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通稿,来点解读吧,增量信息基本没有,大致就是沿着ZZJ会议里的精神发布。
全文章可以去找找看
自己搞债,下面聊聊自己的见解,供参考。
照惯例,没有对明年经济预期做一个铺垫,政策目标也没有明确提出来,预计要到两会了。
结论,就是继续买吧。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预计提到财政赤字率,预计是到4以上。
回头看08年的4万亿,现在来说,就是毛毛雨了。
特别国债继续加码,可以理解为现在仍然是特殊时期,经济弱,信心不足,行特殊之事。不计入财政口径。
特别国债,支持两新,两重,预计大行资本金注入仍旧持续,银行补充资本之后,可以继续让利,更多的民生方面的支持,同时,也可以继续支持地方建设。
这个规模预计在3万亿左右。
再提专项债,化债继续,地方项目仍然要报,发改委又有得忙了,预计明年仍有4万亿的规模,跑部钱进。
地方基建,高新技术支持,债务化解,专项债继续四两拨千金,回收闲置土地,民生支出继续增加。
基础设施可以在这个大环境下,继续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项目要符合高质量增长目标,应该把控上会更严格,不是什么荒凉的地方就瞎建设。
标书的质量,以及项目的可研报告有得忙了。
听说很多项目报告书都被驳回重新论证了,这也符合当前的潮流,也在更精细化管理。
财政就是很有力了,财政支出,就有项目,有人干活,就有收入了。这也是历史的时刻,有人因此要致富了。
再聊货币,这次,其实并没有特别多的弦外之音。
适度宽松,说明了政策的取向和调整也发生了变化,是高层近一步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决心
加了适度,为了避免政策失灵,出现流动性陷阱。
从我们实际的国情出发,债务+货币派生出来的是有效资产,这一部分是有现金流的,也就不是无效的印钱,有资产仍旧可以继续盘活。
那么现金流不断,那未来就可期。
不过,适度中也可以看出来,政策更加的相机抉择了,根据市场的变化,去应对,那就需要一双可靠的眼睛去盯住经济发生过程中的问题。
是不是TJJ的工作压力会小很多?
不用再去修改各种数据了。
既然要宽松,那就面对问题,直接把数据的水分挤掉。
降准就可以预期了,有机构预计未来降息100点。LPr可以再往下降。
这个预期有点大胆,考虑到银行的利差问题,如果资产端这么降,负债端也要降。
存款0利率,未来无风险资产,也只有1出头。有点新局面的意思了。
用了适度,我理解,应该不致于这样,我们倾向于,降息0.5+降准0.5的结构可能更合适。
未来融资成本会进一步降,GC也会降到1出头。但让LPr降到2出头有点夸张,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认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