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虎嗅APP
有视角的商业资讯交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Grok3训练共消耗20万块英伟达GPU ...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基础教育与AI如何磨合#【#DeepSee ...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焕新ModelY在特斯拉上海工厂量产#】 ...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马斯克xAI即将发布Grok3大模型】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虎嗅APP

顺丰低调布局金融,会帮助王卫角逐首富吗?

虎嗅APP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3-02 08:10

正文


顺丰控股刚刚上市,已经收获几个涨停,创始人王卫逐步走向中国富豪前三的行列,王健林、宗庆后、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垄断前几名的局面正在悄然生变。在营收与利润方面,顺丰2016年营业收入574.8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26.4亿元,体量相比于万达、娃哈哈、BAT有差距,但顺丰毕竟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估值优势还是显而易见的。
除了已经装进上市公司的快递业务,王卫还有一块业务在上市之前剥离了,即顺丰的金融业务。如果顺丰金融发展得当,王卫的财富还有增长空间。
顺丰的金融布局
顺丰以物流为主业,其业务流是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融和。这一过程中有付款行为,有和供应商、客户的业务来往。基于这些业务做支付、供应商贷款等金融业务也算顺理成章。
顺丰探索金融业务其实已经很长时间了。资料显示,2010年8月顺丰试水电子商务推出“顺丰E商圈”时,推出了支付工具“顺丰宝”。2011年12月,顺丰通过深圳市泰海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获得央行颁发的第三方支付牌照,有效期至2016年12月21日。王卫拥有泰海公司99%的股权。目前其支付业务类型包括互联网支付与银行卡收单。
2014年5月,“顺丰宝”的升级版“顺手付”上线,采用独立域名www.sf-pay.com,但并未进行大规模推广。顺丰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顺手付”并不属于顺丰金融和电商服务两大业务部门,而是成立了独立的事业部。此前的支付平台主要为顺丰内部结算工具,并不互联化、平台化,随着顺丰内部工具的不断整合,模块集成化后对外提供服务已是必然。
2015年1月5日,泰海公司更名为顺丰恒通支付,一直沿用至今。

泰海公司更名为顺丰恒通支付

顺手付APP目前提供理财、转账、信用卡还款、股票开户、分期购机、收发红包等金融服务,以及快递、手机充值、优选购物、购买电影票等生活服务。理财方面与易方达、南方基金、鑫元基金、深圳前海金交所等机构合作,产品主要是“顺丰尊享”定期理财以及“顺手赚”活期理财服务。基于顺手付还有类现金贷产品“顺手贷”,即主要针对顺丰三线员工的员工贷,日息0.025%。
此外,顺丰金融还有各类融资业务,包括针对电商平台商户的顺丰E贷、针对顺丰及顺丰客户上游供应商的保理融资与订单融资、针对企业客户的融资租赁、针对顺丰员工的伙伴车辆融资租赁、针对在顺丰仓和监管仓中有库存的融资客户的仓储融资。

顺丰金融主要业务
顺丰还与中信信托、网易合资组建了深圳中顺易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主要有理财与消费金融方面的业务。
这些金融业务并没有都装进上市公司体系内。在2016年的8月和9月,被顺丰控股借壳的鼎泰新材发布公告称,顺丰陆续剥离了旗下金融资产,包括合丰小贷( 深圳市顺丰合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乐丰保理( 深圳市顺诚乐丰保理有限公司 )和顺诚融资租赁( 顺诚融资租赁(深圳)有限公司 ),中顺易( 深圳中顺易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及共赢基金( 深圳市物流产业共赢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业务为股权投资 )的相关股权。
至此,第三方支付业务还在上市公司体系内,而顺丰E贷、保理融资、订单融资、融资租赁等业务则未在上市公司体系内。剥离这部分金融业务,一方面这些金融业务还在投入期,会影响上市公司利润,另一方面,国内目前对于金融监管比较严格,剥离这部分业务有助于借壳上市的推进。
顺丰并未公布过其金融业务的规模,不过从应用商店的下载量看,第三方支付APP顺手付在豌豆荚中的下载量为42万,在华为应用商店下载量102万,体量并不大。
顺丰做金融的思路
顺丰做金融比较低调,从2011年获得支付牌照算起,已经有接近六年的发展史,但发展过程中并未有大力度的市场推广。这与王卫的个人风格也有几分相似。这种状况不难理解,一方面快递行业竞争激烈,顺丰的主要资源与精力肯定还是在物流主业上,另一方面金融业务的市场风险与政策风险都不小,发展需要更稳健一些。
总结这几年顺丰金融的发展思路,主要还是基于主业形成的资源来为金融提供场景和风控等方面的支持。如支付业务是基于电商和快递相关的场景,供应链金融与融资租赁主要基于顺丰物流业务形成的订单、仓储库存、运输设备等资源,以及电商运营形成的数据资源,利用数据资源判断商户的信用状况,利用订单、仓储库存等资源为融资业务提供质押方面的保障,从而降低业务风险。顺丰的信用贷款业务也主要以内部员工为对象。
也就是说,顺丰金融是比较典型的产融结合的模式,各项业务基本都是围绕主业与自身场景来展开,而与自身场景关联不大的业务则通过合资来尝试,如入股中顺易金融做理财与消费服务。这样的思路对于一家主业非金融的公司而言应该说是合适的,毕竟发展金融业务,控制风险才是第一位的。当然这样的节奏也注定顺丰的金融业务发展不会有多快,且规模跟蚂蚁金服、京东金融这样发力金融业务的公司相比会有不小差距。
顺丰金融前景如何?
既然顺丰金融主要基于自身的业务资源来开展,自身业务生态能做到多大,决定了当前模式下顺丰金融发展的上限。
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底,顺丰员工约12万。公司了解这些员工的收入状况,且有用工关系在里面,针对这些员工做信用贷款风险是比较可控的。不过风险低的另一面是利率低,且借款笔数会比较有限。现在一些比较大的现金贷平台单月放款已经超过百万笔,利率超100%,顺丰针对员工的信用贷款如果不能走出顺丰的体系,实现大规模的营收与利润的空间不大。
在支付与理财方面,顺手付目前用户数量比较一般,且支付场景还主要围绕快递收发来展开。从功能看,顺手付基本上是在收集市面上支付APP的主要功能,如理财、转账、信用卡还款等,业务上缺乏新意,如果没有大力度的推广,要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第三方支付领域与网络理财领域脱颖而出,几乎是不可能的。
顺丰金融真正有优势的领域在于供应链金融。顺丰有丰富的供应商与客户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这些企业的运营基本面,基于这些数据可以判断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而提供贷款服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