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浙江天平
权威发布浙江法院审判执行信息、重大司法政策,提供诉讼服务,普及法律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技  ·  2025年世界弹性体科技与工程论坛暨中国橡胶 ... ·  2 天前  
艾邦高分子  ·  邀请函:3D打印与鞋业应用创新论坛(3月28 ... ·  2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颜宁,拟获国家级荣誉! ·  2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北京纳米能源所李舟、罗聃/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 ... ·  3 天前  
高分子科技  ·  苏州大学王召教授团队 Nat.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浙江天平

民主与法制记者古其铮: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传播者

浙江天平  · 公众号  ·  · 2025-01-21 16:01

正文

古其铮
《民主与法制》社 浙江记者站副站长


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浙江课题组成员。200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深耕政法领域,多次参与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被聘为浙江省社区矫正公益大使,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平安浙江研究中心研究员。






跑线感想


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传播者

2004年5月,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倡导下,浙江省委作出了建设“平安浙江”的重大战略决策。二十年努力与付出,平安浙江建设结出了丰硕成果,浙江被公认为国内最具安全感、幸福感的省份之一。
平安浙江建设20周年宣传报道是2024浙江新闻宣传报道的头等大事,无论是作为研究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平台和阵地的《民主与法制》周刊,还是一名深耕政法领域的记者,自然要深度参与其中。
在这个过程中,我采访了省市多家政法单位,奔赴洞头、龙港、上虞、南湖等十余个区县收集第一手资料,深深感受到浙江各地的平安建设如火如荼,在人民群众心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不禁感慨二十年前浙江省委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何等具有前瞻性,至今还迸发着如此旺盛的生命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在浙江省委政法委的有力协调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平安浙江宣传月期间,《民主与法制》周刊如期刊发平安浙江建设20周年特刊,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平安浙江20周年建设成果。特刊面世后取得极大反响,得到了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和时任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训秋的批示肯定。
有付出,有努力,有成果,有收获,在2024年浙江政法宣传报道中,《民主与法制》社以及浙江记者站做到了不缺位。
浙江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萌发地、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实践地,是一座天然的政法新闻富矿。《民主与法制》社关于浙江的相关报道位于全国各省市前列,并非有意倾斜,实在是因为浙江的新闻素材过于丰富,浙江记者站只是在时代的洪流下做好了本职工作。
作为《民主与法制》社驻浙江记者,我一直关注浙江的法治建设,切身体会到浙江执法司法质效在不断提升,维护公平正义的导向更加鲜明。特别是2024年,在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组合拳”下,浙江政法更是交出了高分答卷,亮点频出。
这一年,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行政执法满意度全国第一;营造更公平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了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平安、高水平法治良性互动……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都在不断提升着浙江大地的幸福指数。
何其有幸,能够成为这些历史的见证者,长期的浙江报道生涯,让我真实体会到这些成就的取得,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指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真实伟力,是法治与平安双轮驱动下,绘就浙江治理现代化新篇章的制胜法宝。
平安浙江之于平安中国、法治浙江之于法治中国都极具先行示范意义。作为一名政法记者,应不断提升自身履职能力,全力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信仰者追随者践行者,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传播者,讲好浙江法治故事,传播好浙江法治声音,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贡献自己的智慧。




代表作

20年初心不忘
浙江用平安蓝图添彩中国红

记者 古其铮

只有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这已为浙江人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所证明。

干在实处怎么干?走在前列怎么走?这是我来浙江工作特别是担任浙江省委书记后一直孜孜以求地思考和探索的中心课题。

——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之江潮涌,澎湃着平安浙江建设的声音,连绵不绝而又铿锵有力。

20年来,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不移推进平安浙江建设,习近平同志当年思考与探索的重大课题,在今天有了阶段性答案。

……
扫码查看全文↓



“大区难治”走向“大区善治”

记者 古其铮

杭州萧山,位于钱塘江南岸,既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的气质,又保留广袤田野乡村的原有生态,社区、行政村基础不同、禀赋各异,有城有乡、城中带乡。经过G20峰会和亚运会的双会洗礼,萧山区已进入从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全面转型的快速通道。
而随着城市化加速推进、社会深度转型,萧山区社会结构复杂、利益主体多元、治理难题众多的特征日益凸显。作为拥有近1000平方公里的广阔地域以及实有人口超过270万的全省人口最多区县,萧山的经济体量也位居全国区县前列,这些都对萧山区的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萧山区社会治理中心(城市智治中心)紧紧围绕萧山经济社会发展和平安建设的总体要求,不断强化整体政府和寓治理于服务的理念,积极发挥指挥统筹、多跨协同、分析研判、督查考核等四项职能,持续深化数字化改革,加强部门间数据共享,以线上整体智治、线下高效协同,全力推进‘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全场景、全参与’动态精准治理,有效赋能‘城乡融合、大区善治’,努力推动萧山社会治理能级跃升。”萧山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军在接受《民主与法制》周刊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