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大同学资本圈
北大同学高端资本项目及人脉交流平台。同窗开启友情、资本联结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物道  ·  哪吒,凭啥这么火? ·  昨天  
物道  ·  送给你一个全新的春天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大同学资本圈

拖了59年,北京3号地铁终于要来了!

北大同学资本圈  · 公众号  ·  · 2024-05-18 10:21

正文

来源:地球知识局,作者:地球知识局;文字:苗雨田; 制图:澄澈 / 校稿:辜汉膺 / 编辑:澄澈;本文作者系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志愿者


“地铁/城市轨道交通3号线”,在大多数拥有密集的轨道交通网的城市都存在着。但在中国,却有一座超大城市 至今都没有地铁3号线 ,这不是别人,而是 首都北京


北京市 东四十条地铁站 门口有一块石碑,上面印着字体朴素的“修建于1971年”。这座地铁站因3号线建站施工的原因,前段时间封站了。在历经95天的施工改造后,于2024年2月28日恢复了运营。


作为一条出现在首都初版轨道交通规划图里、“位列第三”的线路, 为何迟迟没有面世?


其实,北京地铁3号线的发展轨迹,便是 北京轨道发展史 ,更是北京这座大型城市的 现代规划发展路程

起了个大早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最早规划可以追溯到1953年,北京市委制定了《关于改进和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北京 修建地下铁道计划 ,由此第一次官宣。60年代,地下铁道规划图做了优化和调整,北京地铁的建设就此开始。


在1965版地下铁道近期规划方案中,第一期和第二期工程可以看出是现在北京地铁1号线和2号线的雏形。 顺理推导,从“西直门站”到“青龙桥站”(又称西颐线)的三期工程部分线路 可以看作是3号线最初的雏形,但随着轨道交通规划发展,西颐线的线路走向更像是现在的北京地铁4号线。


1965年的规划方案也被称为“一环两线”

由一条环线和两条延长线构成▼


1965年7月1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正式 动工 。1971年1月15日,一期工程开始 试运营 ,同时二期工程也开始 动工修建


按照当时北京地下铁道规划方案的修建顺序,一、二期工程修建完毕。紧接着,三期工程(可视为3号线)该提上修建日程了。


1967年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卫星图

向下滑动


1971年,二期工程(2号线)在修建时,东四十条站 已预留了 三期工程 (可视为3号线)车站条件。


同时在1973年,北京市编制了第一版完整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3号线”之名正式闪亮登场 。3号线西起香山,东至首都机场,途经西山、核心区、酒仙桥和首都机场, 是一条贯穿核心区并连接了西北和东北部的地铁干线


1973年规划的3号线简直是巨无霸

香山、核心区、首都机场我全都要▼

摁下暂停键


1981年,东四十条站主体结构完工,位于地下三层的 3号线预留站台也同步建成 。1984年,东四十条站随着2号线的开通而投入使用,3号线预留站台封闭 不对外开放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还没等稍作休整开始3号线的施工,1号线二环以内段来插队。1987年,隧道专家王梦恕用 浅埋暗挖法 解决了长安街难以修地铁的问题后,1号线得以继续开始修建, 3号线暂被搁置


即使优先级远高于3号线

从1965年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开工算起

到2021年复八线与八通线贯通运营

1号线也断断续续修了56年之久

(驶向北京城区方向的1号线列车 )▼


80年代以来,随着北京城市规划调整, 望京 地区成为重点发展对象之一。90年代末,北京开始了望京的规划建设,为给其配齐城市发展所需装备, 公共交通配套服务 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自然有一条地铁线路规划到了望京地区,3号线的走向也 配合城市发展做出了调整 ,由酒仙桥折向望京,再通至首都机场。


相比于73年的方案

93年的方案在望京绕了个大弯▼


但是修建计划依然是 杳无音讯 ,一方面是海淀中关村和回龙观地区异军突起,13号线开始修建。另一方面,在北京申奥成功后,连接首都机场和奥运场馆的轨道交通需求必须解决, 北京轨道交通规划开始“重新洗牌”


北京当时的轨道交通建设时序,也可以看出来是 以供给为导向 ,而不是需求为导向,重点发展TOD模式,反向带动地区发展。


备战奥运期间,4号线取代了3号线西北段,首都机场线取代了3号线连接首都机场的功能,3号线止步于望京地区。随之连接副中心的6号线建设也开始了,同样东西向的3号线在功能和覆盖区域上便显得 不是很亮眼


总体来说,3号线建设属于是 错过了北京城市规划发展这一趟快车的每一个停靠站

赶了个晚集


2008年开始,3号线规划 重新开始研究论证 ,展开了前期调研、穿越文物密集区域等工作。


2014年,随着 3号线全线规划方案 批复 ,相关规划设计研究正式开始。3号线为 中心城区东西向轨道交通干线 ,服务沿线组团、功能区、大客流集散点以及对外枢纽。


姗姗来迟的3号线终于定稿了

北京朝阳站也将实现地铁接驳▼


它西起海淀区田村站,终至东坝曹各庄北,沿线经过航天桥、金融街、展览路、核心区、工体、北京朝阳区、朝阳金盏国际商务区,可与 20条轨道交通线路换乘


2015年,市政府定调对3号线进行 分期建设,近、远期全线贯通 ,3号线一期为东四十条站-曹各庄北站,整体覆盖了中心城区5km-15km圈层。2016年4月, 北京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西段 (东四十条站-东坝中街站)开工建设,东段(东坝中街【不含】-曹各庄北站)仍在研究中。


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分东西段

预计今年年底通车的是一期西段▼


谈到这里,就不得不谈谈 整个北京地铁的建设时序 了。如果要想说清楚这个话题,还要了解一个“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分级理论 ”。


交通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重要程度,与该线路在整个线网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密切相关。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分级理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一般可划分为3个等级,即 骨架网、基本网、远景网


至2035远景年

北京轨道交通线网规模预计达 2683 公里

3号线属于线网中的骨干网

(图:北京市规自委)▼


线路所属 级别越高 ,越应该 优先建设 ,通常序号也靠前。交通建设规划,应遵循优先建设形成骨架网、其次再形成基本网、最后形成远景网的建设时序。


从线网走向上看,贯穿北京城区 南北方向 的地铁线路有4号线、5号线、8号线、9号线、19号线、5号线等线路,而 东西方向 的有1号线、6号线和14号线(2021年底全线贯通)。


3号线从功能定位和线路走向上来说,属于 城市骨架网 ,是横贯北京东西地铁的 大动脉 ,理应优先建设。


然而透过3号线发展的脉络,因为北京城市人口布局变化、资金投入有限、城市功能定位等多方面的原因,3号线凭一张旧船票, 长期没能登上北京地铁建设的“客船”


2014年,北京地铁停止2元一票制计价方式,开始实行 分段计价 方式;2017年,北京地铁全路网实现 线上 购票、车站取票;2018年,北京地铁全网实现 刷二维码 乘车…… 3号线见证了这座大城市的成长。


不过从目前客观条件来说, 3号线一期能在2024年开通 ,也是可喜可贺的事情,北京城市格局日趋成熟,3号线饲喂了 城市东西向轨道交通流 ,同时3号线东坝北站可与12号线换乘, 实现朝阳地区、副中心地区、平谷地区以及河北省的轨道交通梦幻联动


2022年7月,3号线首列车 下线 ,新列车采用 4+4重联编组 全自动无人驾驶技术 ,最高运行速度80km/h。


3号线列车可根据客流量大小

灵活采用4A或8A编组

随着地铁土建施工逐渐收尾

部分车站出入口已率先露出真容

(图:wiki)▼


目前,3号线一期在建10座车站,主体结构已进入 收尾阶段 ,正在开展附属结构、设备安装工作。3号线一期通车后, 将有效填补中心城区东北部方向的反射服务空缺 ,联系核心区、北京朝阳站、金盏地区(第四使馆区)等地,将成为 地区城市服务功能主轴线


至此,封站的东四十条站也将不再神秘,可奈何五十多年前预留的站台,随着北京地铁规模、量级的大幅提升,现在实在没法开机就使用。建设方案决定将在 保留老站台 的基础上,再下挖7-8米建设地下四层3号线新站台, 老站台 将成为换乘站厅。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尘封五十多年的老站台终于要启用了

(东四十条站预留3号线站台 图:wiki)▼


当年设计东四十条站的老工程师依靠手绘,就完成了 复杂的十字换乘叠落设计 。老站为地铁建设节省了大笔资金,也预留了宝贵的地下空间。


为了铭记这段历史,东四十条站3号线新站的装修风格将力求与老站 保持统一 ,留存当年的老画风。


3号线东四十条站台的装修风格

将延续2号线现有的简洁朴素风

(北京地铁2号线朝阳门站 图:shutter)▼




北京轨道交通3号线,自1965年开始,经过了 5个版本 的变迁过程,终于在2014年规划方案批复,随后在2016年一期工程开工,预计 在24年底开通运营一期西段工程


预计年底一期西段就要通车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