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要点
-
while循环语句
-
for循环语句
-
break跳出本层循环
-
continue跳出下一循环
-
pass空语句
while语句的执行过程为:如果“条件1”为True,则执行“语句1”。
比如,编译一段“
从1加到n
”的程序。如果num小于等于n时,循环将n加到mysum变量上,并且num自加1。
while…else语句的执行过程为:如果“条件1”为True,则执行“语句1”,一旦“条件1”为False,则执行“语句2”。
比如,编译一段“
flag超过9就归零
”程序。当flag的值小于等于9时,flag循环自加1,一旦flag的值大于9,则运行else中的语句,将flag赋为初始值0。
利用永远为True的条件和while语句,可以实现无限循环。
例如,
通过判断恒等式,实现无限循环
。num恒等于1,则可以一直运行下去:请用户输入一句唐诗,然后显示这句唐诗,再请用户输入下一句唐诗,然后再显示……如此无限循环,好无聊啊有木有。
Tip: 按下键盘上的“
Ctrl+C
”键,可以结束无限循环的运行。
Python3中,for循环语句主要用来遍历。比如遍历列表、遍历字符串等。for语句的一般形式为:
比如,
编译一段程序,遍历一个列表names
。当for循环依次遍历了张三、李四、王五、钱六、赵七后,会跳出列表元素,返回“研发部无此员工”。
range函数是一个用来创建等差数列的通用函数,其语法结构是:
range(stop)
range(start,stop)
range(start,stop, step)
range函数返回的结果是一个[start, start+step, start+2*step, …]结构的整数序列。其中,start参数的默认值为0,step的默认值为1且step必须为非零整数。
例如,编译三段for语句,分别遍历range(5),即0至4公差为1;range(6,10),即6至9公差为1;range(-10,-50,-7),即-10至-45公差为-7。
需要注意的是,
range函数返回的是左闭右开的数列。
例如:
range(5)
的返回数列为0至4。此外,如果公差是正整数,则数列的最后一个元素小于range语句中的stop参数;如果公差是负整数,则数列的最后一个元素大于range语句中的stop参数。所以
range(-10,-50,-7)
的最后一个数值是-45,大于range语句中的-50。
使用break语句可以跳出while或者for的本层循环。在多层次循环结构中,利用break语句可以提前结束内层循环。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跳出for循环,设置i为字符串Patent中的变量,当i为字母e时,就跳出循环,不再输出字母e及以后的nt。
第二个🌰:跳出while循环,设置i只要大于0就自减1,当i=5时,自减1后为4,此时跳出循环,不再输出i=4及以后的值。
continue语句用来跳过正在循环中的剩余语句,然后继续进行下一轮循环。
例如,编译一段程序,
设置i只要大于0就自减1,当i=5时,跳出剩下的print语句,进入下一个循环
。所以,我们看到当执行i=6这次循环时,由于i自减后为5,程序没有执行“执行本次循环后当前变量为5”的语句,而是直接跳到了下一个i=5的循环,并且继续执行以后的循环语句。
在Python3中,pass语句是空语句,是为了保持程序结构的完整性。
pass语句不做任何事情,只用来占位。
例如,我们编译一段程序,在“intellectual property”中,每逢 t 执行pass语句。
Python3的数值类型、变量与赋值
Python3的运算
Python3的IF语句和代码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