厂商,也就不会有量。一个没有量的平台,就等同于没有价值。


综上所述,TOS突然关停的原因大体上是“入局晚、不重视、没筹码”。当然,这只是BAT在操作系统行业中“T”的情况。至于之前关闭的百度云OS,官方给出的理由是“因公司业务调整”,这和腾讯的“第三方ROM市场的萎缩”一样不能服众。简而言之,百度云OS关闭的深层次原因是既没有一鸣惊人的功能,也没有优秀的智能硬件带动,从而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现在剩下的就只有阿里Yun OS了。和腾讯不同,阿里对Yun OS是极为重视的。在互联网第一梯队的同行放弃了OS的境况之下,阿里是否还能在OS领域继续走下去?未来这一行业又会怎样发展呢?



剩的阿里Yun OS也并非完美,但连接万物是不可逆的趋势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现在百度和腾讯相继退出OS市场,按说阿里Yun OS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事实上,阿里Yun OS的日子过的也并没那么“舒坦”。


纵观中国OS市场,阿里可算各中翘楚。去年,阿里Yun OS的出货量达到了数千万级。然而这并未给阿里带来更多金钱方面的收益,搭载Yun OS系统的智能设备中,也并未有重量级的产品出现。对阿里巴巴而言,阿里Yun OS创造的最大价值或许在于提供了大量的新增数据。

更值得关注的问题是,阿里Yun OS也和百度Yun OS、TOS一样,很难得到主流设备厂商的支持。在去年占据中国三分之二手机市场的五大厂商中,苹果用的是自家的iOS系统,华为、vivo、OPPO、小米用的都是在安卓基础上二次开发的系统,没有用阿里Yun OS的。


无奈之下,阿里只能选择与一些中小厂商合作,比如魅族、小辣椒和朵唯这类。在这种情况下,阿里Yun OS的出货量就只是建立在对末端中小厂商的补贴上,实质上相当于花钱买用户。基于这种生态是很难建立起所谓的商业模式的,但阿里仍然还在坚持这类投入。


纵观国内厂商对OS的尝试,其实未获取过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红旗和麒麟已然被埋没在PC时代,腾讯和百度在OS领域中也被淹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目前走得最远的阿里Yun OS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收益。


归根结底,操作系统概念隶属于物联网体系。物联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已是众所周知,而物联网的本质就在于“连接”二字。互联网巨头们布局OS并非是单纯为了盈利,更高阶的驱动力来自于对未来可能爆发的物联网市场的提前布局,这可能也是阿里为何依然坚持在OS领域的重要原因。


面对这样一个极富潜力的市场,各企业也都纷纷采取行动。比如苹果的HomeKit、谷歌的Android Things以及华为的HiLink,阿里的筹码则是阿里Yun OS。可见各大巨头都在布局IOT,显然这其中并不是无利可图。但矛盾的是,这种情况又导致市场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这似乎又与物联网“万物互联”的本质是相违背的。

此外,领先时代、走在前端这种事往往也伴随着极大的风险。从商业角度来说,腾讯通过TOS试水发现走不通就撤退是没毛病的。毕竟智能硬件风已过,VR和AR也不再那么热,人工智能倒是个好方向,也是腾讯目前正在深耕的。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万物互联也委实是不可逆的趋势。iOS和安卓确实很优秀,但毕竟不是中国的,只有自力更生才是王道。在每个时代变迁的节点上,总需要有一类企业或者一群人越过眼前的利益看得更远,才能真正推动一个领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所以中国依然需要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也需要更多的企业共同努力,从而推动OS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以极客精神解读科技要闻,欢迎关注“最极客”。本文允许网络媒体转载,但请注明作者和出处。作者东方亦落交流合作联系微信:dfyl199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