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物医用材料进展
关注国际研究动态,分享实用科研心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智元  ·  Ilya又回来了!神秘初创SSI估值200亿 ... ·  昨天  
爱可可-爱生活  ·  【[99星]Ollama模型直链生成与安装工 ... ·  昨天  
爱可可-爱生活  ·  【[74星]EasyDeploy:一站式大规 ... ·  昨天  
爱可可-爱生活  ·  通俗版解读 查看图片-20250207090641 ·  2 天前  
宝玉xp  ·  GitHub Copilot 现在也支持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物医用材料进展

疾病知多少—垂体瘤

生物医用材料进展  · 公众号  ·  · 2025-01-19 19:13

正文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垂体瘤 是指在垂体腺内生长的良性或恶性肿瘤。垂体是位于大脑底部的一个小腺体,它控制和调节许多内分泌腺的功能,包括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垂体瘤可能会导致垂体过度分泌或分泌不足某些激素,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和疾病。根据肿瘤的大小和分泌的激素类型,垂体瘤可以分为微腺瘤和巨腺瘤,功能性和非功能性等不同类型。

外文名: Pituitary Tumor, Pituitary Adenoma

别名: 垂体腺瘤、垂体恶性肿瘤等。

多发群体 :垂体瘤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中,但多见于20岁至50岁之间的成年人。此外,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垂体瘤。垂体瘤的发病率约为10-15/10万人。

常见发病部位: 垂体瘤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垂体腺的腺垂体部分,占所有垂体瘤的约70-80%。垂体腺分为前垂体和后垂体两部分,前垂体又分为腺垂体和中间叶。腺垂体是产生和释放多种激素的主要部位,包括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等。因此,腺垂体瘤可以导致这些激素的过度分泌或分泌不足,引起一系列症状和疾病。

临床症状

垂体瘤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因其分泌的激素类型和肿瘤大小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腺垂体瘤:生长激素过多症(Acromegaly):手脚、下颌、鼻子、舌头等部位增大,皮肤粗糙,关节疼痛,糖尿病等。促甲状腺激素过多症(Hyperthyroidism):心悸、多汗、体重减轻、手颤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多症(Cushing's syndrome):月面样脸、紫纹、肥胖、高血压等。促性腺激素过多症(Gonadal hyperfunction):月经紊乱、不孕、性功能障碍等。泌乳素过多症(Hyperprolactinemia):女性月经紊乱、不孕、乳房分泌乳汁;男性性功能障碍、乳房增大等。

后垂体瘤:视神经受压症状: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眼球突出等。脑脊液压力增高症状:头痛、恶心、呕吐等。内分泌功能异常:如尿崩症(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性腺功能减退等。垂体瘤的症状和体征可能不明显或缓慢发展,因此及早进行体检和相关检查非常重要。

诊断方法

垂体瘤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方法。以下是常用的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测:血液激素水平检测:可以检测垂体瘤分泌的激素水平是否异常,如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泌乳素等。尿液激素水平检测:可以检测尿中某些激素的代谢产物水平,如儿茶酚胺、5-羟吲哚醋酸等。

影像学检查: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垂体瘤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等信息。CT扫描: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垂体瘤(如侵袭性垂体瘤),CT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其他:视野检查:可以评估视神经受压的程度。脑脊液检查:可以检测脑脊液中的压力和某些激素的水平。

推荐就医流程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垂体瘤,建议尽快就医。以下是一般的就医流程:首先可以去当地的综合医院或大型医院的 内分泌科 就诊,医生会根据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评估和检查。如果初步检查发现可能存在垂体瘤,医生会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MRI、血液激素水平检测等。根据检查结果,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放疗等。如果需要手术治疗,建议选择有丰富经验的神经外科或内分泌外科专科医院进行手术。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复诊和监测激素水平、肿瘤大小等指标的变化。

垂体瘤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因此,在选择医院和科室时,应尽量选择有相关专业背景和丰富经验的医生和医院。

治疗方案

垂体瘤的治疗方案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大小、分泌的激素类型以及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分泌激素过多的垂体瘤,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抑制激素的分泌。常用的药物包括溴隐亭、卡比多平等。

手术治疗:对于较大的垂体瘤、侵袭性垂体瘤或药物治疗无效的垂体瘤,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经鼻内窥镜手术和经颅垂体手术等。

放疗治疗:对于手术不能完全切除的垂体瘤或复发的垂体瘤,可以考虑放疗治疗。放疗方式包括传统放疗和伽马刀放疗等。


疾病预防策略

垂体瘤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因此目前没有特定的预防策略。但是,一些研究表明,以下因素可能与垂体瘤的发生有关,因此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患病风险: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等不健康食物的摄入。

锻炼身体: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和代谢功能,有助于预防多种疾病。

避免环境污染:尽量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和环境污染,如化学品、重金属等。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以上措施虽然不能直接预防垂体瘤的发生,但可以降低患病风险并维持身体健康。如果出现任何疑似垂体瘤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