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答下为什么我公众号文章这么少?
很简单——没有利益驱动。(这么直白。。。。。)
多数公众号需要阅读量,需要广告和收入。包括微博大V,每天总要聊几句,在和粉丝互动几句。
我其实也一样,如果我有利益诉求,肯定会很努力的。
这是最简单的利益行为。就算收钱都没什么好埋怨的,大家都是成年人,值得就付钱,不值就不看。
我这个公众号,完全就是自己养成的写作习惯,大概从12年开始为博客的习惯。
不过随着工作量增大,实在精力有限。
投资已经成了我们所有人的不可逃避的名词。 大家都已经可以体会,曾经的百万,存到今天,贬值幅度惊人。
为什么要买房子?
实际上核心不只只是房价涨。 而是“杠杆+贬值”= 保值
如果买房不用杠杆,那基本就不值得了。比如现在上海限购后,7成首付,这个杠杆率太小,你用自己大量的钱去博房价的上涨,房价如果每年增长10%,实际上大城市还能起到保值,但是不能增值的。
而大量的贷款,实际上就是享受了货币贬值的优势。 假设你500万房子,借了300万,这300万其实是越还越少,因为未来的钱逐步贬值。 就像你20年前借了3万,今天似乎已经不算什么了。
所以买房要三条件:房价涨,杠杆大,通胀超过利息。
=========================
投资,是我们资产保值增值最最重要的方式。股票是投资中仅次于房产的最熟悉,但股票其实比投资房产更靠谱,机会更大。
股票比房产更好的原因是:房价只涨不跌。 而股票总会有大跌,只要资产优秀的,跌下来就是赚差价最好的机会。
你可以说房子是好资产,那些优秀的公司,难道不是?(只是股民当做赌涨跌做而已)
我自己以前很喜欢看理财的书,曾经也在很多年前想过转型,去做理财顾问。
也许多年前转到理财行业,我也能做的不错哦。
对于理财的兴趣,也帮助我们股票可以做的更好。 对股票投资的深刻理解,反过来又能够帮我们提升投资理财水平。
以前李晓鹏写过一篇《年轻人不要炒股浪费时间》,我觉得这种文章含金量很低。
因为学知识是对的,股票投资也不是错误的。实际上投资指数,就是一个非常简单有效,适合业余投资者,并且收益可能超过炒股的方法。 具体以后有机会再聊。
我建议多数人要和股票投资相关,你可以买股票,不懂的可以买基金,但你不能不投资。
我们既要防止通货膨胀,也要享受时代发展带来的红利,股市是最佳的地方。
甚至可以这么说,你把时间都花在工作提升上,实现了百万收入。 那么请问,千万收入怎么办? 一个月3万年薪,如何实现千万?
你把每个月存下的钱,想李小鹏说的存银行?等你存到千万时,通胀早已让他回到中产了。
百万靠工资,千万靠投资。
有时想想,人到了老年,甚至离开世界时,钱多数是用不完的。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不断地生钱,不断地积累财富呢?
是为了给后代? 为了证明自己在世上的成就? 为了提高自己生活水平? 或是为了防止意外发生时有能力应对?
其实都是的。
他是你活着的证明,是成就的证明,生活质量的保证,也是敢安心活着的保障。
理财中,有个极其重要,而又诱惑的词——财务自由!
我也想财务自由。什么是财务自由,怎样的人才能够财务自由呢?
我看到很多讨论的,说500-800万财务自由,说2000万财务自由,说1.2亿财务自由。。。。
实际上财务自由,和你的自律有关。 当你自律的,上面的指标都可以财务自由。
什么事自律? 说白了就是你靠自己本事转到了钱。 不是横财,不是富二代,不是运气。 如果你抱着财务自由了,想干嘛干嘛,那基本永远不会实现的。
我对于财富的观念是: 你的能力匹配你的财富!
股民总疑问,我为什么股市就是不赚钱。
想想这句话:你的能力还配不上你想要的财富。——继续努力,不要抱怨。
牛市也有这么多次,为什么经历过的人最终还是亏钱? 不是没机会,不是市场不好,而是自己的能力还没有达到你期望财富的水平。
所以,当我没有实现自己财务自由目标时,会告诉自己,自律不够,能力不到,碗还不足够大。
想想股票投资,看似很简单,低位买,高位买。
很多人还真的地位买,但是他做不到高位卖。 为什么呢?
因为一个股票要去高位前,总是会折磨你一下。 来个破位,搞个回调,来个横盘仨月,这些都是阻挡我们实现高位卖出的杂音。
也有人说,我拿得住,但是拿住的股票,就往下走。 越拿越亏,咋整?
我只能说,你买在高位了。 这个高位,可能是好股票的高位,也可能是基本面的“高位”(由好变化的拐点)。
我碰到一个股民,说我花钱来上课,就是要学到股市赚钱的真谛,让我明白这股市到底是怎么赚钱。
基本上,会很失望。 原来没有绝招,也没有内幕,更没有一节课可以解开赚钱谜团的内容。
投资就是这么平淡,公开,无聊。
找好公司,等好价格,耐心持有。
但投资又是如此的难。
股市的诱惑实在太多,总感觉好股票抓不到。
更要命的是,总感觉那些诱惑似乎都是可以有方法去捕捉到,让你感觉就在眼前,只要学了,下次涨停就是你的。
因为股市是反人性的,复杂到你害怕,简单到你不相信。
复杂,是指买入前,对于公司深刻的研究。消息对于市场波动的影响不可预测。
简单,是指买入后,耐心持有。 跌了不要抛吗? 大盘好像不好了! 股票最近不强啊! 背离了!。。。。。。
我们这样的人丑就是要多读书,亏钱的人也要多读书。
下面分享个关于资产负债表的几个基本常识科目:
作者:502的牛
来源:雪球
从资产负债表在财务报表中排在最前的位置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事实上它的信息量在三张报表中最为丰富,你可以不看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但你不能不看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相当于树干和树枝,而利润是它结出的果实。只有具备良好的资产负债表结构,才能获得持续的高收益。资产负债表分析是理解企业经营特征、商业模式的核心环节。企业资产和负债的结构特征、趋势变化、行业差异、同业差异等是理解企业风险和收益特征最有效的切入点。
资产负债表最主要的分析方法就是结构分析,所谓结构分析就是总资产作为分母,计算资产负债表中的各个科目占总资产的比重,在分析中要尤其关注比重大的科目,需要在财报及附注中深入了解其详细构成及产生原因。下面以贵州茅台、格力电器、万科、宝钢股份2014年财务报表为例,介绍一些重要的资产负债表科目。上述公司分别是中国消费品、制造业、房地产、工业当中的优秀代表。
(一)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是资产中流动性最好的,也是收益率最低的,所以传统观点认为货币资金应当维持适当比例。不过在笔者看来,货币资金比重越高越好,恰恰是越赚到真金白银的公司,才在资产负债表上表现得越有钱(货币资金)。
例如,2014年度贵州茅台、格力电器拥有的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重分别为42%、35%,两者都拥有超高的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高达30%,而万科和宝钢股份该指标比例为12%和5%,万科净资产收益率为20%不到,而宝钢净资产收益率仅为5%。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货币资金必须靠企业自身盈利累计才有意义,如果是靠借款或者股权融资获得的大笔货币资金,那就没有意义了。
(二)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自然是越低越好。只有公司具备强大的竞争优势,下游的经销商或者客户才不敢拖欠货款。例如茅台历史上应收账款几乎为零,因为经销商还得先预付款才能提货,又怎么会形成应收账款呢?
应收账款增长速度如果长期大于营业收入增长速度值得警惕。应收账款高通常说明三种问题,一是自身竞争力差,必须靠赊销才卖出货。二是所处的行业,或者产业链的环节,又或者商业模式不佳。三是存在财务造假的风险。
如果行业的赊销回款周期通常为半年,但是报表显示的应收账款账龄大多是一年以上,要尤其小心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上述四家公司应收账款占资产比重均较小。
(三)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的多或者少表面上看无法得出有效信息,因为应收票据中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由银行兑付,几乎没有风险,如果急需有钱则可以找银行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因而更类似准现金。
商业承兑汇票还是由购货企业兑付,风险就是购货企业的信用风险,商业承兑汇票也可找银行贴现,但一般除非规模大、信誉好的企业,银行不会贴现。所以在分析应收票据时应该关注究竟是哪种票据,银行承兑汇票和现金的性质更加类似,而商业承兑汇票和应收账款性质更加类似。格力电器2014年度应收票据高达504亿,全部为银行承兑汇票,占总资产的32%。这些银行承兑汇票许多实质为经销商的预付款,格力为了避免经销商现金支付预付款的压力,因而同意使用银行承兑汇票,而且还可用来支付上游供应商的货款。
(四)预付款项
如果提供商品的供应商更加强势,或者商品处于稀缺抢手的状态,则公司需要先预付款项才能够拿到货。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这种商品的生产周期很长,金额巨大,供应商无法先垫付巨额资金后,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加之供应商无法承担巨额的违约风险。四家公司中,万科的预付款较多,为294亿,占比为5.7%,因为房地产开发周期长,金额巨大,房地产企业需要预付地价款、土地保证金、工程款及设计费等。
总的来说,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预付款项反映了公司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公司的竞争优势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优势地位的公司要求先预付,次之要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再次是答应以商业承兑汇票赊账,最弱的地位就是形成一大堆的应收账款。
通过这些科目的自身历史数据的变动情况对比可以反映出公司的竞争力是加强还是削弱,通过这些科目的同行业数据对比也可以看出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
(五)存货
存货需要根据不同行业、细分构成、不同环境具体分析。四家公司中茅台、万科的存货占比较大,分别为23%和62%。
茅台的存货占比大因为其独特的生产工艺,需要耗费几年的时间才能产出好的茅台酒,无疑茅台的存货(老酒)存放的时间越久价值越高,所以茅台酒的存货越多并不可怕,反倒是公司未来竞争力的基石。但是如果是服装或者电子行业的产品,显然存货越多面临的风险越大,这些存货一旦过季还卖不出就面临减值风险。
万科的存货占比高也是源自行业特性,其存货包括待开发的土地、在建的地产、已完工的地产等细分类别。一般来讲,房地产价格处于上升周期时,土地储备和可供出售的房源成为竞争力,特别是以低价购得的土地储备,但反过来如果房地产价格大幅下跌,这些存货就得计提巨额减值准备了。
如果公司大幅储备的是存货细分构成中的原材料,代表它看好后市产品的销售,但如果公司大幅储备的是待出售的产成品,一个可能是产品滞销,另一个也可能是待价而沽,所以把握对存货储备的节奏至关重要。
(六)长期股权投资
公司对哪些企业进行了股权投资可以反映公司的战略意图和储备。
例如万科有192亿的长期股权投资,其中就有战略章节所描述的万科同其他地产商一起开发地产而合资设立子公司的股权,以及万科持有8%的徽商银行股份。地产是资金密集型行业,万科和银行紧密联合反映出战略的导向。长期股权投资往往是隐蔽资产的来源,公司的价值可能因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增值而增值,所以长期股权投资值得深入挖掘。
(七)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
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占资产的比重高低是判断公司属于轻资产还是重资产运营的关键指标。轻资产的公司竞争大多依靠无形资产,而重资产公司需要靠固定资产取胜,所生产的产品大多同质化,竞争激烈。
固定资产比重高的公司需要不断购建固定资产才能增长,不断将所赚的利润重新投回公司进行资本支出,留给股东的不是可支配的现金利润而是一大堆的设备厂房,因此生意属性一般不够良好。
固定资产比重大的公司不管产品的产量是多少,每年的折旧是必须,成本刚性,因此一旦收入多一点点,利润就会巨幅增长,这就造成了这个行业利润更容易波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经营杠杆大。而为了购建巨额固定资产又需要进行巨额融资,所以此类公司通常背负的巨额负债,财务杠杆大。两个杠杆的叠加使得利润波动更加剧烈,这也正是周期股票股价巨幅波动的根源与高风险所在。
四家公司中,茅台、格力、万科、宝钢的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比资产比分别为20%、10%、8%、48%,可见宝钢该比例最高,因而利润波动大,盈利能力也不高,而格力也不是依靠固定资产投入的传统制造业。类似钢铁、航运、航空、煤炭等周期行业,固定资产比重都很高,此外、类似高速公路、港口、机场、铁路等行业,固定资产比重也很高,但第二类公司属性又比第一类公司好,因为第二类公司往往有局域垄断优势,例如航空公司之间是直接竞争的,但是北京的机场显然不会和广州机场进行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