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叔快评
肿瘤学临床研究及制药企业研发评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淘客速推  ·  2.24 ... ·  23 小时前  
36氪未来消费  ·  唯品会2024年GMV增至2093亿元,SV ... ·  2 天前  
电商头条  ·  抖音短剧被大佬炮轰,火药味十足 ·  2 天前  
蛋先生工作室  ·  最新淘汰鸡行情 ·  3 天前  
南方人物周刊  ·  林小英 关注“中下部分的学生” |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叔快评

IIT研究管理新规,于医学事务是挑战还是机遇?

大叔快评  · 公众号  ·  · 2024-12-17 17:21

正文

十载沉淀,CMAC医学之路迈入一个新的十年。2025年3月18-20日中国创新药物医学大会暨CMAC2025年会将在苏州隆重举办。今年的大会主题为:凝医学新知,聚创新之力。为与大家分享当前行业热点,小编特别策划了“年会亮点大咖谈”系列专访活动,来汲取每位大咖创新又思索之后的真知灼见。不仅有专业领域的研究心得,还有相关实践经验,为大家呈现一场知识与思想的饕餮盛宴!


本期访谈特邀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肿瘤中央医学事务部高级医学总监庞正 老师,和大家分享医学事务在创新药研发与上市、跨部门合作以及在MNC与内资药企中的工作重点与挑战,还有“IIT新规:适应症获批与未获批条件下伦理与合规”分论坛亮点话题。CMAC2025年会亮点精彩纷呈,CMAC与您不见不散!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研究管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在恒瑞期间负责乳腺癌、头颈肿瘤、黑色素瘤及其他瘤种的上市后医学事务,参与80余项上市后研究者发起的研究。加入恒瑞前,曾在北海康成、罗氏制药、萌蒂制药等公司任职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头颈外科医生的工作经历。



Q1

您认为医学事务在创新药的研发和上市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关键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庞正:

随着对药物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的理解和推动,医学事务团队也逐渐参与到前端的药物研发过程中。在产品同质化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企业在药物研发即将进入Ⅱ期或Ⅲ期临床阶段前,往往会需要市场和医学事务团队对药物的上市后前景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评估。既要考虑适应症所对应患者人群的体量大小,也要预估该药物获批适应症时,所处治疗领域的竞争格局和临床实践变化。这些工作为创新药的研发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参考信息,避免因为药物在上市后未能充分兑现其商业价值,而造成企业在研发资源投入上的盲目浪费。


在上市过程中,医学事务团队的工作更多体现在证据需求和证据生成方面。在围上市期根据产品自身特点和外部环境变化做好医学策略(证据需求分析),在产品上市后,通过临床研究的布局,有计划的产生更多数据,为延长产品在成熟期的时间而努力。














Q2

医学事务团队是如何与其他部门协作,以推动产品的进一步优化和市场拓展的呢?

庞正:

医学事务团队与其他部门协作推动产品优化和市场拓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在前端,医学事务团队会在围上市期尽早与研发团队进行衔接,深入了解药物的药理特性、注册研究中入组人群的特征以及药物治疗中的安全性管理等关键信息,确保在药物上市初期能准确地将这些重要信息传递给临床医生。同时,医学事务团队通过对核心数据的分析,可以做到对上市后临床研究的布局有的放矢,形成基础研究-注册研究-上市后IIT的完整证据链。


第二,在产品上市后,医学事务团队更多会与市场和销售团队合作,进行证据生成和证据推广的工作。从注册研究的适应症出发,拓展到更细化的人群,比如我们团队正在做的脑转移的人群、内脏危象的人群等,凸显药物在这部分特定人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在此过程中,医学事务团队会与市场和销售团队达成共识和协作,在证据生成的过程中通过召开研究者会议的形式,在证据生成后,通过第三方会议和自办会的形式,传递研究数据,讲好医学故事,塑造产品品牌。














Q3

您认为医学事务在MNC和内资药企的工作重点和挑战分别是什么呢?

庞正:

在MNC,医学事务的工作重点在于与市场部紧密合作塑造产品品牌,凭借global丰富的素材和完善的培训体系,使得团队成员在医学教育方面展现出更强的专业能力,能够更有效地落实global制定的策略,通过医学教育会议等形式把关键信息传递给医疗专业人员,提升产品的认知度。在内资药企,医学部的工作重点则聚焦于上市后产品的生命周期规划,致力于加深证据生成的层次与丰度,通过完整的研究布局与高效的后期执行,挖掘产品的更多潜在价值,为产品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两者相较之下,MNC的医学部在品牌塑造和医学教育的系统性、精细化运作上可能表现更为突出,在全球化资源整合及教育体系构建方面拥有一定优势;而内资药企的医学部则在本土市场的深度挖掘、快速响应临床需求及灵活布局研究方面独具特色,在应对国内复杂的医疗环境和政策变化时也更具适应性。














Q4

9月1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管理办法》,您可以谈谈您对该管理办法的理解吗?

庞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